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粵人赴澳留學檔案匯編(九三):廣州陳淑儀
本文的主人公陳淑儀(Sook Yee,後來叫做Anne Sook Yee,或Ann Chun Tie),無論是出生日期還是出生地都有幾個不同記錄。要說清楚上述問題,要先從其祖父陳泰(Chun Tie)說起。
根據檔案,陳泰是廣東人,具體哪個縣份未有披露(應該是香山[中山]縣)。他大約出生於一八五五年,早在一八八十年代前後,便在澳大利亞東北部昆士蘭(Queensland)的淘金大潮中抵達該地發展,後定居於昆士蘭北部的一個小鎮柯羅屯(Croydon)[1];他在一八九五年之前,便以自己赴澳前是作為香港居民而具有英國屬土臣民身份為由,而得以成功申請歸化入籍。也就在這一年的十一月二十二日,其子左治陳泰(George Chun Tie)在上述小鎮出生,也同樣是以其作為英國屬土臣民身份而具澳大利亞昆士蘭永久居民身份。一九一二年底,十七歲的左治陳泰返回廣東家鄉探親,在此一住就是六年,這其中自然包括在家鄉惡補中文及當地傳統習俗。而更重要的是,在二十一歲(一九一六年)時,他於廣州與一位女子結婚;到一九一八年八月廿一日,他們的女兒陳淑儀出生在省城廣州的河南(即現在的海珠區)。就在女兒出生後不久,他就於當年十一月結束了在中國的探親活動,返回澳大利亞,在昆士蘭北部的重鎮湯士威路(Townsville)埠入境,隨後便遷居到茅裏堰埠(Mourilyan)居住。這是位於昆士蘭北部兩大重鎮湯士威路和堅市(Cairns)之間的煙力士非爐埠(Innisfail)南邊的一個小鎮,他在這裏開設一間雜貨果蔬商鋪,就此脫離父親和家族,自立門戶。
一九二六年一月四日,左治陳泰的妻子在廣州病逝。鑒於他自己在廣州無直係親屬,女兒此時隻得由其母親的親屬照料,左治陳泰便想將女兒辦理來澳大利亞居住,由自己照看並讓其在此接受教育。一九二七年一月五日,他委托一家湯士威路的律師行向海關提出申請,希望準允他將女兒陳淑儀從中國接來與他同住。他表示,目前自己在澳洲還是單身,但經濟條件好,可以為女兒提供較好的居住與教育條件。如果其女兒獲準來澳,那麽,她的奶奶將會在近期回中國探親,待其返回時便可攜帶孫女一起前來澳洲。可是,內務部長在接到經海關轉交來的上述申請後,於二月四日給予斷然拒絕[2]。
既然用親屬團聚的理由無法讓女兒獲得簽證來澳,隻好另行設法。一九三二年四月十八日,左治陳泰以監護人和財政擔保人的身份,填表向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申辦女兒陳淑儀前來湯士威路留學。他以自己在茅裏堰鎮的住宅及他的兄弟在湯士威路埠的生意作保,允諾每年可供給膏火五十鎊,作為女兒在澳留學期間的學費和生活費及其它相關的費用,要將她辦來入讀位於湯士威路的士疋列學校(St Patrick’s College)念書。可能是為了避免年滿十四歲之後的中國學生赴澳留學必須提交英語學識能力證明,在提交的申請表上,左治陳泰將女兒的年齡改小了一年,即將其出生日期該寫為一九一九年八月廿一日。
中國總領事館接到申請後,很快便對其予以審理。四月二十一日,總領事陳維屏將審理過的上述申請材料寄送澳洲內務部,為這位小留學生申請入境簽證。通過昆士蘭當地警察部門約一個月左右的核查,內務部了解到,在茅裏堰鎮經商的左治陳泰為人平和,財務狀況良好,無不良嗜好,此前隻回去中國探親一次,於一九一八年十一月返回澳大利亞,即在距其報稱女兒的出生日期之前約九個月的時間,這可以視為他在造成妻子懷孕之後便返回澳洲,理論上他們之間的父女關係是成立的。此外,據其自己承認,他在與陳淑儀母親結婚期間,還在中國有另外一個妻子,隻是沒有說明是否有子女,同時他也特別強調,其本人目前在澳大利亞還沒有再婚。之所以將女兒放在湯士威路讀書,一是因為這裏公私學校多,便於選擇;二則是因為他的兄弟在那裏經商,另外二個兄弟和二個姐妹也在該埠工作,便於照顧。
事實上,內務部也從文件櫃裏翻出來了五年前左治陳泰申請女兒赴澳的檔案,也發現了其中陳淑儀的年齡比現在申請的材料不同,是多了一歲,但考慮到這個瑕疵還沒有超過內務部有關中國學生年滿十四周歲需要提供英語學識能力證明的規定,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未予計較。最終,因所有其它各項核查結果都滿足了中國學生赴澳留學的條件,內務部便於六月二十四日通過了上述簽證預評估。六月二十七日,中國總領事陳維屏便給陳淑儀簽發了一份號碼為122520的學生護照;三天後,內務部也將簽證印章鈐蓋在了上述護照上。
