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廣東五軍區司令之設立及其撤銷 / 李仲如

(2009-09-05 05:36:21) 下一個

廣東五軍區司令之設立及其撤銷

李仲如


  陳濟棠於1936年,借抗日為名與桂係李宗仁聯合,組織第一集團軍,自任總司令,李宗仁副之,在廣州揭杆反蔣旗幟,並派參議王若周等遊說各省反蔣分子。一麵擴充實力,把自己的軍隊編為五個軍,一個警衛軍。第一軍軍長為餘漢謀,第二軍軍長為張達,第三軍軍長為李揚敬(李因病由副軍長黃延楨代理),第四軍軍長為黃任寰(獨一師擴編),第五軍軍長為繆培南(教導師擴編),警衛軍軍長為他的哥哥陳維周。所有從前的獨立師、獨立旅,均歸並在該六個軍之內,為建製部隊。全省各縣的警衛隊,撥編警衛軍係統。陳予智自雄,以為蔣家天下,可一舉取而代之,即可割據一方,與蔣分庭抗禮。不料第一軍軍長餘漢謀早受蔣介石收買,在大庾(餘駐地)飛去京請示機宜。張達、繆培南兩軍長抱中立態度,在遊移兩可之間。而前獨立第三師師長兼東區善後委員李漢魂在汕頭,首先封金掛印,通電反對,擁護中央。獨四師師長鄧龍光與李漢魂素有姊妹師之稱,亦起而附和響應之。空軍亦相率北飛。陳氏土崩瓦解,陳氏局麵就此告終了。唯第四軍軍長黃任寰,代第三軍軍長黃延楨,原是陳氏死黨,始終不變擁陳到底(黃任寰為陳舊上司,黃延楨為陳的寵臣)。當日兩黃部隊,均駐蕉梅興華一帶,互相聯絡,誓為陳氏效忠。兩黃協商,擬在興寧、五華至河源之線,作永久防禦工事反抗到底。而第三軍黃延楨部團長黃世途、王德全率部反抗,離開隊伍,向反陳部隊靠攏,第三軍實力已去其三分之一,其餘各團、營長,亦搖擺不定,尤其是黃埔出身的軍官,更為人人自危。在此情勢之下,兩黃無法掌握部隊,原定計劃遂胎死腹中,迫得俯首就範,接受餘漢謀改編命令,全省編為十個師,各軍一概撤銷,恢複六一以前原狀,廣東局麵,於焉大定。餘即就任第四路軍總司令。餘氏為籠絡舊人,以免反側起見,電請中央設五個軍區司令,代替過去各軍軍長,任李振球(原為餘氏部師長)為第一軍區司令,張達為第二軍區司令,黃延楨為第三軍區司令,黃任寰為第四軍區司令,繆培南為第五軍區司令。各軍區司令隻設副官一員。在此期間,前第一軍高級將領(即餘氏親信部屬)以黃任寰、黃延楨當日主戰最力,毫無悔改之意,在某師長公館會議,擬拘捕兩黃,繩之於法,為怙惡不悛者戒。後得某公安機關秘密通知,兩黃星夜赴沙麵,逃往香港暫避。事為餘氏所聞,認為如此做法未免太傷舊人感情,於是親筆去書香港邀請兩黃不必顧慮,刻日返省,同勷軍務,而兩黃亦欣然聽從,束裝歸來,和好如初。餘氏為免新舊軍人磨擦起見,撥一筆巨款,以考察政治為名,令五軍區司令遊曆全國,考察各省軍事政治兩三個月。考察歸來,抗戰事發,李振球出任廣州警備司令,張達後任軍長,黃延楨任總部副官長,黃任寰任全省民眾抗日委員會參謀長,繆培南任軍長,五軍區司令就此結束了。

《廣州文史資料存稿選編》第四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