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多倫多

西 風: 多倫多華人作家。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於資本主義

(2009-09-12 17:20:36) 下一個
關於資本主義

作者:西 風

我們知道,資本主義是市場經濟,反過來說,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也應該是一個成立的命題。雖然走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中國並不這樣認為。不過現實世界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不斷加強政府對自由經濟的幹涉;社會主義國家不斷放棄所擁有的資源配置權,在中國,因為政府逐步放棄了強有力的經濟操控權,自由經濟的因子迅速膨脹,中國經濟走了將近30年的繁榮期。但也帶來了一些諸如貧富分化過大的社會問題。在美國,美聯儲實行金融市場準官方化,市場失卻了優勝劣汰的競爭機製,這造就了華爾街的腐敗和大貪,美國經濟繁榮泡沫下的通貨膨脹最終引發了金融海嘯。

 

經濟危機後,美國政壇出現了明星表演式的選舉辯論,大家無非重複說著——救助,擴張政府,增加消費,寅吃卯糧的許諾。看來,世界上沒有一副包治百病的 “主義”能解決經濟問題。

 

美國已然背離了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經濟原則。因為納稅者不一定明白政府的作為是否符合自由市場的遊戲規則。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的重大立案和產業規則,都是特殊利益集團遊說國會才立案的。根據文學城起時博客裏“美國的自由市場和資本主義”一文的說法,奧巴馬上台後的刺激經濟法案,減排法案, (Cap and Trade),金融救助方案 (TARP) ,長達上千頁,但沒有一個國會議員認真讀過就匆匆投票了。國會作為立法機構,以這樣的程序立法,怎能保證經濟的正常運行呢? 文章總結說:市場幹預既不是社會主義的專利,也不是資本主義的專利,它是任何政府都想得到的權利。

 

美國政府盲目刺激經濟導致了金融海嘯,美國現在背上了十幾兆億的國債和百萬億的金融衍生品,這讓美國人民逐漸對政府的經濟和金融政策發生懷疑和失去信心。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英明的政府應該讓市場自己調整產業結構,政府本身應該減少支出和降低預算赤字。套用一句娛樂圈裏的行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如果讓自由經濟體製自發的創造繁榮,這才是本真意義上的資本主義。

 

刊於現代日報2009-09-1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