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21的博客

從事理工研究,卻頗好曆史,總覺得一個人曆史了解越多,理解今天的能力才越強。
正文

美國五星上將談美國對中國出兵的誤判 (圖) (圖)

(2007-06-19 14:59:19) 下一個



《布萊德雷將軍戰爭回憶錄》封麵

美軍參聯會主席布萊德雷的回憶美國對中國出兵的誤判

  美國五星上將布萊德雷,二戰時率部遠征北非和歐洲,戰功卓著。戰後任美軍第一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積極參與策劃侵朝戰爭和對新中國的軍事封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他詳細記述了朝鮮戰爭的過程,披露了美國是如何誤判中國的反應,決策發動侵略朝鮮戰爭的。

  不想冒險在朝鮮與紅色中國作戰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在1950年複天討論朝鮮問題時,把目光盯在莫斯科身上。我們相信斯大林一直在訓練和武裝北朝鮮軍隊。很難令我們相信,沒有克裏姆林宮的積極支持和鼓動,北朝鮮會進攻南朝鮮。有一個可能就是,這是一個戰術或戰略上的牽製———戰術上掩護中國共產黨進攻台灣,戰略上掩護蘇聯入侵西歐。雖然我們不相信蘇聯準備發動世界大戰,但是,世界大戰完全有可能在偶發因素或者事先已經策劃好的情況下爆發。

  我們在軍事上最擔心的是可能失去歐洲。這種憂慮在我們的各種作戰計劃中體現得很清楚,至“非橄欖球”作戰計劃達到頂點。如果蘇聯占領了西歐,這個地區巨大的技術和工業潛能就完全可能被蘇聯利用,並最終會用來對抗我們。

  參謀長聯席會議盡力支持總統改變對朝鮮政策,抽調美國、波多黎各、巴拿馬、夏威夷和衝繩的所有部隊支持麥克阿瑟打敗北朝鮮,同時,我們仍然認為最大的潛在危險來自於蘇聯入侵歐洲。因此,我們基本的觀點是盡可能迅速結束朝鮮戰爭,把部分陸軍師調回美國本土,作為機動力量;並把部分部隊部署在歐洲,作為北約部隊的骨幹力量。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想把在朝鮮的戰爭“擴大”成為與共產黨中國和蘇聯部隊的戰爭,尤其要避免冒險把朝鮮戰爭擴大成與中國的戰爭。“坦率地說,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這種戰略會使我們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敵人進行一場錯誤的戰爭。”

  7月17日,杜魯門詢問參謀長聯席會議有關結束朝鮮戰爭的問題,國務院在這個問題上分歧很大。兩個最有名的蘇聯問題專家,喬治.凱南和查爾斯.波倫提出應盡可能克製。他們反對越過三八線。這些人由保爾.尼茲領導,他們在7月23日提出了一份關鍵性報告,建議美國“盡一切可能,把地麵軍事行動限製在三八線以南地區”。理由是“克裏姆林宮根本不可能接受一個它支配和控製不了的北朝鮮政府”。當我們的部隊接近三八線的時候,這份報告認為,“與中國共產黨或者蘇聯部隊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回過頭來反思,這份報告的判斷非常準確。因為艾奇遜與他的首席遠東問題顧問臘斯克和艾利遜在是否越過三八線問題上采用的都是鷹派的立場。艾奇遜認為:“不可能指望部隊行進到測量員測量的一條線上就停止……作為一條邊界線,在政治上不具有合法性。”

  軍方在有關朝鮮軍事行動上的意見是一致的,而且從來沒有改變過。當陸軍參謀長柯林斯和空軍參謀長範登堡7月中旬拜訪麥克阿瑟時,麥克阿瑟說:“我打算消滅,而不僅僅是打退北朝鮮軍隊……為此,我可能得占領整個朝鮮。”為了排除北朝鮮再次入侵南朝鮮的可能性,我們讚同這一點——北朝鮮軍隊應該被徹底消滅。

  國家安全委員會在這些重要問題上的意見報告醞釀得較慢,直到9月1日才正式公布第8l號報告。我認為這份報告的內容非常令人費解,一方麵,它讚同凱南、波倫、尼茨的鴿派觀點,認為越過三八線肯定會挑起蘇聯或者中國共產黨的反應——而且有可能是幹預;另一方麵,它又建議,如果沒有跡象顯示蘇聯或中國共產黨會幹預,“為了消滅北朝鮮軍隊,應該授權麥克阿瑟在三八線以北實施軍事行動,包括兩棲和空降以及地麵行動。”

  授權麥克阿瑟在三八線以北實施軍事行動

  喬.柯林斯對國家安全委員會第81號報告非常不滿。因為在他看來,這份報告似乎在軍事上支持“在三八線上保持穩定”,並在是否越過三八線以及為在整個朝鮮境內采取軍事行動消滅北朝鮮軍隊等方麵,給麥克阿瑟施加了太多的限製。他希望對這個報告進行修改。

