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的華人社區傑出領袖──蔣中元先生
練美嘉
提起蔣中元先生的大名,是布裏斯本華人社區所熟知的。自1976年移民澳洲,蔣先生便在南布裏斯本工藝學院(South
蔣中元(Jerome Chiang),原籍江蘇,1928出生。1946年加入中華民國海軍。同年,英國贈送中國兩艘軍艦(重慶號、靈甫號),蔣中元被選赴英受訓和接艦。1948年回國,旋入海軍軍官學校深造,1949年隨所就讀的海軍官校遷移台灣。1952年畢業,在海上及陸地服務十年餘,1962年入交通大學研究所攻讀電子工程。兩年後畢業,調中山科學研究院工作,隨後再進入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係統工程。在海軍中前後服務近三十年,功成身退。長期的戎馬生涯與不斷的讀書進修,培養了蔣中元的堅毅性格和領導的才能。1976年移民澳洲後,繼續在澳洲這塊新的國土上潛心工作,服務社會,做出了更多的新貢獻。
興辦華文學校
二十年前 (即1979年),有感於本地華人社區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蔣中元清楚地意識到,如何在華人社區中對年輕一代進行傳統中國文化教育,已成為保持社區文化的一個迫切需要,遂與雷宇行及羅文成先生等,經常在一起討論如何為布裏斯本華人社區的孩子們創辦一所中文學校,以免他們不但忘記母語,連中國的傳統和禮節也不知道。當時華人新移民最多的地區要算西端區 (
華文學校開始時隻有一班,分為三組,即高級、中級和初級,在同一課室授課。選定每周星期六上午九時到十二時,授課三小時。學校聘請了一位義務的授課老師。第一位老師是聰明秀麗的劉妙蓉女士,國語說得非常好,還會民族舞蹈。學校開辦後學生人數增加很快,不久擴成三班。學生的學費是象征性的,三小時才收二元,比請人看孩子還便宜。
華文課程的擬定,以保存中華文化為目標。分為語言和文化兩大部分:語言方麵以說、讀和寫並重;文化方麵則要學生了解中國人孝悌忠信的道理與實踐。
課餘之際,還組織和訓練學生舞蹈隊,在社區表演,劉老師有時也親自登台。隨後,學校又集資到台灣定製成套的舞蹈服裝。經一番努力,舞蹈隊的學生們能跳好幾套完整的中國民族舞蹈。1986年間,蔣涵儀老師參加華文學校工作,繼續學生舞蹈訓練。學校的舞蹈服裝和道具也較以前增多,學生的表演技術亦有了長足進步。1987年,曾經贏得一年一度的布裏斯本舞蹈比賽格蘭瓊斯市長獎;1988年,布裏斯本市舉辦世界博覽會,在開幕典禮中,華文學校舞蹈隊的羽扇舞在禦前表演,深得好評,為華文學校,也為華人社區贏得了榮譽。
西端華文學校聲望日隆,發展迅速,不久便從三班增到五班。為了學習中文,有許多學生甚至從遠道趕來,其精神可嘉,十分感人,但也造成相當的不便。為便利學生上學,也減輕西端學校的壓力,華文教育中心陸續成立了四所分校。
1、最先成立的是達拉分校(
2、 新農場(New Farm)分校先由陳水順、陳達三及林顯彪三位先生主持了不少年,後來由陳宗壽先生接替。
3、 青社(Chermside)分校開始是由梁鏡勇先生負責,接著由黃嘉興先生和夫人管理。後幾經轉替,現由王逸華女士接掌校務。
4、 麥克雷哥(MacGregor)分校,由蔣祿鬆和林虹夫婦管理。後來該分校遷到格拉維特嶺高中(Mt.
