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多倫多

西 風: 多倫多華人作家。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 西風專欄 】 關於名著改編所引發的意外

(2009-06-21 10:04:35) 下一個
關於名著改編所引發的意外

作者: 西風

新時代媒體所借重的主餐——電視劇,培養出了一批穩定觀眾群體。隨著跨年代曆史在熒屏上的再現,人們能具象性地感覺遙遠文化氛圍,也許因為如此,最近幾年出了許多曆史題材的連續劇。這本該值得慶幸,但為了迎合市場,一些重頭題材的影視采用八卦和戲說的方式,造成了比預期難堪的負麵效應。

現在文娛界在探索中發現另一個熱點,因為當今青年一代對中國名著閱讀有所缺失,因此一批導演開始翻版和再改編名著。今年張恨水和巴金的作品以及老舍的《四世同堂》都先後要和觀眾見麵。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改編的《四世同堂》在央視一套播出引來了頗多爭議。有評論家說,現在拍攝的大題材連續劇,普遍注水現象嚴重,不太好看。受此影響,央視在收視率受損。央視影視部主任汪國輝說,央視今後將不再購買、播出 30 集以上篇幅電視劇和已經播出過的電視劇續集,並且對經典改編翻拍劇目也會慎重對待。

我們知道,八十年代所拍的電視劇《四世同堂》忠實原著,韻味到了頂峰,因此火爆了全國,,現在新版的《四世同堂》導演改變思路,舍棄“京味兒”,靠打造偶像,迎合大眾口味,但結果是批評聲一片。觀眾反應不樂觀。筆者以為這不是題材沉重的問題。乃是因為老舍的巨著《四世同堂》本是一部京味小說的大餐,編導改變思路,丟棄了京味兒,失了原著的語言魅力所致。

改編名著向來就毀譽參半,大有爭議,經典翻拍好比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跳舞。《四世同堂》改編不很成功,猶如“畫虎不成反類犬。”筆者以為除了“珠玉在前”很難超越的原因外,新時代的導演要攀上巨人的臂膀尚缺功力。名家名著再上熒屏是個雙刃劍,拍好了能吸引觀眾,引發大眾熱情,但沒有拍好,就好比是“沒有金剛鑽攬了瓷器活,”隻糟蹋了原著的影響力。

2009-06-2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