  在9月7日召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上,我以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名義提出了柯林斯的保留意見。在與麥克阿瑟協商後,我們對麥克阿瑟完全消滅北朝鮮軍隊的目標表示讚同。

  艾奇遜否定了參聯會的意見,他認為毫無疑問,我們沒有理解國家安全委員會第8l號報告的內容。我認為艾奇遜也許是對的,因為第15段很明白地提出,為了打垮北朝鮮軍隊,麥克阿瑟可以在三八線以北進行兩棲、空降或地麵作戰。其他地方並沒有明確提出防線應該“固定在三八線上”。此後,這份報告在措辭上又進行了一些小的變動。我們最終批準了這份國家安全委員會第8l—1號報告。9月11日,總統正式批準了這份稍微改動的報告。

  9月1日,杜魯門在一次外交政策演講中,宣布我們的政治目標是:“我們相信朝鮮人民有權利獲得自由、獨立和統一。”隨後,總統9月7日非正式地秘密批準越過三八線的決定,9月11日,仁川登陸作戰結束4天後,又正式批準了越過三八線的決定。

  國家安全委員會第8l—l號報告反映了我們在朝鮮戰爭問題上的巨大轉變。我們最初幹預的目的是要“拯救”南朝鮮。而現在我們擴大了戰爭的目的———完全消滅北朝鮮軍隊和實現全國的政治統一。我承認,在中國共產黨或者蘇聯可能幹預的情況下,這一步極其危險。

  美國高層嚴重誤判了中國人的反應

  參謀長聯席會議和其他所有人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我們嚴重誤判了中國共產黨對我們越過三八線的反應。

  獲得有關紅色中國的確切情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最初命令麥克阿瑟不要侵犯中國和蘇聯的邊界,或者領空,使我們隻能依靠空中偵察獲得情報,大大降低了可靠的情報來源。大約90%的情報來自麥克阿瑟的總司令部,其中又有很大比例來自於台灣國民黨在大陸安插的特務。但是,國民黨也有自己的專門機構對所獲情報進行加工,因此他們給麥克阿瑟的一些情報並不可靠,也很片麵。

  在戰爭初期,7月6日,聯合情報委員會估計中國共產黨在東北部署了56.5萬人的部隊(其中7萬朝鮮人)。在北京和天津附近部署了2l萬。8月下旬9月初,麥克阿瑟的情報處長威勒比將軍報告說,一大批“正規軍”正在調往中國東北。到8月31日,正規軍的總數翻了一倍,從11.5萬增加到24.6萬人。到9月21日,數量又幾乎翻倍,增加到45萬。參謀長聯席會議和麥克阿瑟都沒有對這些不斷增加的部隊數量產生足夠的重視。

  但是到8月中旬,在我們駐聯合國大使發表了立場強硬的講話,提出要統一朝鮮以後,中國外交部長周恩來宣布,中國對朝鮮的前途非常關切,並支持蘇聯的提議,即一旦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進行討論,共產黨中國就應該列席聯合國的相關會議。

  盡管中國部隊大規模調往東北地區,華盛頓和東京的情報部門還是一致認為,紅色中國對朝鮮問題的幹預,按照艾奇遜的話說,是“不大可能的,除非蘇聯想發動一場世界大戰”。雖然如此,9月1日,杜魯門發表外交聲明,公開警告:“我們特別希望中國人民不要被誤導,或者被迫與聯合國和美國人民作戰。”

  不相信中共會與裝備精良的美軍交手

  9月15日,我們發給麥克阿瑟第8l—l號報告作為指導,提醒他將要發生的事情。在我得到總統、馬歇爾和艾奇遜的批複以後,參謀長聯席會議起草的命令於9月27日發出———正好是仁川登陸12天以後。

  在最初對國家安全委員會第8l—l號報告討論時,我們希望北朝鮮大部分軍隊已被消滅在南朝鮮。到我們發布這些命令時,我們知道放走了三分之一的北朝鮮軍隊,韓國部隊僅采取“掃蕩”或遊擊行動,是不可能全消滅這支部隊的。所以,我們意識到大批美國地麵部隊越過三八線作戰,已是勢在必行。我們對麥克阿瑟派部隊越過三八線的行動,並沒有提出任何限製。但我們指出:在與蘇聯接壤的朝鮮東北各省或在中國東北邊界附近,不得使用非朝鮮部隊。麥克阿瑟的部隊“不得在任何情況下”,越過蘇朝或中朝邊界,他的海空部隊不得以中國東北或蘇聯領土為軍事目標。

