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說我啃骨頭刁得出奇。
廣東人經常用骨頭煲湯,隻是不吃熬湯料。 老爸喜歡吃骨頭沾醬油;我專吃骨頭上除瘦肉以外的任何軟體:筋,肥肉,和骨髓。 這些東西吃來柔軟,美容養顏;拆骨吸髓,其樂無窮。
前些天在網上漫遊,見到東北醬骨架,不禁勾起了饞癮,於是照著醬牛肉的方法燒煮。 成品肉而不柴,入口柔軟,香味濃鬱,比煲過湯的骨頭還好吃。
材料:
- 豬骨架 3磅
- 大醬 2湯匙
- 黃豆醬 2湯匙
- 幹黃醬 2湯匙
- 袋裝鹵水料 1包
- 薑 1塊
- 蔥 幾根
- 蒜 幾瓣
- 油
- 醬油
- 料酒
- 老抽
- 鹽
- 冰糖
- 水
準備工作:
- 豬骨架切塊,入水大火燒開。 倒掉水,洗淨汙跡,用紙抹幹。
- 把大醬、黃豆醬、和幹黃醬開稀。
- 薑去皮,用刀拍扁。
- 蔥打結。
- 蒜用刀拍扁,撿出皮扔掉。
做法:
- 爐火開得稍大,燒熱油,放入豬骨煎出棕色,起鍋。
- 用餘油爆香薑,蒜,和混合醬。
- 放回豬骨,淋醬油、料酒、和老抽,翻炒均勻。
- 燜鍋放水和袋裝鹵包,大火燒滾。 稍微關小火,燜10分鍾,直到鹵香四溢。
- 放入豬骨。 燒大滾,撇去水麵汙跡和浮油。
- 加冰糖,小火燜半小時,熄火。
- 鍋放在爐上攤涼,最好過夜。
- 開大火燒開鹵汁,轉小火燜至可以自如地把豬骨肉扯下來,大約1小時。
- 用鹽調味。
如果喜歡濃味,可以打個芡:
- 用少量水把1湯匙澱粉調稀。
- 燒開1杯鹵汁,可以根據口味加調料。
- 倒入澱粉汁攪勻。
- 放入豬骨翻幾下,讓所有材料都沾滿汁液。 稍微收濃汁,起鍋。
心得:
- 經常看見別人鹵肉加冰糖,我覺得白糖味道更好。
- 豬骨浸在汁裏過夜,即方便入味,也利用餘溫加熱。
- 老媽說肉放在金屬容器內過夜容易生癌;我把攤凍豬骨和鹵汁轉移到玻璃碗裏過夜,第二天倒回鍋再接著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