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芬妮的溫馨客棧

烹飪,攝影,旅行,經典美食,品質生活
個人資料
恬芬妮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遊內蒙

(2005-01-24 19:33:33) 下一個

回家快一個禮拜, 晝夜顛倒的時差還在困擾著我, 朋友就已經排隊催著要看旅遊相片. 每次給別人講解相片, 思緒總是飛到鏡頭捕捉不到的塞外風光: 藍天, 白雲, 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象星星一樣點綴的蒙古包, 風吹草低見牛羊; 清晨趕著馬群的牧民, 女主人捧出奶茶, 男主人炫耀打來的獵皮; 萬馬奔騰的賽場, 跨著鷹步的摔跤男子; 盛裝的兒童, 聞歌起舞的人群, 悠揚的馬頭琴, 浪漫的敖包; … 胡鬆華的一曲<<讚歌>>陶醉了幾代人, 這次我有幸欣賞更多優美的旋律.

生來粗獷, 豪放, 真誠, 熱情, 好客, 蒙古人的迎賓儀式隆重熱烈. 主人獻上哈達和酒, 客人則要祭祀天地和祖先: 用無名指沾酒彈向天空, 再沾酒彈向地下, 第三次沾酒在腦門上劃一道, 最後把酒一飲而盡. 僅僅用大碗喝酒, 大口吃肉來形容遊牧民族的飲食是不夠的, 他們有豐富的奶製品, 象奶茶, 奶酪, 奶豆腐, 奶皮等等. 我到處看見蒙牛廣告, 希望他們能夠在世界上為中國奶製品闖下一個品牌.

格根塔拉草原有一個旅遊中心, 裏麵有一排排不同檔次的蒙古包. 我們首先被領進搭在勒勒車上的豪華蒙古包, 後來由於預定出了差錯, 我們被換到另一側的豪華蒙古高包. 雖然新家沒有勒勒車, 我還是被那寬大的, 麵向草原的玻璃窗吸引. 夜晚, 門簾上一串串的珠子被風吹得啪啪響, 不遠處昆蟲的叫聲此起彼伏. 很早就聽說如果趕上季節, 可以在草原上見到太陽和月亮同輝的壯景. 我雄心勃勃地計劃明天一大早起床看日出, 可惜第二天直到日上高杆才爬起來.

旅遊中心有兩個食堂供應餐飲, 每張餐桌的菜單是固定的, 沒有選擇. 進餐的時候有歌舞助興. 到達草原的第一個中午, 我吃到生平最美味的羊肉--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整隻羊腿一起端上來, 旁邊帶著一碟用醬油, 醋, 和蔥做的調汁. 為了衛生, 我們用餐刀順著紋路把羊肉切成塊. 我率先搶了一塊骨頭. 一口咬下去, 隻覺得鮮嫩, 軟滑, 沒有絲毫膻味. 雖然嘴巴上有一層油, 卻不覺得油膩. 我們那天晚上又吃了手抓羊肉, 這次羊肉卻沒有中午的好, 羊太老, 骨頭上的肉咬不下來. 後來我們在蘭州再一次吃了手抓羊肉, 店家把羊肉切好了端上來, 外帶一碟椒鹽, 也別有一番風味.

西北各省都有手抓羊肉: 內蒙, 寧夏, 甘肅, 新疆, 西藏. 各地的做法略有不同. 導遊介紹說我們吃的手抓羊肉是9到14個月, 膘肥肉嫩的綿羯羊羔, 用白水煮熟, 沾作料吃. 最原始的吃法也許是用手扯下一塊塊的肉來吃. 我突然想起, 有人考證北美的印地安人和蒙古人有血源關係. 印地安人隨身帶刀, 出門做客的時候用刀割肉吃. 說不定蒙古人也有同樣的習俗, 隻可惜我沒有驗證我的想法.

我吃過的羊肉不多, 北京的涮羊肉, 吐魯番的烤全羊, 山東的蔥爆羊肉, 內蒙的手抓羊肉, 做法各不相同, 手抓羊肉最原汁原味, 令人難忘. 蘇東坡說”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做嶺南人!” 我想, 吃一次手抓羊肉就可以把我的心留在塞外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