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到底誰是埃及豔後?談談文學城首頁所轉文章的錯誤。

(2007-12-16 13:06:22) 下一個
剛在文學城首頁中看到一篇新聞稿:最美麗女人埃及豔後雕像後可能藏有凡人麵孔。

這篇新聞稿轉自《新聞晨報》,從內容看《新聞晨報》也是從國外新聞編譯過來的。無知的《新聞晨報》編輯憑想象隨意添油加醋,把所謂的“埃及豔後”張冠李戴了。

被該文稱為“埃及豔後”奈費爾提蒂的胸像, 本由德國考古隊在埃及發現,現藏於柏林一博物館,如文中所述,左眼未完成。奈費爾提蒂何人?Nefertiti,是公元前14世紀埃及埃赫那吞國王之後。上一幅文中沒有的圖,請注意左眼:





搞笑的是,《新聞晨報》文章中使用的圖竟然來自伊麗莎白·泰勒所演電影《埃及豔後》:



電影《埃及豔後》,說的是公元前一世紀的克婁巴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她當的是地地道道的女王,英文電影名是《Cleopatra》,譯成《埃及豔後》其實並不準確。和凱薩的一段浪漫感情給她添了個兒子,凱薩幫她從兄弟手中奪取了王位,她當了17年國王,所以譯成《埃及女王》更貼切。

Nefertiti和Cleopatra相差一千多年。

文章標題用“埃及豔後”算是歪打正著,因為Cleopatra是女王,Nefertiti是王後,“豔後”就指王後啦,編輯這麽寫是稀裏糊塗地撞對了。但編輯自己的確沒搞懂Nefertiti是誰,選用伊麗莎白·泰勒演Cleopatra的照片,是徹底地張冠李戴。

剛看到《新聞晨報》所用的這張圖,為嚴謹起見,我想確定那的確是伊麗莎白·泰勒所演的Cleopatra,萬一她演過Nefertiti呢?我用英文居然沒搜到此圖,換用中文才看到上海東方網上同樣的圖片,明確注明該圖來自電影《埃及豔後》,鏈接在這裏:
http://rose.eastday.com/eastday/nnpd/node59538/node61753/node95565/node96018/index1.html

記得《新聞晨報》和東方網都屬於上海文新集團,看來編輯是從自家資料庫揀的。

雜談的MM們或許對這些考古的東東感到乏味,更關心可能的是,“‘埃及豔後’到底美不美?”“我美還是她美?”

先說俗稱“埃及豔後”的Cleopatra。N年前我看過一個文摘報,提到電影《埃及豔後》對應的Cleopatra其實一點不美,本人奇醜。所以不要把她想象成伊麗莎白·泰勒那樣的美人了。但我也很納悶,她先迷倒了凱薩,生一子,後來又讓安東尼拜在石榴裙下,又生三個兒子,究竟有什麽魔力吸引這兩位英雄呢?世道反過來了,男人通過征服女人而征服世界?兩位英雄垂涎的本是埃及的國土?

Nefertiti長得怎麽樣?請看她的真正尊容吧:



嗬嗬,比那博物館裏“最美麗”雕像相差也太遠了吧?那雕像是假的吧?

先別急。上麵那個木乃伊,原本和其他兩個屍骨亂葬在一起,沒人料想她竟然是女王。最近有個女考古學家,在檢查木乃伊時突然發現她的手臂成直角狀彎曲,這本是王者的象征。埃及法老被做成木乃伊,手持權杖兩臂成直角交疊於胸前,其他人死後無此殊榮。那具木乃伊的製作年代,經測算很可能和Nefertiti同時期,於是那個考古學家大膽推測,木乃伊就是Nefertiti。至於被亂葬及臉部被破壞,很可能是記恨她的後人所為。對木乃伊頭部進行CT斷層掃描得到頭骨結構,再用計算機還原容貌,和博物館那尊雕像很吻合,所以推斷那就是Nefertiti。這些我是從Discovery頻道看來的。

講到這裏,《新聞晨報》文稿中所稱的“可能藏有凡人麵孔”的提法根本無意義。文章講“有文物學家聲稱,在這尊半身像的下部分,隱藏著一個模糊不清的未知形狀,經分析很有可能是一張人的麵孔。難道那張貌不驚人的凡人麵孔才是奈費爾提蒂的真實模樣麽?” 既然木乃伊和雕像容貌吻合,那麽雕像“隱含的另一張凡人臉”的說法,如同月亮影像形似吳剛的桂花樹,都是好事者的巧思罷了。

