占波

心如止水是一種境界,一種修煉,也是一種無奈與蒼老。不管年齡多大,經曆如何坎坷,有心如水,總是希望風兒吹過,帶起片片漣漪,湧起層層水濤,掀起滔天的巨浪,將那沉澱水底的淤積盡情宣泄...
個人資料
占波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閑談》

(2010-05-26 03:27:35) 下一個

今天到你朋友的空間轉了轉,很多佛學禪語,也是轉貼多,自寫的不多。伸手摘蘋果,總比自己種蘋果樹要來的快,來的容易些,又是鋤草,又是剪枝的,還未必能結出果實。這或許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吧,省時,瀟灑。可我覺著卻是缺失了過程當中的很多樂趣,俗話講;“ 別人嚼過的饃不香”, 別人的終歸是別人的,就是觀點相同,也不可能雷同。生活,工作有很多壓力,再加上心情問題,要想動筆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記得有這樣一句話,忘了是不是魯迅說的了;“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你肯擠,就總會是有的。” 你的知識底蘊,情感世界,生活環境,凡此種種都比我好的多,看著浪費,實在是惋惜。隻要能把QQ的時間節省一些,利用好,久而久之,我想就會形成一種習慣。踏踏實實地做一件事,就當是修煉內心,也會修煉出好氣質來。

 

我看書一項很雜,沒看過的都想看看,可是一看那塗著金字的“大藏全書” 滿滿地擺了一書架,實在是有些暈。抽下來翻一翻,文字生澀難懂,實在是不敢拜讀。到是國內國外參加過幾次法會,也領一個貼,上麵“ 崩,叭,彌,哈,脎”地寫些怪字,該念誦時,跟著節奏念一遍。對佛教僅知道一些皮毛,有什麽;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有密宗,有禪宗,喇嘛教裏分什麽紅教黃教。佛教應該有他自身的道理和魅力,弘一法師李叔同,是我比較景仰的一個人物,做什麽精什麽,一介書生,留洋海外,不可謂沒有見識,家中巨富,紈絝子弟,最終卻能安心地歸依佛門。李叔同也曾試身道觀,但終覺著心難歸依,退出道觀又如佛門。 歌手李娜,當紅之時,激流勇退,跑到美國做了尼姑。還有許許多多的列子可證明佛教的魅力。可對佛教我總有一些不恭的認識與成見。每到寺廟,經常會遇到寺裏的老僧人,碰麵即說; “施主悟性極高,與佛有緣,願早入我門,以成正果。”這樣的事,比較清楚的至少有三次。不過在聽禪學講座時,確實感到不太費解。不知你看沒看過“劉伯溫”這部書,裏麵就有很多禪語,很好看,我看了不止一遍。比如你現在懶得動筆,去問佛;“ 我知道這是好事,就是沒時間,懶得動。” 佛說; “即來問,心已動了,懶人沒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