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21的博客

從事理工研究,卻頗好曆史,總覺得一個人曆史了解越多,理解今天的能力才越強。
正文

為公共食堂問題,毛澤東豎起了中指, 劉少奇檢查了糞便

(2007-05-20 10:03:03) 下一個


1960年冬,毛澤東乘火車前往杭州途中,把六個大區的書記及有關的省委書記叫到專列上,和他們研究有關農村工作的問題。江渭清是其中之一。匯報中涉及到“公共食堂”問題。當時上上下下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認為辦公共食堂有利於集體出工,可以節省糧食,節約柴草……總之好處很多。另一種意見卻認為,“公共食堂”存在的問題太多,弊大於利,根本不適合農村目前的實際情況,必須加以解決。

在這趟專列上,擁護辦公共食堂的是多數,大家先後發言,曆數公共食堂的好處,發表了很多意見。江渭清一直沒有說話,不久前他到農村調查,發現了很多問題,但麵對主席,說還是不說?他一直在琢磨。公共食堂問題一直是個敏感問題,不是有人因為這個問題被打成右傾嗎? 但是,他還是想說,因為有一件事情在他的記憶中永遠不能抹去,他認為應該在毛澤東麵前說真話

那是在鄭州會議召開前,毛澤東跑了不少地方搞調查研究。在上海,他把安徽省委書記曾希聖、江蘇省委書記江渭清等人找去,專題研究人民公社的所有製問題。

毛澤東開門見山地說:“現在有人說我們,所有製這個大前提,既搞大了,又搞快了。現在我們要對這個問題作出研究,要找到理論根據。柯老、曾希聖、江渭清你們三個人,分頭去搞調查,把調查的情況向我匯報。”並叮囑他們,這次調查的時間不要長,一個星期到十天然後回上海來匯報。

江渭清和陳光帶了兩個秘書很快到了武進縣,找了一個有特點的大隊,蹲了一個星期,然後風塵仆仆地返回上海匯報。

一見麵,毛澤東就說:“你們回來了好。我就等著你們的情況呢!”

曾希聖匯報的時候,江渭清已經打定主意要把調查來的實際情況講給毛澤東聽,不管那些情況是不是陰暗麵,因為主席是要聽真實情況的。

曾希聖匯報完,毛澤東說:“渭清,你呢?”

江渭清趕忙回答:“我和陳光到了武進在一個村子呆了幾天,有個支部書記給了我很大啟發。”

“這個支部書記講了什麽?”

“他說,今天人民公社搞得這麽大,出現了浮誇風,主要原因是三個誤解。”

“哪三個誤解?”

江渭清沉住氣,將一個農村黨支部書記的話複述給黨的最高領袖聽:

“在農村,現在有三個誤解:第一,我們把社會主義誤認為是共產主義;第二,我們把現在的集體所有製,誤解為全民所有製;第三,我們把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誤解為共產主義的按需分配。”

聽到這裏,毛澤東放下手中的鋼筆,對在座的人說:“這個支部書記有馬列主義呀!”

江渭清又把農村支部書記、大隊長們的意見,進行了簡要的概括——現在的問題是三個不相適應,這三個不相適應是因為前麵的三個誤解造成的。

“說說這三個不相適應?”

“首先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不相適應。公社所有的,不是機械化的生產力,而是耕牛的生產力;第二,是現階段人們的覺悟水平與生產關係不相適應,農民沒有那麽高的覺悟,適應不了一大二公的生產關係;第三,我們幹部的管理水平,與農業大生產不相適應。這個問題很明顯,農村幹部的管理水平,從互助組、合作社,一下子過渡到人民公社,怎麽能適應得了?”

聽完江渭清的匯報毛澤東站起來,又說一句:“這個支部書記有水平!”

