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意日三國同盟締結前後日方經緯簡介 十 南進誘惑下的對德關係

(2007-04-29 05:21:27) 下一個
日本同英美關係惡化,不僅引起了德國方麵的注意,同時也引發了日本內部軸心派的活躍。軸心派雖然因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一時被壓製,已經有了相當勢力,並沒有簡單地銷聲匿跡。同時,德國對日本也多有拉攏。1940年2月份,德國經濟代表團訪問日本,同各方麵舉行會談,試探各方麵的態度,並在給本國的報告中勸說德國以經濟利益對日本進行拉攏。在日美交涉希望渺茫的情況下,軸心派的勢力也開始回複。2月,一直輔佐日本駐意大利大使白鳥敏夫的唐川安夫大佐從羅馬回國,擔任第六課(歐美)課長,以及其他人事任命都表明,軸心派在人事安排上漸漸趨於有利。當然,軸心派最終卷土重來,還在於歐洲局勢的急劇變化。

1940年4月9日,經過長期所謂“靜坐戰爭”的對峙,德軍突然行動入侵丹麥,挪威;5月10日,入侵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並繞過馬奇諾防線入侵法國, 6月14日巴黎陷落,22日,德法之間簽訂了停戰協議,法國投降。德軍的勢如破竹,立刻引發日本政壇震蕩。首先,德國在日本的威信迅速提高,由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下跌的“德國股票”上漲;同時,效仿納粹體製建立“強力一元政治”的呼聲也高了起來,給政局帶來不可忽略的影響;第三,法屬印支,荷屬印支等列強在遠東的殖民地,原本就在日本垂涎之列,更吸引了日本的目光。

4月15日,有田外相接受記者采訪時即表示:“帝國政府對於歐洲戰局而引起的荷屬印尼的現狀變更之有無,以及發生的任何事態都抱有關心。”5月17日,日本政府通過駐德大使來棲三郎詢問德國方麵關於荷屬印尼的“興趣”。法國戰敗,6月21日來棲大使拜訪德國外務次官維茨則克,“對於法屬印支,日本不可能保持長時間的不關心。”希望得到德國支持。作為有田外交重點之“建設東亞新秩序”,已經很清楚地將東南亞包括了進去。6月29日,在題為“國際情勢和帝國立場”的廣播中,表示東南亞各民族的“確保共存共榮和安定”是日本的責任,拒絕了“歐美諸國達成亞洲安定”,公開表明立場。米內內閣的外交方針,隨著歐洲戰局的發展大幅度向南進方向傾斜,同歐美各國的協調工作已經放在腦後。

但是米內內閣雖然有了強烈南進傾向,仍然是單純地尋找外交途徑實現,回避戰爭的意圖非常明顯。這種穩健的態度,再度招致激進的陸軍之強烈不滿。敦刻爾克 “大捷”以來,朝野均存在要求政府重新考慮不介入戰局政策之呼聲。對於殖民地的“再分配”意圖,“別誤了這趟bus”的措辭被屢屢引用,急進論重新抬頭。這種背景下,陸軍方麵舊事重提,向英法施加壓力迫使其切斷援華路線,早日結束侵華戰爭,如果有必要使用武力“確保”南方資源等見解占據支配地位。陸軍省軍務局在5月下旬6月上旬提出了警告式的意見,意圖促進南進準備。6月24日的會議中軍事課長岩畔豪雄大佐突然提出了偷襲新加坡的作戰構想,令參謀本部都大吃一驚。

6月25日,(火田)俊六陸軍大臣召集陸軍省官員講話,聲稱要抓住千載一遇的好機會,對“第三國”采取斷固態度。實際上此時的陸軍省已經開始起草積極南進的基本方案。7月3日,陸軍省參謀本部首腦會議後,最後決定了名為“伴隨世界情勢的推移的時局處理綱要”的基本國策陸軍方案。其主要部分為,

帝國處理世界情勢變化和迅速解決支那事變(侵華戰爭)的同時,改善對內外情勢,繼續尋找良機盡力解決南方問題。支那事變處理還沒有結束的情況下對南方施策要考慮到內外各種情況。對於以上兩種情況的戰爭準備應該於8月底為目標進行促進。

要領
一關於支那事變的處理,尤其是杜絕第三國的援蔣行為,盡一切手段促使重慶政權屈服。對於外交,首先將重點置於對德關係,迅速強化對德意的政治關係,試圖飛躍調整對蘇國交。對於美國,隨著世界局勢的推移留意其動向,盡量避免摩擦,但是也不回避隨著必要的帝國政策實行後自然的惡化。另有6點詳細規定,大意為

1 切斷包括廣州灣在內的通過法屬印支的援華線路,並迫使法國方麵允許我方通過進行兵力調動後勤補給,視情況行使武力。

2 對於香港,徹底切斷滇緬方麵的援華路線相適應,迅速進行根除敵意的各項工作。考慮攻擊作戰,不惜對英一戰。

3 對於荷屬印尼,暫時以外交手段確保重點資源。

4 南太平洋上各重要島嶼,鑒於其重要國防地位,以外交手段(購買等)迅速占有。

5 對於租界的各項工作,根除敵意促使各國撤軍同時,誘導中國從列強回收。對英爆發戰爭情況下,行使實力占領英租界,對其他國家租借暫時采取友好態度。

6 對於南方其它國家,努力采取友好措施促進我方工作。

二關於對南方武力行使的內外各種情勢,鑒於支那事變的處理情況,歐洲戰局以及我方戰爭準備情況,決定實施的時期,範圍,方法等。這種情況下戰爭僅限於對英戰爭,攻擊香港和馬來半島。盡管盡量避免對美戰爭,預計隨著戰爭發展將導致武力行使(對美戰爭)。對於荷屬印尼,以政略獲得資源,視情況有行使武力達到目標的可能。

