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民國粵人赴澳留學檔案匯編(百十五):東莞陳貴香

(2023-04-28 08:25:01) 下一個

民國粵人赴澳留學檔案匯編(百十五):東莞陳貴香

東莞正新佳村

陳貴香(Chun Quoy Herng)生於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八日,籍貫是東莞縣正新佳村[1]。這份檔案未曾有任何地方提及其父母,而負責申請其赴澳留學的監護人是一八七○年一月二十九日生於香港的陳全(Sym Choon)。在申請表中,陳全沒有標示出他與陳貴香的關係,但他們同姓。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非親非故的,是不可能作為監護人和財政擔保人申請在華學童前往澳大利亞留學讀書的,因為《中國留學生章程》也特別說明,赴澳留學者須是在澳居民之子侄輩,方才可以申請。據此,我們可以推測,陳全顯然應該是陳貴香家族的長輩,比如說伯父或者堂伯父。自一八四一年英國占領香港後,因其臨近東莞,吸引了大批東莞人去到那裏。在此浪潮中,可能陳氏家族中的陳全父輩就在此時進入香港發展,而陳貴香的祖輩則仍然留在鄉間,然而他們之間的宗親關係則依舊保留,因為按照中國傳統,出於鄉土情誼,當時許多家庭即便遷往異地發展,亦仍然會在原籍保留舊屋及田地。

陳全是一八九一年十月十五日從香港來到澳大利亞發展,從南澳(South Australia)的首府克列埠(Adelaide)入境,此後便一直在克列埠周圍居住並尋求機會發展。他先在緊靠克列內城的安利(Unley)區居住了七年,隨後便遷往東克列區,在藍道街(Rundle Street)二百三十五號開設了“陳全記”商行(Sym Choon & Co.),除了經營雜貨蔬果,還做進出口貿易,尤其是出口幹果,生意越做越好。可能是他出生在香港的緣故,屬於大英帝國屬土臣民,自然而然地就成為澳大利亞的永久居民,由是,其家人也跟他住在一起,孩子也都是在本地出生[2]

一九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陳全以監護人和財政擔保人的名義,向位於美利濱埠(Melbourne)的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申辦剛滿十歲的陳貴香之赴澳留學護照和簽證。他以自己經營的“陳全記”商行作保,允諾每年提供膏火五十鎊作為陳貴香的留學費用,準備讓她進入克列城裏的弗林德斯街實驗學校(Flinders Street Practising School)讀書。中國總領事館接到申請後,花了兩個多月時間來審理與核查材料。到一九二二年三月六日,總領事魏子京確認所有的申請材料正確無誤之後,便給陳貴香簽發了一份中國學生護照,號碼137/S/22;並在此同一天,也為她拿到了澳洲內務部核發的留學簽證。

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幾乎就在為陳貴香留學一事遞交申請的同時,陳全也和他的時年十七歲的女兒多蘿西(Dorothy Sym Choon)一起,向內務部申請回返香港和中國的回頭紙及護照[3]。當中國總領事館為陳貴香拿到簽證之後,陳全正帶著女兒多蘿西從克列埠趕往美利濱埠的途中。很顯然,他們已經得知上述簽證辦妥,並可能是早就約好了似的,不用中國總領事館按照流程將陳貴香護照郵寄去中國,而是交給他們攜帶回中國。因此,待他們父女倆抵達美利濱後,便直接去到中國總領事館取得上述陳貴香的護照,同時也去到美利濱海關拿取早已為他們準備好的回頭紙以及多蘿西的澳大利亞護照,然後就於三月九日在美利濱港口登上駛往香港的“山亞班士”(St Albans)號輪船,前往香港和廣東辦貨及探親。由此也可以看出,陳全和陳貴香的關係比較深,很顯然後者是其兄弟或者堂兄弟的女兒,事先托付給他,並由其全權代理辦往澳洲留學;而他此次和女兒一起回國,在很大程度上也許是想在返回澳洲時將這位侄女一起帶來,畢竟剛滿十歲的女孩子未出過遠門,乘船赴澳留學須有長輩或成年人陪同帶領。以其千方百計通過香港洋行或金山莊找人幫忙攜帶,還不如趁著自己回去辦貨和探親的機會,返程時可以順便將其一並帶來,更為方便,也省錢省力。

可是,很不幸的是,陳全在中國時不幸於七月十一日染病身亡[4]。女兒多蘿西在香港和東莞的親戚協助下辦理完父親的後事,便於八月三日在香港登上載她和父親一同回國的“山亞班士”號輪船,踏上返回澳洲的航程。跟她一同搭乘這艘輪船的,還有陳貴香。顯然,多蘿西沒有忘記她和父親此趟回國的任務之一,便是將陳貴香帶往澳洲留學。雖然事實上多蘿西也仍然年輕,尚未滿十八歲,但因出道早,讀完中學後便幫助父親在店鋪裏工作,自然可以獨當一麵,加上又是在澳大利亞出生,在語言上溝通不成問題,因而完全可以充當陳貴香航海旅途中的監護人。八月三十日,多蘿西和陳貴香抵達美利濱,入境澳洲。然後,她們再由此搭乘其它交通工具前往克列。抵埠後,陳貴香住進了位於藍道街上的“陳全記”商鋪裏。