聽到毛澤東這麽講,江渭清十分興奮,他對毛澤東說:“現在,農村基層的同誌,都希望中央能有個正確的決策,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好,我們很快就開會,是要解決這些實際問題。”

不久,中共中央在鄭州召開了第二次鄭州會議,毛澤東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公社在1958年秋成立之後,刮起一陣“共產風”。主要內容有三條,一是貧富拉平;二是積累太多,義務勞動太多;三是“共”各種產。在公社範圍內實行貧富拉平,平均分配;對生產隊的財產無代價地上調;銀行方麵,也把許多農村中的貸款一律收回。“一平、二調、三收款”引起廣大農民的很大恐慌,這是我們目前同農民關係中的一個最根本問題。整社三個月沒有整到痛處,隔靴抓癢,瞞產私分,勞動力外逃,磨洋工,這是在座諸公政策錯誤的結果。不是人家本位主義,而是我們犯了冒險主義,問題是我們在生產關係的改進方麵,前進得過遠了一點,下麵的同誌把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所有製之間的區別模糊了。實際上,否認了生產隊(或者生產大隊)大體相當於原來的高級社的所有製,這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廣大農民的堅決抵抗。現在搞的公社所有製是破壞生產的,是危險的政策,應基本上是生產隊所有製,要出安民告示。我們在黨內的主要鋒芒還要反“左”。

毛澤東的這些話,肯定是吸取了來自基層的意見,這其中有沒有那個支部書記的意見,我們沒有考證,但他的話中的確講到了誤解,講到了不相適應。

聽了毛澤東在鄭州會議上的講話,江渭清很受感動,看來主席並非聽不進不同意見。

專列在前進,江渭清聽著車輪聲在沉思,毛澤東點他的名了:“渭清,他們都發表意見,惟獨你不發表意見,這是什麽道理?”

主席又點名要自己發表意見,當著這麽多的人說不同意見,合適嗎?

毛澤東見他麵有難色,說:“發!不抓辮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你發!”

江渭清說:“不少同誌認為辦公共食堂怎麽好、怎麽好,我了解到的情況卻是怎麽不好、怎麽不好。”

毛澤東點燃一支煙說::“那你就講怎麽不好嘛。”

江渭清已經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把自己知道的情況實事求是地說出來。

他說:“公共食堂,半年吃了一年糧,我們的國家吃不起啊!你老人家說,忙時吃幹,閑時吃稀;全勞力吃幹,半勞力吃稀,是因為糧食不夠,現在食堂半年吃了一年的糧。”

毛澤東認真聽著,豎起一個食指,操著湖南普通話說:“這是一,二呢?”

江渭清見毛澤東的態度如此,進一步放開講:“豬為什麽少了?雞為什麽沒有了?公共食堂不可能養那麽多的豬,如果一家一戶一口豬,就是三億口豬。現在你老人家帶頭不吃豬肉,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豬肉,這成什麽體統?”

毛澤東豎起他的中指,問:“這是二,那麽三呢?”

江渭清深感痛心地說:“主席,辦公共食堂的損失,是很難計算的。食堂裏的碗天天打,筷子天天丟,這還算小。你再到公路上看看,樹都砍得差不多了,都用來燒飯。原來一家一戶做飯,小孩去摟一摟,弄點樹葉子,爛柴草,就可以了,現在都給你燒木柴,毀了多少木材啊!”

毛澤東豎起無名指,對周恩來總理說:“總理,他說得有道理啊!”

周恩來點點頭,表示讚同。

毛澤東又說:“看來可以搞幾個調查組,田家英一個,陳伯達一個,胡喬木一個,到農村去搞調查,搞它一個月,看看到底是怎麽個樣子。如果他說得對,全國的食堂一風吹!”

說到這裏,毛澤東揮動右手,做了個有力的手勢,好像真的要一風吹。他接著說:“如果不是呢,另當別論。”

毛澤東側過身,對江渭清說:“你江渭清說食堂不好,不能辦,你就馬上解散嗎!”

江渭清說:“主席,馬上解散還不行,群眾沒有鍋,碗筷也要準備。”

“你說要多久?”

“要三個月。”

這時,坐在一邊的上海市委書記柯慶施發言了,他對江渭清說:“你們江蘇的蘇州地區基礎比較好,他們那裏的食堂還可以照辦下去。”

江渭清解釋說:“蘇州的情況好一點,但也存在同樣的問題,也不能辦。”

當時的華東局書記柯慶施很不高興,正要說話,毛澤東擺擺手,說:“柯老你不要壓他。”

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怎樣評價公共食堂,人們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看法,但毛澤東的這種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態度,則是值得人們效法的。說到這一點,江渭清同誌總要重複毛澤東對他說過的一句話——

“中央是個加工廠,原材料來自各省,根據各省提供的材料,製成成品。你們提供的是優質材料,就加工成優質產品,你們提供的是劣質材料,就加工出劣質產品。”

