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多倫多

西 風: 多倫多華人作家。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由韓寒和作協的口角所想到的……

(2008-09-29 16:06:10) 下一個

由韓寒和作協的口角所想到的……

作者: 西風

文學城“兩隻黃鸝四條腿”的博客裏一篇文章“打死韓寒和解散作協的文化革命” 詳看: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9&postID=33705

我就揀重要的片斷先把問題和矛盾拋出來。

1 韓寒說“假如我是作協主席, 下一秒鍾我就把作協解散了。”
2 作協主席覺得韓寒用得這個句型比較好玩,因此借它造了一句,假如我是韓寒他爹,下一秒鍾就掐死他。同時也給大家做了一翻指點, 這是一個虛擬語句,很好玩, 別當真,當真就不文而俗氣了。

博主有一段文字解說: “作協主席認為韓寒這樣的生存狀態完全是浪費才華,毫無出路,大概隻有作家而後仕達,仕達然後作文才是唯一光明大道,所謂“文”之大者, 為國為民。 作文是為了國家人民生計, 為官是為了國家人民生計,即使鬥嘴也是為了國家人民生計。 做一個作家協會的主席,就是衡量為國為民做貢獻的高度, 然後又為了這個忙碌,作縣長,市長,主編,黨委書記, 顧問,專家。。。把國家大事的方方麵麵都關懷照顧到了。”

3 韓寒說:“您哪,還是忙你的寫作吧,那些事沒您照樣有人做,說不定沒有了您別人幹得更好,不要占著茅坑不拉屎。”

4 作協主席說了,不占茅坑怎麽為國為民?你再胡說我替你爹打死你!

以上是我借拋“兩隻黃鸝四條腿”博主拋出了事件,下麵我說說我所想到的,沒有係統,胡亂侃侃。一點自己的想法。

我個人在文學領域是個還沒有受孕而生的無名堂之流,其實在這裏沒有我說話的份,但多少也看過象餘華,老舍,錢鍾書,林語堂,魯迅,等名家作品,頗有些心得。曾經又看了韓寒寫的一篇:“巴金文采很一般”為標題的采訪一類文字。覺得韓寒的文字功力當然也不可鬥量,之所以能毫無顧忌的品論作協和巴金,他有他侍才狂傲的原因。作協運作有自己的弊病,比如憑借一些文字一舉成名後,參加了更多的社會事務,沒有集中精力再出好的作品,但把持住在文壇的地位毫不放鬆。而且一定要想辦法保證這個機構的權威性,塑造一些大師形象作為鎮山的法寶,更要建立一種不能“欺師滅祖”的觀念。這樣以來,文學新秀很難得到承認,這固然讓初生的新秀很惱火,因為沒有進入作協的圈子,文人的生存很艱難,(現在的韓寒是例外,他現在已經得到了大量讀者和出版商的認可,情況另當別論。)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國外,華人吃文字這飯碗尤其艱難,僧多粥少,很多機構對於草根文群是不怎麽認可的,在加拿大我就聽到文化前輩告誡說:想幹這一行的人大都有些病。我聽了感覺說到了要害。仔細想想,情況的確如此,怪才作家王小波文集裏也有過這樣的話語: “當你想當畫家時,就應該懷疑自己是色盲,想當音樂家時,就懷疑自己是聾子;想當思想家,就懷疑自己是個大傻瓜。如果沒有那樣的毛病,你就不會想當那種人。”生存現狀的艱難仍然不能阻擋這麽一群奮勇向前的“精神病”。這個情況很象三國演義裏邊描繪的:明知當武將是拿著腦袋賭博,但還是一個個奮勇殺敵,爭先立功。大概剿滅對手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快感吧。文人武將莫不如此,。因此才有了“文人相輕”這句俗語。可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正因為比武能分出勝負,無論有沒有觀眾和裁判,所以做武將的從不互相貶低和輕視,如果不服就披掛鎧甲,生死相見。武將可以這樣,文士卻不能,清朝以前舉行科舉考試,這是考核文人的一個最權威的程序,但你不能說:獲得科舉及第的狀元就一定比名落孫山的秀才更出色。要論當時及第的那個時刻,當然榜上提名的也決不是庸才,但以後大多數也難出好文章了。因為他們以後要走的路是被派去當官吏。當了官員自然要為俸祿做事,慢慢的也就江郎才盡了。這些是造成他們在文壇上消失的主要原因。韓寒說,你忙你的寫作吧,別占著茅坑不拉屎。他是在寫作這個方向上勸作協會員。

作協是文學的官方機構,他們想建立一種一牢永益的權威性,自然容不得這個後生的:“欺師滅祖”。

要我說:韓寒也應該尊重一下作協和文壇前輩,用不著太激進,因為能進作協的這些人,相信也不是拿錢捐來的名頭,想當初也是憑著真才實學拚進文學領域的,你說他不死抱著這個來之不易的桂冠,他後半生吃什麽?你韓寒縱然現在風光無限,才思敏捷,但創作這個領域是吃青春飯的,當青春已逝,誰還給你發餉,所以不能太鋒芒匕露。在戲曲裏的古訓:不能“欺師滅祖”也有他的道理。作品能千古的人無須說當然是少數中的少數。像錢鍾書、羅貫中、曹雪芹,老舍等都是極其傑出的文學大師。像巴金、冰心、矛盾等人的作品以後看的人少了,自然就不能千古,你也不必太苛刻攻擊他們,在文學領域裏“文無第一”麽。但有價值的藝術作品一定不是靠官方扶持和圈子保護能千古的,這個你應當有信心,好像現在網上的一篇文章點擊率高,不能說明這個東東就是個好東西,點擊率和閱讀率還有一點差別,點擊率和閱讀率高也不能說是好東西。點擊率、閱讀率和真正的好評率是正比關係,但不成正比例。

前一段時間多倫多一些報紙和雜誌嚐試搞文學大賽,但最後也都不了了之,因為文學大賽就能吸引來好的稿子麽?文學大賽的評比就一定權威麽?我想這些都是業界的應景之為,籌辦者的居心怎樣都很難推測,怎麽能指望找到好的作者和作品呢?

文學是一門文字和思想的藝術,因為是藝術,它自然有他的魅力和價值。唯願這個領域的伯樂能不昧良心就是這個這個領域的幸事了。

(寫於 2008 年 9 月 27 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