  當我們的命令發到麥克阿瑟手上的時候,仁川登陸的成功已經將中國共產黨插手南朝鮮的可能性降低到了零點。

  麥克阿瑟在收到參謀長聯席會議發給他的這些命令後,於9月28日答複如下:

  根據我於1950年l0月1日向他們提出的要求,如果北朝鮮軍隊不投降的話,我將部署作戰任務,進入北朝鮮消滅他們。

  你們將會很快拿到計劃的細節。目前沒有跡象顯示蘇聯或者中國共產黨的軍隊會進入北朝鮮。

  此後不久,沃克的部隊前進到三八線停了下來,等待聯合國允許他越過三八線。但問題是我們在聯合國的外交官正試圖讓聯合國通過決議,但對於是否越過三八線並沒有進行明確投票,因此,29日我與馬歇爾進行協商,我們共同起草了下麵這份電報:致陸軍五星將軍麥克阿瑟

  根據第8集團軍的報告,韓國軍隊在三八線按兵不動,進行重新部署,我們希望你在戰術和戰略上不要有所顧慮,繼續向北越過三八線。如果你認為在軍事上有必要,你可以越過三八線。

  中國外交部發出嚴重警告

  朝鮮戰場呈現一邊倒的情況。在中部和東部的韓國軍隊繼續迅速向北進攻。在西海岸,沃克的第8軍經過補充和重組,其第l騎兵師10月7日越過三八線。

  與此同時,華盛頓開始收到來自北京的不祥信號。它們是通過印度駐中國大使潘尼迦傳遞給英國,再轉告美國的。這些信息最初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但是10 月3日我們從在倫敦和新德裏的英國外交官那裏獲得情報,中國外交部長周恩來召見潘尼迦,並告訴他,如果聯合國軍,除了韓國軍隊,越過三八線,“中國將派兵越過邊境,保衛北朝鮮”。

  但國務院高層的意見是,周恩來的聲明完全是虛張聲勢———是蘇聯和中國企圖挽救北朝鮮政權的一種聯合外交努力。這種極其錯誤的觀點———而且非常不幸的是,得到了貝德爾.史密斯領導的中央情報局的進一步印證,他在呈交白宮的一份報告中說:

  從軍事上看,插手朝鮮的最佳時間已經錯過……雖然中國共產黨全麵幹預朝鮮事務並非不可能,但鑒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除非蘇聯決定發動全麵戰爭,而這在1950年是不可能發生的。在這段時間,中國的幹預可能僅限於不斷向北朝鮮提供秘密援助。

  但是,鑒於周恩來的聲明,參謀長聯席會議不得不考慮中國軍事幹預北朝鮮的“可能性”。因此,10月7日,我們起草了一封信交給馬歇爾,由他轉交給總統,建議修改向麥克阿瑟發出的命令,信中寫道:

  今後針對中國共產黨軍隊在朝鮮境內的任何公開和秘密的行動,你無需事先聲明,可繼續按照你的判斷實施行動,指揮部隊,贏得勝利。但在任何情況下,在對中國領土的目標采取軍事行動前,你都必須得到華盛頓的授權。

  第二天,10月8日,總統批準了這份發給麥克阿瑟的命令,並於l0月9日通過無線電發出。杜魯門在傳記中提到,這份命令並沒有準確傳達出他的意見。

  10月9日,麥克阿瑟向北朝鮮廣播了勸降的最後通牒。除非他們放下武器,在成立一個“統一的、獨立的和民主的政府”方麵進行充分合作,麥克阿瑟說,“我將立刻采取必要的軍事行動,執行聯合國的決議。”第2天,北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在平壤發表廣播講話,拒絕接受最後通牒,並說朝鮮人民“在鬥爭中並不是孤立的,得到蘇聯和中國人民的堅決支持”,等等。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發出嚴重警告:

  中國人民堅持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堅決反對美國及其仆從國擴大朝鮮戰爭……侵略者必須對其擴大侵略的狂妄行徑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承擔全部責任。

  這份聲明發出4天後,10月14日,大規模中國軍隊開始越過鴨綠江,從滿洲裏進入北朝鮮。(此處美國軍方情報有誤。1950年l0月14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少數先頭部隊進入朝鮮,大規模入朝參戰是10月19日。譯編注)這些是訓練有素的中國第4野戰軍,他們3個月前就已經部署到滿洲裏。在隨後的兩個半星期內,跨過鴨綠江的中國軍隊達18萬人。盡管北京一再警告,麥克阿瑟的軍事情報機構和空中偵察機都沒有發現這些部隊的行動。他們隱藏在大山中,隱蔽得非常嚴密。

摘自《布萊德雷將軍戰爭回憶錄》 (美)布萊德雷著 郭瑩譯 解放軍出版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