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多倫多

西 風: 多倫多華人作家。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西風專欄: 美國汽車業留下什麽教訓?

(2009-05-17 10:29:45) 下一個
美國汽車業留下什麽教訓?

作者:西風

最近一則新聞報道:“美國十大最信任汽車——豐田位居榜首。”該文引用福布斯公布的一張汽車品牌排行榜單說明日本車已然取代了美國車,成為了最讓美國人放心的汽車。

現在美國人最倒胃口的就是提起金融危機和底特律汽車廠。在美國人眼中底特律已經不再雄風猶存。為了救助車廠、挽救北美數百萬人的就業,美國政府投入將近 200 億救援資金,加拿大政府投入 40 億救援資金,目的是避免美汽車行業破產命運。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美國汽車業走到今天,政府的輸血也難讓其雄風再展,這的確是一種悲哀。這裏邊肯定有很多原因。有批評家說:這是美國汽車研發部門缺乏改進意識使然。還有說,美國汽車質量太差。更有經濟學專家謝國忠認為:美汽車業的根本問題在於產能過剩,供求不平衡。

筆者以為,以上種種理由都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還是美國人的消費意識徹底被競爭對手——日本汽車行業擊潰。比如以上福布斯發布的銷售排行榜單,在公布銷售數據的同時,文章 這樣說:在困難時期,人們更容易接受那些值得信任的品牌,大家對質量和安全的要求提高了。一些品牌的表現讓人感到不太滿意。提起豐田,人們就會想到“品質可靠”。提起通用,人們的反應則是“啊”?

顯然這樣的文字潛含很深的品牌摧毀藥力。意識形態是一種人文概念,重複 1 千便的話語在聽著耳朵裏就變成真理。美國汽車產品就是在這樣無數次的輿論戰中被日本汽車擠出了中心舞台。美國汽車製造業不注重商業宣傳戰,在北美市場,大眾遭日本汽車銷售商的洗腦。甚至美汽車業的工作人員很多人都不買自己企業的產品。太陽報記者曾經在加拿大奧石瓦汽車廠外統計工作人員所開的汽車種類。結果顯示,駕駛本廠品牌的員工數量比率極低。而乘坐或者擁有日本和德國品牌的比例極高。按照在這樣的消費統計,我們不難預測美國汽車銷售業績是根本沒有什麽指望。

美國汽車製造商縱然擁有強大的生產能力,如果不被消費群體的意識形態所認同。那麽生產能力也就僅僅代表自己是一個欠賬大戶而已。所以,要說美國汽車業今天的窘境留下什麽了教訓?筆者以為,產品宣傳的重要性和消費自愛意識遠遠比救援資金重要。

刊於現代日報: 2009-05-1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