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多倫多

西 風: 多倫多華人作家。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於影視插曲

(2009-12-13 06:07:38) 下一個
關於影視插曲

西 風

影視劇裏添加主題歌曲,正如廚師往精煲湯裏加了味精,如果湯本身就很醇厚,味精能讓其更鮮美。如果湯很清淡,上等味精能補其不足。

當一部非常感人的影視劇結束時,觀眾往往仍沉浸在劇情的跌宕起伏之中,這時,補上一曲烘托氣氛的主題曲,能達到讓觀眾涕淚奔流的果效。比如,《魂斷藍橋》裏的“友誼地久天長”,在悠揚的音樂聲中,增添了悲壯淒美的愛情遺憾。由此看來,影視,這種這種綜合性的舞台藝術,,豈是沒有綜合素養的人所能擔當。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那是薈萃了所有精工細做的細節所編製的一套大餐。其中每一個藝術手法的運用都恰到好處。我們知道,音樂是一種聽覺上讓人享受的藝術形式。影視主題曲的配置就是帶給觀眾視覺感染力不能的味精。如果一部影視劇拍得很爛,但主題曲卻異常出色,觀眾往往記住了那首感人的影視插曲,而早就忘記了電影的主題。比如, 80 年代,中國影視界上演過幾部很一般的電影:《少林寺》、《歸心似箭》、《廬山戀》等,這些電影的主題音樂非常精致,不僅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街傳巷議,聲聲不息。 90 年代的一部台灣電影《風兒踢踏踩》也屬於片子爛但主題曲很好的一類。《 風兒踢踏踩》主題曲歡快和浪漫,該曲子與歌詞很有韻味,為電影增色不少。

當然,影片和音樂都很好的電影也比比皆是,如《白毛女》、《小花》、《霍元甲》、《上海灘》、《水滸傳》、《白娘子傳奇》等。大部分的電視連續劇都把主題曲配在劇情的開始,做得很好的是香港連續劇《上海灘》和《白娘子傳奇》,隨著歌曲和音樂的伴奏,穿插一些特技鏡頭,當曲目結束時,定格在劇集的開篇,這樣的手法,別具一格,這是香港電視連續劇的一大獨創。後來,大陸的連續劇也有學習和跟進。但遠沒能超越以上兩劇。 台灣流行音樂奇才古月為 《白娘子傳奇》配置的主題曲 “千年等一回”,旋律明快、韻律強烈、朗朗上口,千回百折的轉音,充滿了意境,唱他曲子的歌手要想不紅恐怕都難。

還有一些影視劇,在片中插上主題曲,讓觀眾有一陣短暫的聽覺享受。如《少林寺》、《風兒踢踏踩》就運用了此類技巧。

不過,大家該明白,雖是不足十分鍾的主題曲,在果效上能為影視劇增色不少,因此絕不可小看音樂在影視藝術上的作用。

買賣房屋請聯係:多倫多投資專家、金牌經紀 阮勇陽
647-885-5866

( 作者係多倫多華人作家協會會員; Jiagr_jack@hotmail.com )

2009-12-13 刊於現代日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