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多倫多

西 風: 多倫多華人作家。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與神交通益莫大焉

(2013-02-23 15:34:59) 下一個

與神交通益莫大焉

 

西

 

現時代電子技術空前發達,自從手機連上了網絡,無論是在公交車上還是在其它公眾場所。年輕一代十有八九在悶頭拿手機打遊戲。即使家長在身邊,子女也無暇與長輩交談。陌生人之間的交流更是越發的稀少。這個世界雖然越來越現代化,但憂鬱症病人確乎呈增長的趨勢。人們麵對麵宣泄心中的鬱結已經很難得了。現代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成為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有一次,一位朋友甚至認為: 隻有麵對那些不能言語的產品的時候,他才能有一顆平靜的心,一旦麵對與人的溝通,他覺得簡直沒法安置自己。

 

我和那位朋友有同樣的問題,我也比較木訥言行。但我喜歡閱讀,我覺得有時候我們閱讀也是一種溝通,一種與寫作者的溝通、一種與被寫的曆史、被寫的人物的溝通。最近我讀了司馬遷的《史記》,頗有些溝通方麵的體會。曆史上,劉邦參加了項羽的反暴秦戰爭。劉邦草民出身,最終建立了比較長治久安的漢朝。中國人被稱為漢人,大概就是從這裏來的。《史記》裏說:劉邦帶兵先破鹹陽,秦宮有財寶、美女無數,劉邦欲留而據之,樊噲勸劉邦出舍,劉邦沒聽。張良說:“夫秦無道故而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紂為虐。”劉邦然之,即刻封府庫、安社民,駐軍霸上,以待項羽。我們知道,論天時、地利、人和,劉邦均不如項羽。但劉邦很容易與治國之才的張良、蕭何等人溝通。及時采納了他們的意見,正如俗語所說:“聽人勸,吃飽飯。”因為能屢次聽從比自己高明的人的建議,劉邦才在滾滾的亂世之中建立了功業。項羽則相反,自負而驕傲,在鴻門宴上大顯了一把婦人之仁,最終把霸王之業輸給了劉邦。劉邦取得的成功非一己的能力,而是凝聚了團隊的智慧。這要歸於他善於溝通的本領。

 

我說這段曆史和所舉之例隻是想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溝通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在家裏要與父母、妻子、子女溝通;在職場要與同事、領導和老板溝通;在教會要與弟兄姊妹溝通。我們交談學習、工作、靈命感受,都是有益的事情。閱讀《聖經》和禱告就是尋求與上帝的溝通。如果我們從不去讀經和禱告,怎麽能讓上帝的智慧加在我們的身上呢?《聖經》不是教科書,也不是生活和工作的操作規程,更不是哲學體係裏詭辯術。《聖經》是神對人啟示自己的道路、真理和生命。常讀經,參加敬拜不是為了增加知識,而是要與神有所交通。聆聽是溝通的基礎。如果從不聽福音,從不閱讀《聖經》,怎樣能從神那裏得來智慧呢?

 

當然,世界是個江湖,每個人都想從中撈上一把。有人撈上金條、有人撈上稻草。有人撈金條把命搭上,有人撈稻草也把命搭上。反正看不開的都拿生命做了賭注。大家殊途同歸。隻有《聖經》告訴我們:“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生命,又有什麽益處呢?”得救說起來容易,其實也不盡然。信仰的曆程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每個人的信仰生活中都會有高潮和低穀。基督徒的生活有時更是一種冒險的生活。美國神學教授菲利普·魏克利曾說:“在基督教的信仰成為確信和平安之前,信仰本身就是一門鬥爭和詢問。人們得懷疑和拒絕每一件事,以便堅定地相信基督,且在相信之後,人的信仰必須被一再地加以試驗和純化。”

 

最近一則新聞刊登:有一位台商在廣東投資創業30多年,年逾70,身患帕金森斯病,把企業交給家人經營,他堅持每周坐輪椅上教會敬拜。他說,與神交通能加添我戰勝病魔的信心。這樣的例證說明,基督徒的信仰是在不斷地試驗中,走向純熟。每當病患、災難發生在基督徒身上的時候,他們可以鬆手,但絕不會停止信仰。

 

 

 

寫於2012-09-15

本篇刊於89期《追求》雜誌

作者係多倫多華人作家,加中筆會會員。

 


多倫多移民服務項目

( 1 )英語法語課外輔導兼教鋼琴

多大教育係

Tian tian

416-356-9607

( 2 )地產經紀

阮勇陽

647-885-5866

yongehouse@yahoo.ca

( 3 )建國裝修

薑師傅

647-308-6421

( 4 )地產經紀

魏立新

416-918-8291

( 5 )營養免疫學谘詢

彭 老師

647-428-6617

416-520-261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