三, 略

這裏麵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條的第5款。所謂的“中國從列強回收”並非簡單的對華善意。第一,當時汪偽政府已經成立,對華意味著對汪偽;第二,從列強回收後當然無法抵擋日本武力,事實上將被日本占領。很明顯,這樣的“時局處理綱要”已經不惜對英一戰,對可能的美國介入也采取了正麵對抗的態度。同時對於歐洲戰爭的中立不介入政策也修改為了偏向德意,同時強化對蘇關係(這個時候德國方麵確有日蘇和解的希望)。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方麵南進政策也開始抬頭。同時對於原來對歐洲戰爭的中立態度,改變為至少對於德意要進行“精神上的支持”的呼聲越來越高,對德外交也開始進行各方麵嚐試。比如6月19日日本駐德國大使來棲三郎拜訪德國外交部,提出日本內部對於日德合作的關係有高度認識,並希望能夠促成經濟合作,尤其是重工業方麵的合作。同時,提出了世界為德意,蘇聯,中日,美國四大勢力範圍的構想,對於加強和已經“稱霸歐洲”德國的合作,作了積極的表態。7月8日,裏賓特洛甫接見訪問德國的佐藤特使,佐藤特使也表示了要加強原有的德日關係,希望德國能夠對於“東亞新秩序”的建設能有善意的考慮。

建設“東亞新秩序”和加強同德意關係,並非有田外交的本意。一直到佐藤特使的發言為止,外務省對於南進雖然有促進態度,並沒有軍事意圖,可見對於同英美關係的惡化仍然有回避趨勢,並在極力避免關係破裂。這種態度,同陸軍的激進態度顯然有差距。積極促進南進政策的其他勢力,對於這種微溫的態度也抱有不滿,輿論上強烈批判也漸漸出現。米內內閣成立當初,陸軍對其就抱有不滿,這種情況下自然要采取敵對態度,引發政局動蕩。7月5日,刺殺親英美派的政府財界要人的計劃被察覺,政局風雨飄搖已經無法掩飾。7月8日,陸軍次官阿南惟畿拜訪內務大臣,提出“米內內閣的本性對於同德意交涉相當不便”,陸軍希望政府更迭,以近衛文磨出馬擔任首相。7月16日,(火田)俊六陸相辭職,陸軍拒絕推選新任人選。這種不合作的拆台態度中,米內內閣被迫總辭職。

在7月12日,米內內閣辭職的前不久,以訪問德國的佐藤特使團報告為契機,召開了關於強化同德意關係的協議會。對於德國方麵提出的方案,日本抱有“德國對於日本在荷屬印尼和法屬印支的政治指導權,能否確實承認”之疑問。日本判斷,德國將迅速促使英國屈服,掌握歐洲非洲霸權,因此日本要先下手為強,提出日本承認德國在歐洲非洲的政治經濟指導權,而德國承認日本在南洋的政治經濟指導地位。7月12日米內內閣已經搖搖欲墜,這個探討已經是在為下一任內閣作準備。這個方案本身,德國在歐洲已經橫掃列強,日本在南洋還沒有一兵一卒,想讓德國承認這個方案自然需要一定的代價。因此外務省提出了為了使得德國對英作戰更容易,應該在遠東牽製英國勢力,比如壓迫英國的遠東權益,促進印度緬甸的獨立運動等。但是對於參戰本身,仍然采取極力的回避態度,所謂的“不參戰的情況下竭盡全力援助”。7月16日的第二次協議會議上,陸軍方麵提出了種種意見,根本上陸海軍一致同意了外務省的提案。7月16日是米內內閣倒台的日子,這個方案當然也就留給了下一任內閣。

7月19日,下一任首相近衛在7月22日正式組閣前召集了外相,陸相,海相的人選鬆岡洋佑,東條英機中將,吉田善吾中將討論國策。近衛本人稱這次會議為 “四柱會議”。首相組閣前召集重要閣僚商討問題,事屬平常,這件事的看點在於這次會議談論了些什麽,四人的回憶有相當矛盾。近衛首相的筆記中記載,“第二次內閣成立的時候,根據陸海外務大臣的希望,決定強化同德意軸心的關係,但是並沒有涉及到軍事同盟。”東條英機在東京審判中則供稱並沒有決定什麽“有權威的外交國策”,僅僅是專心於“基於內外情勢的國內體製刷新,促進支那事變的解決,外交刷新,國防充實”等等。吉田海軍中將的回憶則聲稱,“會談的內容僅僅是自由談論(Free talking)的程度......,並沒有談論東條供認的那些話題”。四柱會談談論了些什麽,當然四人之間不會有什麽差別,回憶差別如此巨大,多半的原因還在於首相陸海之間有重大分歧,因此事後對此的態度不一致。按照近衛文磨留下來的資料,四人“決定”加強同德意的關係。吉田海相對此的輕描淡寫,倒是和海軍以及吉田本人的對此的反對態度一致。這已經為後來的閣僚之間的糾紛埋下了伏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