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多倫多

西 風: 多倫多華人作家。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談白毛女為何不能嫁黃世仁

(2009-10-25 06:34:21) 下一個

談白毛女為何不能嫁黃世仁

作者:西 風

最近,中國學者《文藝報》資深編輯、著名文藝評論家熊元義提到一種觀點——“白毛女應該嫁給黃世仁,頗引90後年輕人讚同。據《長江日報》報道,當熊元義在華中師範大學漢口分校和學生探討流行文化相關話題時,有青年女生小謝說:“如果黃世仁生活在現代,家庭環境優越,可能是個外表瀟灑、很風雅的人。加上有錢,為什麽不能嫁給他呢?即便是年紀大一點也不要緊。”這條新聞引來一片“嘩然”。

網絡上各抒己見,大部分人都覺得:今天的富人,有豪宅、名車。肯定還不是“惡霸地主”,現當代也不再有革命婚姻、革命愛情的概念,那麽“白毛女”,願意嫁給“黃世仁”但又何妨?

筆者以為,如上所述的黃世仁顯然已經不是《白毛女》劇作裏的黃世仁,現時代,由於對人權的高度提升,所謂婚姻、愛情,顯然是個人私務,公眾無權斥責和幹涉。青春美女願意嫁給官員、企業老板,年齡偏大的學者和有產者,隻要兩情愉悅,絲毫不失統體,也根本無需大嘩。最典型的翁、楊之戀甚至有羨慕者調侃說: “有人82歲還能,有人28歲已不行。”。既然此黃非彼黃,當然,但嫁何妨。

筆者的問題是,熊元義由此認為:我國教育存在嚴重問題,教育者沒有隨時代變化,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也沒有認真研究受教育者群體的變化。今天的教育者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代背景和觀點,來教育已經變化的學生。這樣的教育,連教育者本身都需要徹底教育,更談何因材施教?

筆者不甚讚同熊教授的觀點。《白毛女》劇作乃是延安時期作家賀敬之的作品,因為其內容相當程度的反眏了國民黨統治時期,中國農村的封建——資本主義社會形態對人性的壓迫。白毛女和黃世仁根本處於不對等的人權狀態,黃世仁家庭對白毛女所施行的是非人性的欺壓和性強奸,在這樣的一種情勢下,白毛女怎麽可能產生對黃世仁的愛情呢?黃世仁所代表那個時代的有產階層,頗有強取豪奪的惡霸作風,要讓當初的白毛女給黃世仁拋媚眼,豈不褻瀆人性。熊教授拿白毛女談21世紀的文化和教育相關話題,提出白毛女應該嫁給黃世仁,簡直是胡言亂語,這是一種既無曆史知識又無文學欣賞水準的禦用文人所表達的淺薄。

筆者以為:《白毛女》劇作雖然是一部為政治服務的文藝作品,但其所創作的精湛藝術還是值得首肯。該劇比之於現當代一些浮躁無深度的文化作品要優秀很多,這就是今天人們還對黃世仁和白毛女記憶猶新的原因所在。

白毛女作品不僅有文學性,而且有曆史的真實性,為什麽作為教材就過時了,熊教授劃時代進步性的超越觀點令筆者不快。我們知道,張愛玲描寫了一個為鑽戒而肯出賣同事的《色戒》現今都有追捧者拍為電影,那麽《白毛女》怎麽就過時了呢?白毛女在教育意義上遠遠高於《色戒》,難道不是麽?

2009-10-25刊於現代日報

作者:多倫多華人作家協會會員,(Jiagr_jack@hotmail.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