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闌珊

觀身不潔,觀心無常,觀受是苦,觀法無我。
正文

王溯與李敖:缺失文化敬畏的文化流氓

(2007-03-28 03:48:45) 下一個



        京城文化闊少王溯經年間引領文藝圈自由主義時尚,開當代市井文學先河,操著市儈頹廢的京腔招搖過市,並迅速影視化,市場化,在京城流氓先鋒文藝圈人氣指數攀升,率先與商業接軌。一時間王式匪腔糙語在文藝作品和市井中成為泛濫的經典,王溯也憑此在流通領域裏當場兌換成現鈔。

        數年前,在與美女徐靜蕾贈完“蒙汗藥”之後,高調退出文壇,引來一幫世俗粉絲的唏噓,以為王爺真是市井大隱,深諳“功成名就身退”的天道。近日,在《南方周末》大篇幅的喧鬧聲中,王溯又隆重複出。複出的儀式裏,王爺並無多年玄修的痕跡,也無對世態紛爭名利情欲的淡定,依舊是滿嘴“誰和誰有一腿”,“誰是大師誰是傻冒”和夾帶著四個“逼”二個“操性”的市井汙穢。

        作為文化的紅色沙漠和黃色沙漠過渡帶的怪胎,文化無知與缺失文化敬畏是王溯顯赫的胎記。反諷和叛逆一切傳統和經典,衝突禁錮不惜摧毀孕育自己的母體子宮,炫耀不和傳統粘精帶血的殘缺身份,一副真正的“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文化流氓的市井操性。身處部隊大院出身,當代文藝圈“腕”和“爺”的始作傭者王溯和九零年代出道的美女徐靜蕾網上點擊率高居榜首,韓寒知名度直追魯迅的年代,文化簡陋成了荷爾蒙的文字騷動。

        台灣的文化生態裏也有一胞現世怪胎,即自稱也喜歡人稱大師的李敖。早年李敖被人誤讀為風流倜儻、獨立特行的叛逆才子,近年隨著傳媒對其言行的放大,加上本人文化更年期後難以自製的情欲痙攣,以及前任明星妻子胡夢茵對其作派的披露,李敖的實相慢慢浮出水麵。

        李敖的實相之一,自詡。麵對媒體“最崇拜的偉人”提問,答:當我照鏡子時他就出現。實相之二,頻繁在鏡頭前炫耀自己勾引女人的功夫。類似的語錄有:男人搞政治不算成功,搞女人成功才算成功。回答鳳凰衛視當家花旦陳魯豫清談節目裏“談過的最小女朋友有多小”的問話,大師不無得意地說:我七十歲時,她十八。實相之三,攻訐。無論二十五史裏的人物,還是現代的魯迅、巴金,當代的季羨林、餘秋雨,甚至明星前妻的閨房隱私,信手拈來,充當惡語標的。

        時代浮躁隻為文化淺薄,文化浮躁隻為文化人淺薄。王溯滿嘴“操”“丫”地在人文深厚的京城裏玩文藝居然玩成了爺,飽讀史書的李敖揚短避長,偏與周傑倫在少女粉絲麵前 PK 性感。文化人爭相在文化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比排名的語境裏,大師多半是文化墮落時代的文化人妖,文壇多半是文化人妖出賣色相的脫衣舞廳。

        一衣帶水的兩代文化流氓,秉持揶喻、反諷崇高的流氓美學,在兩種意識形態下客串著高尚和萎瑣的雙重角色。文化斷裂層的嬰兒王溯,失禁地嘲弄著一切正統,也不自知嘲弄著自己。讀史的李敖鞭屍史書中的死人和史書外的活人,也不自知抽著自己的嘴巴。讀書人隻求知而不求智,求術而不求道,不心行真理和崇高,心中無神,怎能使作品有神,人格有神?最後隻能是缺失文化敬畏的文化流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梁山泊 回複 悄悄話 "時代浮躁隻為文化淺薄,文化浮躁隻為文化人淺薄。"

又是一槍中的的好文! 但李大師至少有一點好處: 勇. 觀海內文人, 或充耳不聞, 名則保身; 或威武能屈, 出賣良心.

妓女出賣肉體, 文人出賣靈魂. 中國, 太需要文化界的勇士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