1960年底1961年初,毛澤東分別在中央工作會議和中央全會上提出,加強調查研究,搞一個實事求是年。於是就有了劉少奇到湖南、周恩來到河北、朱德到四川、鄧小平和彭真到北京郊區的調查。



在這裏加以特別介紹的,是劉少奇在天華大隊長達18天之久的蹲點調查,這不僅是因為很多文章和傳記材料較詳細地記載了劉少奇在天華大隊的的活動情況,也因為劉少奇在這裏蹲點時間最長,對當地事務涉入最深,抓的最細,影響最大。這裏所根據的材料來源,多數是改革開放後公開發表和出版的文獻,個別是文革當中群眾組織的出版物上所發表的相關材料。

天華大隊原來是湖南省農業合作化運動以來樹立起的一麵“紅旗”。劉少奇來以前,中央曾派出胡喬木和人民日報的調查組在這裏調查了一兩個月,調查組認為這裏是生產生活搞得比較好的典型,並向中央寫了報告。然而,劉少奇通過18天的蹲點調查,卻得出了和中央調查組不同的結論,認為這個隊有問題,生產和其它工作並不是最好的,而是中等,並且和大隊總支書記發生了嚴重的麵對麵的衝突。下麵,我就根據有關材料,避免其中明顯帶主觀判斷的部分,將有矛盾衝突的信息加以分析、取舍,將材料還原成盡量完整、盡量客觀的事情的來龍去脈。

天華大隊受"左"的錯誤的影響,糧食連年減產,平均主義、虛報浮誇現象嚴重存在。當地幹部采取統一口徑、弄虛作假等手段,隱瞞實情。因此,先前的胡喬木和中央調查組沒有反映真實情況。

劉少奇輕裝簡從,住在老百姓家裏,睡門板鋪禾草,親自到社員家中訪察,啟發誘導社員講真話等等。在蹲點的18天中,首先連續召集大隊幹部座談會和生產隊幹部座談會,征求對公共食堂的意見。開始時,幹部們都言不由衷,欲說又止,廣大幹部、群眾受曆次政治運動鬥爭擴大化的影響,不敢講真話。為了克服幹部們"左"的思想的束縛,劉少奇努力打消他們的顧慮,反複誠懇地請求他們說真話,幹部們終於被劉少奇的誠懇態度所感動,紛紛訴說公共食堂的壞處。劉少奇還走訪了社員家庭,把群眾對食堂的批評歸納為八條,講給社員聽,大家都很讚成。於是,劉少奇在天華大隊總支委員會會議上說,食堂辦起來是大錯誤,“不是我們提倡散,而是群眾要求散,要允許群眾有這種自願。”之後,劉少奇正式對當地公社、大隊的幹部說:“請你們立即宣布解散食堂!”

還有兩個細節突出地表現了人民共和國的主席“體察民情”的形象:一是在東湖塘公社調查時,用腳撩開山坡上一堆風幹的人糞,來察看有多少沒消化的草和草根,二是在天華大隊施家衝社員座談會上,取下籃布帽,露出滿頭銀發恭恭敬敬地向大家鞠躬。共和國主席察看農民的糞便、向社會最底層鞠躬的描寫,表現了共和國主席對老百姓的躬親。

劉少奇的湖南考察被譽為深入群眾、走群眾路線的典範。中國共產黨曆史上有著強大的依靠群眾、走群眾路線的傳統。翻開劉少奇的著作、講話,他對群眾和群眾路線的論述比比皆是,看上去似乎和毛澤東的差別不大。

共產黨糾正錯誤的態度是堅決的。但解散食堂本身,采用的是簡單粗暴、不顧地方實際情況的一刀切。首先,天華大隊的食堂並不是最差的,而劉少奇下令立即解散食堂,倒是短時間內亦給生產和群眾生活帶來一定困難。在第一次座談會上,彭梅秀說:“馬上散食堂,社員炊具有困難,鍋碗什麽都沒有,這樣一來會搞糟的。”但劉少奇不聽,說:“我說你不要談了,你不老實,不講真話,為什麽群眾要散,你不要散哪?”不出所料,解散食堂後,社員家裏吃小鍋飯的炊具都沒有,出現一些實際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