待上述所有手續辦理完畢,左治陳泰便要求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直接將女兒的護照寄給他本人,他再將其交給自己的小妹妹瑪麗陳泰(Mary Chun Tie)保管,由她攜帶回中國。後者因早已計劃返回中國探親,遂於當年十月二十一日在湯士威路埠登上路過的“天咑”(Tanda)號輪船,駛往中國探親,到廣州見到自己的侄女。在中國結束了約半年左右時間的探親後,瑪麗陳泰便帶上侄女陳淑怡去到香港,在此搭乘“彰德”(Changte)號輪船,於一九三三年五月二日抵達湯士威路埠港口,入境澳洲。左治陳泰提前趕到海關,將女兒和妹妹一起接了出來[3]。入關時,移民局官員按例對她進行語言測試,顯示出陳淑儀已具備初步的英語溝通能力。由此表明,由於有父親寄錢回去接濟,她在廣州念書期間應是就讀教會學校或者是私立的精英學校,已經學過幾年英語,打下了一定的英語基礎。
在湯士威路這個濱海重鎮休整了二個月並熟悉了周圍環境之後,十五歲的陳淑儀方才於七月十七日正式入讀士疋列學校。一入學,她便給自己取了一個英文名字,叫做Anne(安),整個全名就按英語順序成了Anne Sook Yee(安·淑儀)。可能是她此前就念過英語,有相當的基礎,因而在學校的學習很順利,每次學校的例行報告都顯示,無論是學業還是操行,她的表現都令人滿意。就這樣,她以如此良好的狀態與學習成績在這間教會學校一直讀到一九三五年。
一九三五年四月二日,在士疋列學校按照規定向內務部提供了一份例行報告後,陳淑儀的留學檔案戛然中止。以她的入境名字查找整個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目錄及檢索係統,無法找到此後與其相關的出入境記錄線索。但可以推測的是,她的父親以及整個家族都在澳大利亞,且具有這裏的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同時,她的父親早在一九二七年便想將其辦理來澳洲成為永久居民,待她入境後,這種原先的想法肯定不會放棄,而且會采取進一步的行動。
幸運的是,從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裏,有一份以“安·陳泰”(Ann Chun Tie)為名的檔案宗卷,是這位安女士從香港乘坐“彰德”號輪船於一九三八年九月三十日抵達湯士威路入境後的外僑登記卡。根據卡上的記載,安·陳泰是拿著工作簽證入境的,是來湯士威爐埠南邊不遠的霍姆希(Home Hill)鎮的一間商鋪當店員。從登記卡上所貼的照片與上述前來留學的陳淑儀護照照片對照來看,她實際上就是已經長大成人的陳淑儀。隻是她將出生日期改為一九二一年八月廿一日,與其父十一年前首次申請其赴澳定居時提供的年齡相差了整整三歲。由於中國女孩子在二十歲上下這個年齡段,三年的差距,從相貌上是不怎麽能讓人看得出來,大體可以蒙混過關。此外,她也將其出生地改為了香港。至於她或者她的家人是否為此而搞到了一張香港出生紙,就不得而知[4]。
由此可以推測的是,一九三五年後,陳淑儀結束了在湯士威爐的留學生涯,在父親的安排下,去到了香港。事實上,此時其家族中的叔伯輩已有在香港發展者,比如他的叔叔沾士陳泰(James Chun Tie)一九三十年代便在香港工作[5]。很有可能,她的父親便由此安排她先去到香港,或讀書,或工作。待其在澳安排妥當,比如其家族中有人將店鋪開設到其它地方並有所發展而需要增添人手時,再將她以幫工的名義申請前來澳洲。從上述登記卡是重新在一九四○年二月所申請而核發的情況來看,她此後還會繼續申請續延。而次年底開始爆發的太平洋戰爭,則成了她最終留在澳大利亞的一大機會。因為戰爭擴大,澳大利亞全民動員,她的幾個叔伯或堂兄弟等家族成員都在此前後應征加入澳軍對日作戰[6],她也就可能在澳洲結婚生子,並且也可能利用這個戰爭而導致的澳大利亞對所有盟國滯留在這個國家的成員提供三年臨時簽證的機會,留在了澳洲,並最後歸化澳籍[7]。
一九三二年四月十八日,左治陳泰以監護人和財政擔保人的身份,填表向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申辦女兒陳淑儀前來湯士威路留學。