標題所稱“最美麗女人”,是對原文中“古埃及曆史上最美麗女人之一”、“古代雕像最美麗的臉孔之一”等字樣的故意曲解,吸引讀者眼球的慣用伎倆。

很多新聞,經國內媒體一轉述,就變得不可靠了。




附,新聞直通車原文及鏈接:

---------------------------------------------------------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708/news-gb2312-439743.html

最美麗女人埃及豔後雕像後可能藏有凡人麵孔(圖)

文章來源: 新聞晨報 於 2007-08-03 14:27:33

最美麗女人埃及豔後雕像後可能藏有凡人麵孔(圖) 新聞晨報

在德國著名的柏林博物館島上,有一個珍藏了眾多古埃及文物的柏林埃及博物館,裏麵的鎮館之寶就是以聞名遐邇的埃及“絕世美後”奈費爾提蒂為原型的彩繪大理石胸像。近日的一項科學研究顯示,這位被認為是古埃及曆史上最美麗女人之一的美後,有可能並非傳說中的那樣美豔動人,因為這座胸像中似乎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第二張臉。

“藏有一張凡人麵孔”

1912年柏林考古學家博爾夏特在一個公元前1340年左右的手工作坊遺址中發現了奈費爾提蒂精美的頭像,自此它一直是世界文物界公認的古代雕像最美麗的臉孔之一。

然而,最新的一項科學研究或許會讓許多柏林人心碎。因為有文物學家聲稱,在這尊半身像的下部分,隱藏著一個模糊不清的未知形狀,經分析很有可能是一張人的麵孔;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張模糊的臉與奈費爾提蒂完美無瑕的麵孔相比,明顯要遜色許多。如果實驗數據得到證實的話,人們不禁要問:難道那張貌不驚人的凡人麵孔才是奈費爾提蒂的真實模樣麽?

對於媒體捕風捉影的報道和猜測,柏林埃及博物館一直沒有作出回應;相反,他們近日卻公布了另一項同樣吸引人眼球的消息——奈費爾提蒂並非完美無缺,而是有皺紋的。

皺紋反增美麗指數

柏林埃及博物館館長迪爾特裏西·威爾頓日前證實,科學家在德國柏林一家醫院通過X線斷層攝影技術對奈費爾提蒂半身像進行檢測,發現它是由石灰石製作、分層完成的。檢測結果表明,當年雕塑師總共對雕像修改過四次,並對半身像的皺紋做了精心處理,讓人很難察覺。雕塑師運用純熟的雕塑技藝,在奈費爾提蒂塑像的臉部添加了皺紋。之後又在最外部附著了一層石膏,將皺紋隱藏在內但不失成熟神韻。

威爾頓說,其實他發現奈費爾提蒂麵部有皺紋是在一年前,當時他在意大利舉辦的一個埃及文物收藏會議上通過仔細觀察,突然發現胸像纖細的鼻子兩側有皺紋,並且眼睛周圍也有浮腫的眼袋。威爾頓稱:“我們發現了一些與奈費爾提蒂年齡相關的特征。現在,她變得更加令人著迷了。”美學家指出,正是因為奈費爾提蒂有著這樣的皺紋,才令她更真實,她的美麗指數非但不會被削減,反而會增加。

威爾頓介紹說,這座頭像的左眼沒有完成,表明這個頭像是用來做模具的。他表示,在奈費爾提蒂那個年代,皺紋能夠顯示地位和威望,而且被視為智慧的象征,皺紋加上那高高的峨冠和華麗的胸飾更添王後的尊貴氣派。

目前,柏林埃及博物館決定改變塑像所在展室的燈光照射角度。燈光現在會著重於照射半身像的眼部,因為皺紋表明奈費爾提蒂也會容顏老去,不會青春永駐,但一種成熟的風韻也由此產生。威爾頓說,目前柏林博物館島的整個布局都在進行整修,等到維修工程結束後,關於奈費爾提蒂的秘密也會更多地展現在世人的麵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