一九二二年九月一日,即將十一歲的陳貴香正式注冊入讀弗林德斯街實驗學校。可能在來澳之前她並沒有讀過英語,因此入校後便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讀起。從學校校長每季度提供的例行報告來看,她的在校表現中規中矩,和同學交往也顯得很開心,並為自己取了一個英文名“Betty”(蓓蒂),便於與當地人溝通。但她在此過程中有一個問題,就是英語進步很慢。而由於其英語能力差,上學顯得十分吃力,也影響到其它課業的學習和進步。而最令人擔心的是,她的身體非常不好,校長提供給內務部的每次例行報告中,總會提到她因病請假休學在家或去看醫生接受治療,一個季度少則幾天,多則一個星期以上,甚至更多。一九二三年時,她就因腳病在家治療和休息達三十多天;一九二六年,她的腳甚至腫得無法穿鞋子,自然不能去上學,隻能在家治療休息。事實上,她一直都不良於行,這對其學習和做事情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擾,甚至影響到智力。很可能受此影響,直到一九二九年,她方才可以升讀小學六年級的課程。即便如此,她的英語寫作還是不怎麽過關,以致她學得磕磕碰碰,一路艱難,英語仍然進步緩慢。直到一九三二年,她才得以完成小學課程。

一九三三年新學年開學後,已經年滿二十一歲的陳貴香獲準進入克列城裏的駱塢中央學校(Norwood Central School),終於可以就讀中學課程。在中學裏除了正常課程外,她還學習家政課、手工課等等。盡管在這些課程上她的表現還是很不錯,也夠努力,但在其它課程上的表現卻很一般,甚至有時都無法完成作業,因為她的英語始終不過關,從而影響到她的所有其它課程。更主要的是,進入中學後,她的身體狀況仍然不好,總是經常請病假。由是,當一九三五年八月中國總領事陳維屏按例向內務部申請她的留學簽證展延時,內務部秘書表示,陳貴香在這一年十一月八日就屆滿二十四歲,已經達到中國學生在澳留學的最高年限,按例她應該在這個時候安排船票,整理行裝回國,但考慮到那個時間距年底學期結束和放暑假隻剩下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故可以將其簽證展延到次年一月底,即新學年開學前,以便這位中國女留學生讀完一九三五年的最後一個學期,再收拾行囊離開澳洲回國。可以說,內務部秘書還是很具同情心,給予陳貴香額外的照顧。

盡管內務部準允陳貴香讀完這一年下半學期,但自踏上澳大利亞這塊土地以來都一直顯示出身體孱弱的這位中國女學生,卻並未能充分利用這一利好,而是自當年八月起便休學,最終住進了醫院。原因在於,直到此時,醫院的診斷證明才顯示,她長期以來受爪足(一種罕見的腳趾異常病)影響,此時不得不接受手術,方能減輕痛苦。也就是說,此前她因腳腫、感染住院等等而導致病假休學在家,皆受此罕見的爪足疾病影響,甚至其智力發育不良導致其學習困難亦可能與此有極大的關聯。醫院表示,在施行手術之前,尚有許多準備工作要做,預計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方能結束此次手術治療並康複。為此,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三日,中國總領事陳維屏特別致函內務部秘書,為她申請進一步的展簽,以便她手術後有足夠的時間康複。經過谘詢醫院確認上述實際情況以及內務部幾個層級的官員的充分討論,內務部秘書認為隻能接受眼前的事實,順其自然,遂於二月二十四日複函,同意將其簽證展延六個月,即簽證有效期延至七月三十一日。

經過大半年的手術治療及康複,二十五歲的陳貴香終於可以成行回國了。一九三六年九月二日,她趕到美利濱,由此搭乘“利羅”(Nellore)號輪船,駛往香港回國[5]。與她同行的,還有陳全夫人(Mrs So Sym Choon)和她的女兒莉莉(Lily Sym Choon)。陳全夫人在丈夫突然去世後,便擔起了“陳全記”商行運營的全部重擔,成為克列埠少有的女華商[6]。此時,她和女兒一起返回香港和廣東辦貨和探親,正好可以陪伴手術後痊愈的陳貴香一同回國[7]

陳貴香的留學檔案到此中止。從入境澳大利亞到離境回國,她在澳留學長達十四年時間,期間也從未回過國探親,但因受罕見的爪足疾病影響,她用了十年時間才讀完當地小學課程,中學也隻是讀了二年半,尚未結業。至於回國後其去向,因無資料可查,不得而知。

一九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陳全以監護人和財政擔保人的名義,填表向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申辦陳貴香的赴澳留學護照和簽證。

一九二二年三月六日,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魏子京給陳貴香簽發的中國學生護照。

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十九日,為返回香港和廣東辦貨和探親,陳全和女兒多蘿西向澳洲內務部申請回頭紙和護照時提供的照片。

檔案出處(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檔案宗卷號):Miss. Chun Quoy Herng - Students Passport, NAA: A1, 1935/1428


[1] 從互聯網上查找了所有東莞市所轄村落,未能找到該村名。不知是因村名太小未有收錄或是被別的村合並,抑或檔案中提供的村名不正確。

[2] Sym Choon family - CEDT [certificate of exemption from dictation test], NAA: D400, SA1956/9039。

[3] Dorothy Sym Choon - Re Certificate for Exemption from Dictation Test - Arriving Melbourne per "St Albans", NAA: B13, 1922/13653。

[4] Sym Choon family - CEDT [certificate of exemption from dictation test], NAA: D400, SA1956/9039。

[5] Miss Chun Quoy HERNG or Betty HERNG - Chinese student - departed Commonwealth, NAA: D596, 1934/8741。

[6] Mrs So Sym Choon and daughter, Dorothy Syn Choon - Departure for China per S.S."St Albans" 5.3.1923, NAA: B13, 1923/3336。

[7] Miss Chun Quoy Herng (Betty Herng) - Chinese student - Departure Melbourne per "Nellore" September 1936 accompanied by Mrs So Sym Choon and Mrs Lily Sym Choon and Family, NAA: B13, 1936/23641; Miss Lily Sym CHOON – passport, NAA: D596, 1936/536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