上述五所學校皆由蔣中元統籌管理。而西端區華文學校仍由蔣中元兼管,他每周末都到,開門關門,身兼校長及工友,十五年如一日。1995年後,交由李曉蒂先生接管。
成立華人宗親協會
華文學校的開辦,凝聚了許多華人,在此基礎上誕生了昆士蘭華人宗親協會。蔣中元也是發起人之一。協會宗旨為祟宗敬主,敦睦華人社團,傳承中華文化,爭取華人福利,和諧其他民族。華人宗親協會成立後,全力支持華文學校,籌辦幼兒園,興建安老院、華人墓園、華人聯合宗祠等事宜,對華人社區的發展貢獻良多。華人宗親協會除設正副會長及理監事,還分設總務、財政、教育康樂及福利等部門,蔣中元負責教育。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春節、端午、及中秋等傳統節日的意義,華人宗親協會和華文學校每年都舉辦幾次聯歡晚會,同時表揚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會員及家長們團結與支持的熱忱,令人振奮。每當此時,大鍋大盤的燒雞、烤鴨或炒飯等端上來,使聯歡會的氣氛熱烈活躍。所有這些,蔣中元都一馬當先,是既出力、又出錢的支持者。
華人宗親協會按照既訂的宗旨和工作目標,一件一件地進行,會員逐漸增多,實力也一天天壯大,為華人社區做了許多事。作為該會的活躍分子以及各項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蔣中元常說,“參與本身就是一種樂趣和享受,有所貢獻就得到滿足感。”
創辦托兒所
1986年,蔣先生和雷宇行及李淼勤三個稱得上知交的人,合夥在西端區 (
而在當時,華文學校正是辦得很順手的時候,由一所擴充到五所。他們都是熱心公益事宜的人,大家都有一股熱勁兒,要為華人社區的發展和服務多做些貢獻。於是,他們想到應該辦一所幼兒園,認為一所幼兒園要比蓋幾間住宅有意義得多。如果從幼兒階段就能接觸到中、英雙語教育,這對下一代的影響將是十分深遠的。懷著這樣的理想,他們毫不猶豫地便把這塊地捐出來蓋托兒所。
當時聯邦政府的政策,正好也要增設幼兒園。有地以後,申請校舍、 教室的建築費用就容易多了。經過數月的磋商與公文往返,獲聯邦政府批準了26萬澳元建築費。
有限的錢,幼兒園不能砌得太堂皇,可是看起來也蠻有氣魄。又請得名書法家黃苗子題了一塊橫匾“華人宗親協會托兒所”,挺秀地樹立在靜街(Jane Street) 86號。古色古香的校門,給幽靜樸質的小街,增添了一點兒文化氣息。1989年7月,托兒所順利開幕了。
托兒所在華人宗親協會的教育組下成立一管理委員會,在政策上督導托兒所,蔣中元兼任召集人,而一切事務性的事情,則完全交由有專業訓練的托兒所所長管理。托兒所規模不大,十分精致。共有44個兒童名額,分為三組:幼兒組8人,招收六個月以上到兩歲的兒童;小班12人,收兩歲以上到三歲的兒童;大班24人,收三歲以上到五歲的兒童。老師都是經過幼兒教育的專業訓練,具大專以上程度。職員與學生的比例,約為一比四。在校的學生,有全天托者,可以從上午七時到下午五時半;也可以托半日或數小時,非常有彈性。在收費方麵,因托兒所為一非營利機構,所收的費用均用之於兒童。
幼兒教育,寓遊戲於教導之中,重點分為合群訓練、體操與唱遊以及語言和智力教育。每周都訂有不同項目,以啟發兒童多方麵的興趣。老師們除華人外,也有印度人、越南人等。學生人口的分布也遍及多種民族。華童可以接觸到說華語的老師,其他母語的兒童,也有機會接觸到雙語教育的機會。
組織華文作協昆州分會
在澳洲華文作家協會總會的敦促與鼓勵下,1993年2月,蔣中元與布裏斯本一些愛好文藝的朋友,成立澳華作協昆州分會。剛開始時,會員人數還不到十人。其中,洪丕柱是知名的散文作家,王逸華愛寫人物專訪,阮霞精於遊記,孫靈之從事傳記文學,楊弘是昆士蘭華商周報編輯,呂武吉是一位哲學家、大學教授,趙培鈞是律師、詩人,李曉蒂專長英文譯著,蔣中元對絕律古詩較有偏好。他們都喜歡寫作及發表,有的輯成專書出版,也有散而不集者。眾人都自謙不是作家,當然,以中國文字來說,作而成家,自然不易。但英文裏的 writer 一詞,是指寫作的人,愛寫、能寫就成。這些誌同道合的人聚集一起,互相切磋,共同進步。蔣中元被選為首任會長,為此,他曾作詩自嘲一番:
真假作家共一堂,
儒林外史又一章。
作協本為同好設,
豈為沽釣作奔忙。