一九三二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陳維屏給陳淑儀簽發的學生護照,以及六月三十日內務部在護照內頁裏鈐蓋的簽證印章。
一九四○年二月,安·陳泰(亦即陳淑儀)在湯士威路埠申請核發的外僑登記卡。
陳淑儀祖父陳泰一九○九年領取的回頭紙。
檔案出處(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檔案宗卷號):Sook YEE - Student passport, NAA: A1, 1934/1163
[1]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Chun Tie - Nationality: Chinese - Birthplace: Canton - [certificate unclaimed and cancelled], NAA: J2483, 39/73。陳泰大約死於一九二四年,根據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記錄,這一年是他獲得免試紙的最後一年。見: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Chun Tie - Nationality: Chinese, NAA: J2483, 384/1。
[2] George Chun Tie, Sook Yee Chung Tie, Que Fa Chun Tie, NAA: J2773, 18/1927。
[3]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Mary Chun Tie - Nationality: Chinese [Australian born] - Birthplace: Croydon - departed for Hong Kong per TANDA 21 October 1932 returned Townsville per CHANGTE 2 May 1933, NAA: J2483, 498/54。
[4] CHUN TIE Ann - Nationality: Chinese - Arrived Townsville per Changte 30 September 1938, NAA: B78, CHUN TIE/A。
[5] James Chun Tie - British Passport -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item contents, see item note], NAA: BP343/11, A160899。
[6] CHUN TIE CHARLES THOMAS : Service Number - Q112285 : Date of birth - 24 Feb 1921 : Place of birth - TOWNSVILLE QLD : Place of enlistment - AYR QLD : Next of Kin - CHUN TIE THOMAS, NAA: B884, Q112285; CHUN TIE ARTHUR : Service Number - Q111157 : Date of birth - 03 Apr 1920 : Place of birth - HONG KONG, CHINA : Place of enlistment - TOWNSVILLE QLD : Next of Kin - CHUN TIE, NAA: B884, Q111157; CHUN TIE FRANCIS : Service Number - Q218288 : Date of birth - 28 May 1905 : Place of birth - CROYDON QLD : Place of enlistment - HOME HILL QLD : Next of Kin - CHUN TIE DOROTHY, NAA: B884, Q218288。
[7] Chun Ing Lai also known as A Chan Tie, NAA: J25, 1982/15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