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台籍日本兵【附十五】

(2007-11-20 22:49:19) 下一個


《我啊!一個台灣人日本兵簡茂鬆的人生》
莊智  

        一個自認為是前日本人的台籍日本兵,不堪被「舊祖國」遺忘,靠著在東京開計程車謀生,逢人便做深沈且卑微的控訴,五十多年來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直到遇見一位有正義感的資深記者──濱崎紘一,後者在知道他的故事後,藉著幾分酒氣,大膽承諾,要將他的血淚史寫成一本書公諸於世。

        身為文化人與傳媒工作者的濱崎紘一,原本對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政府侵略鄰國及未予台籍、韓籍日本兵妥善賠償的事毫無所知,而在親身參與這段史實的還原工作後感到羞愧萬分。對於日本政府精於權變之道,他直斥行徑卑劣,更違反人道精神。

        忠於史實的傳記可以說是過去人、事、物發展過程的真實記錄。而簡茂鬆的故事不隻具體呈現台灣人在二次大戰時愷切的人生經驗,更直接看到台灣人民淪為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下的犧牲者。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黃智慧表示,簡茂鬆真實人生的經驗及對日本精神的反思,有助彌平台灣社會親日的族群迷思。

        在曆史與時代的撥弄中間,簡茂鬆談起自己悲劇式的人生不免潸然落淚,「我喀是緊甘苦,少年時唬日本人欺負,又被視為戰爭罪犯,關了五年,『為了祖國,為了天皇陛下』,我奉獻我的青春,日本政府卻說『你不是日本人』而拒絕補償,這段曆史我要讓現在的年輕人知道。」

 小小皇民 

        翻開書扉,細讀台籍日本兵簡茂鬆的一生,猶如電影情節般,一幕幕重現眼前。大正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四月,簡茂鬆出生於台北州土城莊,父親簡木桃任「山本煤礦」礦工。七歲時讀土城公學校,每天在校長指揮下遙拜皇居、高唱「君之代」、升太陽旗,上曆史課時需背誦曆代日本天皇姓名。幼小的心靈真心相信成為好皇民是應該的。

        昭和十五年(一九四年),順應皇民化運動,十五歲的簡茂鬆改名為竹永茂鬆。十七歲時,竹永茂鬆被錄取日軍台灣軍司令部的軍屬,他坦言:「做為軍國少年為天皇陛下出征是理所當然的事。」報到時懷著興高采烈心情,完全不知前途凶險。

        爾後被分發到婆羅州、古晉擔任俘虜收容所監視員。期間日本班長常訓斥著對他說:「拿出帝國陸軍的軍人魂吧!」簡茂鬆還記得奉長官命令摑了英軍戰俘一次耳光。

        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投降,根據「菠茨坦宣言」,美、蘇、英等同盟國開始追究日本的戰爭罪犯。

        一九四六年,竹永茂鬆接受澳軍軍事審判,被控虐待戰俘,以BC級戰犯判五年徒刑,先後在摩羅泰島、拉包爾及馬努斯島服刑。

        二十六歲的竹永茂鬆服刑期滿遣回日本時,赫然發覺他被排除日本國籍,也拿不回存在軍郵局一千五百日圓的存款。而當時台灣正逢白色恐怖時期,家屬擔心他的安全勸阻他返鄉,結果這一停留竟達半個世紀之久。

 社會邊緣人 

        簡茂鬆在與日籍妻子結褵十多年後,飽受女方家庭百般阻撓破壞,而被迫離婚。為了獨力扶養四名子女,毅然選擇報酬多,時間彈性的計程車司機工作,以便抽空回家照顧未滿三歲的稚子,由此展開三十年的「計程車人生」。也開始了半個世紀一心向「舊祖國」尋求補償的努力。

        依據日本厚生省的統計,日據時期總共在台招募軍人八萬四百三十二人,軍伕、軍屬十二萬六千七百五十人。其中有三萬多人戰死,十七萬人或傷殘、或帶病返鄉。

        經過許多波折,日本政府終於在一九八九年開始正式發放台籍日本兵(重傷者和死亡者遺族)每人二百萬日圓的弔慰金和慰問金。(依匯率兌換約新台幣三十六萬到四十萬)。而日本籍軍人卻可獲得三千萬日圓的軍人恩給(退休金)。

        身體健全,四肢完整的簡茂鬆卻被日本政府以「國籍條款」為理由,將他排除在賠償範圍內。

        多年來他不斷向日本政府提出申請,要求支付戰爭時期薪餉、軍人恩給、和戰犯服刑時的薪資,卻遭受一次又一次封閉官僚體製的冷淡拒絕。

        今年七十六歲的簡茂鬆質疑日本政府:「在戰場上你以『陸軍二等兵,竹永茂鬆』之名徵召我,怎麽戰爭輸了後,卻又把我看成是『支那人』叫我回去。這就是你們常說的『日本精神』、『大和魂』嗎?」

 日本羞恥文化消失

        日本政府這種現實、善變、漠視人權的作法,讓本書作者,前讀賣新聞社資深記者、現任山梨縣英和短期大學情報文化學科教授的濱崎紘一斥為卑劣行為。

        對於日本政府有意遺忘這段曆史,試圖逃避戰爭賠償責任,濱崎紘一認為這根本就是「無恥文化」。他認為美國人類學者班乃迪克特在《菊花與劍》書中提到的「羞恥文化」,早已隨著武士階級沒落而消失。

        他說:「百分之八十的日本人以為戰後賠償問題,已在一九五一年的舊金山合約中解決。日本國民不甚了解這段過程,媒體報導也有限,而日本人也不善處理遭人非議時的狀況。」

        這也是濱崎紘一撰寫此書的目的之一,他以淺顯的方式書寫,希望讓更多日本人了解這段曆史。遺憾的是這本書在日本賣得並不好,新潮社隻印製六千本,售出四千五百本。

 軍國主義死灰複燃? 

        文化評論工作者南方朔則進一步詮釋日人心態,他認為日本近代政治史發展中,一路走來,日本民族自己的思想隻剩下軍國主義。自詡為右翼份子的濱崎紘一也讚同這種說法,他表示,日本泡沫經濟瓦解,十年來景氣低迷不振,政壇上也沒有傑出的人物出現,日本民間活力低落,讓現在的日本人缺乏信心,唯有藉由軍國主義思想,來重現大和民族昔日光輝。

        對於簡茂鬆尷尬的處境,濱崎紘一建議解決的方法有三種:廢除國籍條款;重新立法;透過參眾議院提出修正案,給予台籍、韓籍日本兵一定金額的賠償。

        戰亂動蕩中,礦工之子今已垂垂老矣,七十六歲的簡茂鬆吶喊著:「日本政府沒有向我道歉之前,我是不甘死唉!」

        這是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舊祖國虧欠他的會償還給他嗎?

書 名:我啊!一個台灣人日本兵簡茂鬆的人生

作 者:濱崎紘一

譯 者:邱振瑞

出版者:圓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5

(出處: Taiwan Panorama 台灣光華 20016月第08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