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立此存照:日軍戰俘營裏,國共軍人聯手暴動——流放在熱帶叢林的中國抗日將士(附5)

(2009-03-24 23:47:49) 下一個


『立此存照』:日軍戰俘營裏,國共軍人聯手暴動
——流放在熱帶叢林的中國抗日將士(附5)  


轉貼說明:

自前年開始,陸續將有關二戰期間在新幾內亞的中國戰俘及其墓園情況貼上博客後,開始也就是文學城上的網友看看,發表一下議論而已。直到去年底,事情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台灣《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先生,通過媒體,將此事作為係列報道之後,就轟動起來。台灣的報紙和網站對此有了大量報道,電視也作了報道,也越洋電話連線本人,很是熱鬧。不獨如此,大陸的網站,有網友將聯合報上的報道轉貼到主流網站,從而發起了更大聲勢的議論和請願活動。對海峽兩岸的這些報道等,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就將其作為附錄,收在博客裏。 

但更有趣的是,可能有人還嫌上述的討論不夠刺激,索性將當年位於南太平洋新幾內亞島上的中國軍隊戰俘情事,比照電視劇《江塘集中營》的情節,作了編排,頗有傳奇色彩,讀了讓人啞笑。既然是編故事,也就不必對其中情節,哪怕是寫得令人蕩氣回腸,作出評論。這裏,隻是將其全文轉貼下來,以供參考。說不定哪天還真有人為此編什麽故事呢。

————————
 

日軍戰俘營裏,國共軍人聯手暴動
發布日期:2009-3-5   來源:  點擊數:31

      ■1945年8月20日,被關押於巴布亞新幾內亞拉包爾集中營的近千名中國國民黨和共產黨戰俘集體起義,解放了拉包爾市,這座城市是二戰中惟一一座由中國軍人單獨解放的國外大城市。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占領西太平洋上的港口城市拉包爾,將其建成海空軍大本營。從1942年6月起,日軍陸續將1600多名被俘的中國軍人押到拉包爾當勞工,其中不僅有曾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還有在敵後抗戰被俘的新四軍戰士。
      1945年8月17日,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拉包爾,但駐守當地的日軍絲毫沒有投降的跡象,並企圖殺光所有中國戰俘。國民黨軍和新四軍的指揮官進行秘密磋商,決定將戰俘營裏還活著的約1000名中國人組成“中國兄弟團”,由原國民黨新一軍中校吳炎任團長,原新四軍營長陳國梁任副團長,在日本人下毒手前舉行暴動。
      19日晚20時,秦家麟中尉指揮的小分隊首先幹掉戰俘營中巡邏的日本兵,隨後戰俘營集體大暴動,他們利用繳獲的槍支殲滅50名日軍看守。次日零時,“中國兄弟團”衝向拉包爾軍火庫,經過浴血奮戰,終於拿下這一至關重要的地方。
      8月20日早上5時,“中國兄弟團”攻入拉包爾城區,日軍四處潰散,不一會兒中國軍隊便打到日軍司令部。日軍指揮官表示,東京有命令,隻能向盟軍投降,不能向中國戰俘繳械,這激怒了“中國兄弟團”。吳炎命令直接進攻日軍司令部,不必通報盟軍方麵,中國軍隊僅以陣亡5人的代價就解決掉擔任衛戍任務的一個日軍中隊,俘虜了123名日軍官兵。

      戰至8月20日中午,拉包爾城內的日軍被全部解決,“中國兄弟團”抓到的俘虜達3000多人,剩餘的日軍逃進山裏。為徹底消滅日寇,“中國兄弟團”發報聯係上盟軍,盟軍決定派澳大利亞陸軍第11師前來支援。但澳軍到25日還未抵達,於是吳炎和陳國梁決定靠自己的力量消滅日軍殘部。28日,“中國兄弟團”的300名官兵向拉包爾山區進攻。此時的日軍失去了拚刺刀的勇氣,大多舉手投降。到8月30日,拉包爾完全被中國軍隊解放。
      9月17日,澳軍在拉包爾登陸,師長伊思少將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問自己的參謀:“中國軍隊怎麽打到巴布亞新幾內亞來了?”在得知情況後,伊思向中國軍人敬禮,他下令第11師退出拉包爾,由“中國兄弟團”承擔拉包爾的衛戍任務。澳陸軍參謀長諾思科特任命吳炎中校為拉包爾占領軍司令官。
      在半年時間內,中國軍隊在拉包爾設立軍事法庭,進行188次戰犯審判,共有390名日軍官兵受到了審訊,其中266人被判有罪。
      1946年夏,“中國兄弟團”完成在拉包爾的占領任務,乘美國軍艦回國。

摘自《上海譯報》

 ——————
轉自:老年文匯報網站:http://www.lnwhb.com/News_Detail.asp?id=2721&pid=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鬼穀雄風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望多交流。

其實,我並非是對國民黨軍人同情,而是試圖還原那段曆史。對於在抵抗外來侵略中做出犧牲有所貢獻的先人,無論來自哪個陣營,我們都應景仰,給予尊重。
GZZZM 回複 悄悄話 鬼穀雄風先生:
我是貴州作家張宗銘,我的博客地址:http://blog.wenxuecity.com/dashboard/blog.php
我很喜歡你的博客文章,我的愽客也是懷舊、對過去國民黨軍人的同情文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