原則上,作協每月聚會一次。常常是周日下午,先到布裏斯本中國城帝國海鮮餐館便餐,然後到華人宗親協會會所座談。而每次總有一個專題。首先由會長帶頭主持討論過“留學生文學”,對《曼哈頓的女人》與《鴻》以及其他海外作家的作品提出討論。其後王欣講演“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及文學創作”專題,並佐以錄影播放顯示出劇作者反映社會上一般民眾那種無可奈何以及諷剌的心態。接著,趙培釣的“中國新詩的評介”,引導著與會會友們欣賞了不少名詩人的傑作。朱立教授也講述“香港的大眾傳播文學”。他說,香港的方塊專欄乃世界之最。周善定則主講“中國大陸新時期文藝創作的取向”,勾畫出了中國大陸文革後文壇上的幾種主流。洪丕柱談論的“風水與文學及文人”,也非常叫座。孫靈之“傳記文學和她寫自傳的經過”的專題報告,則引起生動熱烈的反應。
當時華人社區傳媒的興起,也為這些作家們提供了寫作和發表的園地。先有楊弘提出《昆士蘭華商周報》歡迎投稿,趙培釣的《展望月刊》則有酬約稿,而曹菡艾的《布市華人社區報》也歡迎會友們的散文、遊記等。這些都對華文作協的發展和壯大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因此,澳華作協昆州分會的活動,很得文友們的肯定,會員增至三十人之多。而在蔣中元的倡議下,作協會長兩年一任。洪丕柱以高票當選第二屆昆州分會會長,昆州分會進入一個新的紀元。
主編《澳華月刊》
1994年元月份起,由蔣中元主導,澳華作協昆州分會接辦了《發展月刊》,也在昆州政府注冊登記,改名為《Chinese Community Monthly》,不但可以出版月刊,也能出版中文書籍及從事中文服務,如翻譯、教學之類。後應會友及總會建議,當年三月份更名為《澳華月刊》。月刊從三十二頁,增加篇幅到四十四頁,而且從單色變成套色,大紅刊名,粉紅為底,清新淡雅。套色可以每期更換。從刊物內容上,可以看出會友們的努力有成。周善定執行編輯,運籌帷幄;王逸華和孫靈之則奔走廣告,不辭勞苦;朱立與曲和怡、黃苗子和鬱風、心水和婉冰,都是最佳的稿源;而梁綺雲的散文,阮霞的小說和遊記,盧院芬的新馬通訊及文學報導,袁美蘭的台灣要聞等,都充實了澳華的篇幅。蔣中元卸任會長以後,和他的賢內助康嫻,全力主編《澳華月刊》。周善定參加《昆士蘭華商周報》工作以後,執行編輯及排板工作改由洪丕柱和張迪珊伉儷擔任。1997年初,洪夫人不幸逝世,支撐了三年多的《澳華月刊》因人手不足,不能按月發行。之後勉強又出刊一期,到1997年6月,終於停刊。同年四月,呂武吉博士接掌第三任會長,蔣先生應召擔任作協分會秘書,於1998-1999年度,協助執行編輯工作,出版《中國文化專刊》三期,使作協會友仍有筆耕的園地。
記得蔣中元在賀作協二周年時,寫過一首小詩,可以作為他在傳播中華文化和文化推廣方麵的寫照:
假作家成真作家,
弄假成真謝澳華。
儒林史冊多圈點,
筆耕妙語總成花。
創立益壯之友會
有鑒於華人社區中上了年紀的人日益增多,特別是那些依親生活的新移民,初到一地,人生地不熟,又有語言隔閡,如何為這一群體舉辦活動,增強他們與社區的交往與溝通,適應新環境的生活,便成為華人社區予以關注的一個問題。蔣中元開始考慮如何在這方麵進行工作。他具有開創的性格,說幹就幹,身體力行,於1997年與其他人士一起,組織益壯之友會俱樂部(Young in Heart Club),在昆士蘭中國人協會之下開展各項活動。
益壯之友會成立時,最初隻有六對夫婦,大部份來自中國大陸,兩對來自台灣,年齡都在65歲以上。開始時,這些老人常在中國城一家餐館聚會,每兩周一次。由於參與人如唐逸雲醫師、冒懷庚先生等熱心會務,組織各項娛樂節目,又有童本欽先生的氣功教練,尤炳添先生歌唱指導,譚太太的舞蹈訓練,及石世鑫的太極拳健身運動等,活動日益多樣化,吸引參與的人士逐漸增多,會務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目前,會友已擴充到一百多人。兩周一次的活動,都是會友們翹首以待的日子。
蔣中元也是澳洲共和運動的推動者。他在華文報刊上發表過許多文章,宣傳共和政體對澳洲成為真正獨立國家的重要性。他也親自走上街頭,散發傳單,推動社會人士對共和運動的了解,同時,組織華人社區支援共和運動。除了辦理華文學校外,蔣先生還在自己家中,替朋友或鄰居的孩子們免費補習數學、理化及英文。作家們出版書籍,總是大力推介,並自購若幹冊,贈送友人或圖書室。老同學或親友,生活如欠理想,也常常匯款致意。對於各項社團活動也都大力支援,積極參加,盡其所能,踴躍捐輸。這次由昆士蘭中國人協會組織的聯合國國際老人年傑出華人傳記項目的撰寫與策劃,他也是熱心推動和執行人。
上述種種,再再表明,蔣中元先生是熱心公益、老當益壯的楷模,同時也是華人社團傑出的領袖人物。他雖然參與或協助建立起一個又一個的社團,卻適時交給新人,使之發揚光大,真可謂之為“退而不休”、誌在千裏的伏櫪老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