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日軍策反李宗仁、白崇禧始末 / 潘美娥

(2009-09-09 05:56:33) 下一個

日軍策反李宗仁、白崇禧始末

潘美娥


        1939年下半年,日軍統帥部為適應汪精衛將在南京建立全國性的親日漢奸政府這一需要,決定發動南寧作戰。

        1016日,日軍陸軍部參謀總長閑院宮載仁親王向中國派遣軍下達攻占南寧至龍州的作戰命令。並告知,這次作戰由華南21軍配合海軍作戰。

        1113日,南海上空風雲突變,黑雲滾滾,海水怒號,巨浪滔滔,以第5師團為主力的日軍乘坐70多艘艦船從海南島三亞港啟程,頂著暴風驟雨和滔天巨浪向廣西欽州灣進發。

        日軍第5師團在日本陸軍中屬於精悍的王牌師團。原師團長板垣征四郎中將是個強硬的少壯派軍人,不久前調往中國派遣軍任總參謀長。盡管這支部隊在平型關、台兒莊戰役中多次受挫,但經過補充、休整後又重整旗鼓,氣勢洶洶地向中國南海撲來了。

        1115日從欽州灣登陸,接著以三路縱隊踏著李宗仁、白崇禧家鄉的土地,浩浩蕩蕩地向北猛進。

        1124日上午,南寧失守。

        1126日,日21軍司令官安藤吉將軍返回廣州,將在台兒莊會戰中輸給李宗仁的第5師團及台灣、近衛二個混成旅團組成欽縣兵團,交由第5師團長今村中將任總指揮,全權負責南寧方麵的防務。

        日軍攻下南寧之後,便立即開展策反工作。他們異想天開把堅決抗日的李宗仁、白崇禧也列入策反對象。

        今村中將將李宗仁、白崇禧列入策反對象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原來他得到可靠情報,日軍發動廣西作戰時,李、白二將軍曾向蔣介石提出請求,要求將桂係軍隊調回廣西反攻南寧。蔣介石於1120日正式拒絕了白崇禧的的請求,將中央軍調進廣西。今村中將據此判斷,蔣介石是借此機會將自己的勢力擴張到廣西省,這樣一來勢必引起蔣、白之間的明爭暗鬥。若海軍航空隊以南寧為基地,對西南各地加緊轟炸,將更會加深中央與桂係的矛盾,從而為日軍的策反謀略帶來極大希望。

        今村中將選派在第5師團擔任特務機關長的中井增太郎大佐前去策反李、白兩將軍。

        中井大佐日本士官學校畢業,中國許多高級將領和他是同學。他5年前曾受聘在桂係軍隊中擔任軍事顧問兼教官,與李#白的私人關係極好。中井大佐見到李#白,使盡挑拔離間之能事,提出隻要李、白搞倒蔣介石,日本不但可以撤兵,並且可以幫助李、白擴建軍隊,建立一個與日本平等的政府。

        李宗仁將軍對中井的遊說嗤之以鼻,並鄭重地回答:“對於撤換蔣介石,中國人並不把他當作回事,就像你們日本換個首相一樣,中國實行中山先生的共和體製,隻要人民不樂意,隨時可以叫蔣介石下台,而另選賢能。”對於日本方麵的“誠意”,李宗仁說:“那是因為日本使出了渾身解數,無法打贏中國,所以用甜言蜜語來引誘破壞抗戰。無論從曆史上看,還是從近段時間來看,日本老是想吞並滅亡中國,而決不是公平合作,平等待我。對於中國人來說,與其讓人吞並,不如抗戰到底,使日本侵略者幡然醒悟,自行消除滅我中華的幻想。這場戰爭是由日本發動的,戰爭的停止當然也應當由日本提出。日本如果真有停止戰爭#恢複和平的願望,中國將表示歡迎,但日本必須立即從中國撤軍,恢複中國領土完整和獨立自由。”

        白崇禧將軍則告誡中井大佐:“你們日本窮困潦倒的情況,我們並不是不知道,再打下去,中國的勝利是穩操勝券的,日本將自取滅亡。日本方麵若真要謀取自救,就應該趕快懸崖勒馬,徹底拋棄仇恨中國的政策,恢複中日友好。”

        結果中井此行,碰了一鼻子灰,誘降不成,還討了個沒趣。

        1210日,今村中將惱羞成怒,決心對李、白兩將軍侮辱一番,一並報第5師團在台兒莊吃敗仗之辱,以通電的方式公開發表了《致李、白將軍書》:

        一、大日本皇軍占領南寧地方之唯一目的,即切斷蔣介石政權與法屬印支之交通線;

        二、我南寧方麵大日本皇軍對白、李兩將軍在廣西省之建設及政令甚表敬意,因此將極力注意避免損害事績,兩將軍沿下一般民眾之生命及幸福,將盡力予以保護;

        三、願將軍洞察世界大勢,為促進東亞同文同種兩民族之提攜奮起前進;

        四、將軍若執迷不悟與日本敵對到底,則隨時可舉全部兵力來奪回南寧。我南寧駐屯軍隊將獨立對抗將軍50萬軍隊,且有足夠兵力、裝備、航空力量及信心取得戰爭勝利;

        五、對南寧戰鬥戰歿之將軍部下4200餘名勇士,我軍已予合葬於南寧中山公園,鄭重供祭,尚乞安心……

        李宗仁、白崇禧對今村中將的通電,隻寫了封簡單的信予以答複:謾罵與譏諷嚇不倒我們,對於闖入我們家園的豺狼,隻有用大棒狠狠地打,這就是我們的回答。

《文史春秋》2005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