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多倫多

西 風: 多倫多華人作家。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18 歲的青春不應該這樣來揮霍

(2008-09-02 04:49:03) 下一個

(本人開博客以來,http://www.anpopo.com/?1283一直將讀者視為自己的判客,因此很願意聆聽各位的指教 ,歡迎諸位常來寒舍轉展流連,並給出你的意見。拋磚不可怕,怕的是:拿著磚頭從不落下。西風也十分歡迎大家給我發 e-mail, jiagr_jack@hotmail.com讓我的博客成為你訴說的空間。)

18 歲的青春不應該這樣來揮霍

觀最近網絡上一篇“ 90 後少女網上自曝聚眾吸毒照片”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808/news-gb2312-688960.html

下麵我摘檢部分內容讓大家知道這是怎麽一回事。

一位剛剛滿 18 歲的女孩,網名“心丟了”出生於 1990 年 5 月,年齡 18 歲。在自己的 QQ 空間裏展示了一些糜爛生活照片——吸毒、文身。點擊進入她的空間後可以聽到一陣陣在迪廳中 DJ 打碟的強勁音樂,還伴有男性模仿女性的呻吟和喘息聲。空間首頁上置頂的一個說明是“包房開好,吸紙擺好,冰壺備齊。火在烤,冰在跑,咕嚕咕嚕好不好 ? ”

她這樣介紹自己:畢業院校——看守所;電子郵件——騷出檔次,賤出創意;個人主頁——泡到我,你無敵了 ! 簽名檔——頹廢,孤單的美麗,令人心碎,卻如妖精,蜇人性命。選擇了黑夜,選擇了寂寞,選擇了頹廢,注定一個人的世界,我選擇了墮落;愛好特長一欄,她擅長的樂器是槍,喜歡的電影類型是“黑社會暴力”型。

照片裏,茶幾上的托盤裏放著幾支吸管,旁邊扔著十幾包白色粉末狀物品,和一遝遝的百元人民幣。

網名“心丟了”的少女 2008 年 8 月 14 日的日記寫到:“從來沒有試過一個人抽煙抽到暈,喝酒喝到吐,但昨天我真的喝多了,不是有意的,隻是想借酒精來麻醉一些事情。可是我錯了,這樣反倒讓我更痛,一個人蜷縮在床上哭泣,沒有你的消息,好像又回到了那段日子。讓我又特別害怕,我的世界隻剩下漫長的等待。不知道這種等待、這種擔心、這種害怕還要延長到多久,我隻是知道我快要崩潰了,快要承受不住了 ! ”

下麵我來談談對於這樣事件的認識。

常言說:“人生最大的資本就是青春”,青春於每個人隻有一次,當無數人因為曾經的荒廢而想重新再走一遍時,已經沒有可能了,因此我們沒有權利選擇頹廢。桑蠶孜孜不倦的吐絲,是為了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礦石百煉是為了鑄成鋼鐵, 18 歲的青春是美好的,即使是缺乏社會的關愛 , 親屬和學校的教育, 18 歲也已經算走入成人的台階了,其思想和個人意誌也已經初步成型,從生理上和心裏上來講應該是有能力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了,因此自甘墮落是不能原諒的。我們從吸毒少女的日記裏看到:因為上了“吸毒”的賊船,所以一個 18 歲年齡應該有的精神完全被摧毀。花季年齡的那個少女,她在墮落的深淵裏,隻有痛苦、掙紮和厭世。這就是毒品帶給青少年的罪惡。毒品這種僅僅可以作為藥物添加劑的東西是不能讓它泛濫的。當社會不能有效杜絕毒品在社會上流通時,那是社會在墮落,當一個人不能抵製毒品的引誘而染上了吸毒的惡習,那是自甘沉淪。

選擇怎樣一個人生的態度,也就是說要建立一個什麽樣的人生觀,教化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這代人就是在這種教化下成長起來的。很多人看不起人成長過程的教化作用,認為這種務虛的理論是多餘的,其實不是這樣的。當年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本高兒基著《我的童年》都深刻的影響著我們這代人在艱難環境中的拚搏奮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一段名言是這麽說的: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隻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 —— 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

現在的年代沒有那麽艱難的生存條件了,於是“太平盛世,尋歡作樂”成為社會時尚和追求,這種無為的生活態度,一定有他的負麵效應。

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生命之旅,都不會一帆風順。當你低潮的時候,不必怨天尤人,自艾自憐,首先應該讓自己站起來,直著身子走路,去看看水滴是如何匯成河流的,聞一聞梅花在苦寒中散發的香味。你會發現,生命之美在於自強不息的曆練過程。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保爾 . 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在自己所處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在生活的巨大壓力中戰勝自己,把自己的追求和社會的進步聯係在一起,為此去創造奇跡,在困難中成長。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隻有這樣它才能堅硬。一個人經過艱苦的考驗被鍛煉出來後,就學會了在生活麵前不頹廢。”

生命是個美麗的過程,他不是由金錢等物質所堆積而成構成的。他是對自己精神的滿 足、思想的 升華而做的有意義的活動。

讓我在行文的結束再強調一下:對於“心丟了”的少女頹廢的生命挽救,不僅僅在於把她送到戒毒所就完成了任務。人文和人生觀的教育是不能缺失的一個環節。這是現在中國社會正在逐步丟失的東西。

( 2008 年 8 月 29 日)
更多文章查看: http://www.anpopo.com/?128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