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祭掃亞包華僑抗日烈士墓
4月16日下午,在新不列顛島亞包,和中國來的傳媒小組一起,前往當地的大伯公墓園,拜祭抗日華僑烈士梁有年和陳緯南二位先生的墓。
記得以前在拜讀劉渭平先生所著的《大洋洲華人史事叢稿》,書中就有梁、陳二位抗日華僑烈士的記錄。在布裏斯本時,與張榮煦先生談他們當年在亞包的舊事遺聞時,他也跟我談過這二位華僑中的國民黨員以及他們被日軍槍殺的結果,並且還特別說明,當時給日軍捕獲關押的,尚有幾位幾位僑界知名人士,在梁、陳二位被日軍槍殺時,還被押往刑場作為陪綁。而今年3月份台灣所派遣的國防部先遣小組,亦曾特別前往上述二位烈士墓園拜祭。無論是從當地華僑史還是海外華僑抗日鬥爭史的角度,這都是我們應該去的地方。
當天下午天色陰沉,海風凜冽,火山灰隨風直往人的臉上撲。大伯公墓園位於亞包昔日繁華的芒果大道之末,緊靠山邊。我們的車在被大雨衝毀的路上,經過幾次蛇行,方才抵達墓園。
梁陳二烈士的墓,就在墓園的入口處不遠。這裏鄰近火山,而這幾天的風向都是東南風,將火山灰直往山裏吹,因此,墓碑上已覆蓋厚厚的一層火山灰。雖然一個月前,台北來到先遣小組才因抄寫碑文而清理過墓碑,但要看清碑上文字,必須將灰拂去方可。
下麵的圖片,可以說明我們抵達墓園後,拜祭梁陳二位烈士及辨認碑文並講解的過程。
這就是梁有年和陳緯南二位華僑抗日烈士的墓碑。左為梁有年墓碑,上刻“梁有年烈士之墓”;右為陳緯南墓碑,上刻“陳緯南烈士之墓”;中間的是二位烈士的紀念碑,上寫“梁陳烈士紀念碑”。地上的兩塊落滿火山灰的石碑,是二人的墓誌銘。
拜祭英烈,先拂去碑文上的火山灰。
一邊拂去火山灰,一邊向大家解說碑文內容。
用手輕輕拂去另一塊碑文上的火山灰。
講解碑文內容及當時的曆史背景。
英雄是不會被忘記的。
最後,附上梁、陳兩位烈士的墓誌銘。
一、梁有年烈士史略:
烈士字滿鍾,廣東開平長沙沙巷人,父早喪,母吳氏撫養成立,幼年從叔讀,於1914年至亞包,年方20歲,1919年入黨,1921年獲選為黨支部評議長,1923年聯合同誌組織俾路建造公司,曆任司理,1936年為黨支部常務委員,連任數年,同時兼任華僑協會委員,及華僑學校董事,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黨支部及行召集華僑,組織華僑救國後援會,烈士又被選為主席兼抗日特刊社長。平時對於公益熱心,集一切社會工作莫不努力苦幹,任怨任勞,年年如一日,足為僑眾所欽仰愛戴。1942年日軍在亞包登陸,日軍憲兵部即下令搜捕國民黨委員,當時被扣留者除烈士及陳緯南烈士外,尚有陳欽輝同誌、賴夥泰同誌、關祺發同誌,均直認不辯,日軍憲兵部宣判梁、陳烈士之罪狀有五項:(一)協助重慶政府抗日;(二)主理舉行長沙勝利示威大巡行;(三)不明了及誤解大東亞主義;(四)提倡抵製日貨;(五)領導華僑抗日。即於1942年3月11日下午一時日本憲兵將5人綑綁,押至亞包花園大伯公墳場,宣布將烈士及陳緯南烈士槍決,二烈士成仁後,便將賴夥泰、陳欽輝、關祺發帶回憲兵部嚴重申斥警告一番,釋放於今,痛定思痛,每一念及是不知涕淚之可從也。
二、陳緯南烈士史略:
烈士字璿錦,廣東台山岡潮人,幼隨堂兄璿桂旅居亞包,於1925年加入國民黨,隨任亞包(拉布爾)華僑協會秘書長乙職,至1934年獲選為亞包國民支部組織科主任,又於1937年抗戰軍興,追隨梁烈士組織救國後援會兼任秘書重職,又任抗日特刊秘書,為人忠誠,熱愛救國事務,盡力勇為,不辭勞苦,於1942年日軍登陸後,遭日軍憲兵部嚴查黨支部主幹諸公後,經日軍宣判與梁烈士同一罪狀,壯烈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