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21的博客

從事理工研究,卻頗好曆史,總覺得一個人曆史了解越多,理解今天的能力才越強。
正文

大饑荒年,毛澤東卻忙著為幹女兒挑女婿

(2007-05-20 10:01:37) 下一個
劉思齊赴朝掃墓 毛澤東叮囑悄悄去悄悄回


劉思齊後來改名劉鬆林,但人們還是習慣叫她“思齊”。她的家,位於北京朝內小街一幢綠樹掩映的灰色小樓裏。

客廳簡樸幹淨。電視櫃上,擺放著毛澤東主席的白色座像。她戴著眼鏡坐在沙發裏。我該開始采訪了,可我從哪兒,問起,如煙的往事會不會讓老人本已平靜的心再起波瀾,

老人讓我稍候一會兒,她起身往裏屋走去。不一會兒,她回來了,手中捧著幾張照片。我一眼就認出來,照片上是誌願軍英雄毛岸英。老人看著我,我看著照片,此時此刻,我們誰都無法平靜。

誌願軍司令部遭敵機轟炸,毛岸英同誌不幸犧牲

1950年6月25日,美國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侵朝戰爭。9月15日美偽在仁川登陸後,朝鮮處於危急之中,中國的安全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10月8日。毛澤東以中央軍委主席的名義,發布命令批準向朝鮮派出中國人民誌願軍。

10月7日,在毛澤東發布命令的頭一天晚上,毛岸英去向妻子告別:“有個朝鮮半島,你知不知道,”

“知道,那兒正打仗呢,”劉思齊猛地一愣,問丈夫:“怎麽,你?”

毛岸英活到嘴邊又忙改口,笑道“我是考考你的政治哩,擔心你讀死書,成書呆子了。”

第二天,10月8日,晴空萬裏。一架軍用飛機從北京西郊機場騰空而起,向著東北飛去。飛機上坐看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還有他的秘書、參謀、警衛以及一位蘇聯專家,毛岸英是彭德懷的俄文翻譯,人們叫他“毛翻譯”。

10月1 9日,毛岸英跟隨彭德懷跨過鴨綠江,冒著敵人的炮火來到朝鮮。

誌願軍總部設在朝鮮北部山溝裏的大榆洞,陰暗潮濕。戰鬥打響後,從司令員到參謀幹事,全都守著燭光,通宵達旦。

11月25日早飯後,誌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來到彭德懷辦公室,請他去剛剛挖好的防空洞研究第二次戰役的作戰方案。彭德懷離去不久,1 2架F—Q0戰鬥機嗡嗡地飛來,隨即丟下幾十顆白色的東西。敵人丟燃燒彈了,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燃燒彈在誌願軍司令部周圍落地燃燒。彭德懷的辦公室和與之相隔的作戰室霎時一片火海,

有人大叫不好了,作戰室裏還有毛岸英和高瑞欣,”高瑞欣是作戰參謀。

防空洞裏,彭德懷正劉著地圖冥思苦想。聽得外麵的叫喊聲,扔掉手中的鉛筆大吼:“趕快救人”。說著就往外衝。警衛員卻北死箍住他,說“彭總,你不能去,”彭德懷暴跳如雷,罵道:“你放開我,你再不放開,老子就斃了你!”警衛員哭著說”你槍斃我吧,斃了我也不鬆手!”

彭德懷對著作戰室嘶裂著嗓子呼喊“岸英、小高,你們快往外衝啊。你們快出來啊,”但毛岸英和高瑞欣都沒有能出來。

燃燒的大地在震撼,蒼天也為之抽泣!撲滅大火後,抬出來的是兩具燒焦了的屍體。彭德懷在淚水朦朧中,記起出國前毛澤東的家宴。父親用手指著兒子說:“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呢?”

辦公室燒掉了,彭德懷趴在一塊石板上起草電文。他寫了一遍,撕掉了。又寫,又撕。最後,紙上出現這樣兩行字“今天,誌願軍司令部遭敵機轟炸,毛岸英同誌不幸犧牲,”彭德懷擲下筆,長歎一聲說”馬上報告毛主席、黨中央吧!”

我的心願,就是去看看岸英。他不光是我的丈夫、毛澤東主席的長子

上麵的文字,是從劉思齊給我的資料中摘錄下來的。我注意到,當老人把那本厚厚的資料遞給我時,她的手在微微顫抖。第一次掃墓是秘密赴朝,毛澤東叮囑兒媳思齊:不要驚動朝鮮黨和政府,來回的路費從他的稿費中支出:“我一共去了四次,連同這一次。”劉思齊慢慢地進入回憶。“1959年2月,我第一次去給岸英掃墓。以後,1985年、1 990年,都是誌願軍入朝的紀念日,我跟著代表團過去的。惟獨第一次和第四次,我悄悄地過去,然後悄悄地回來……我的心願,就是去看看岸英。他不光是我的丈夫、毛澤東主席的長子,也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的一員、中國人民的兒子。我也是代表我的公公、代表祖國人民去看望他、祭奠他、追念他的…一”老人講不下去了。

有一部叫做《毛澤東和他的兒子》的電影裏提到,毛岸英犧牲很久了,毛澤東始終嚴守秘密,寧願自己承受巨大的痛苦,也不願把這個噩耗告訴給劉思齊。

又豈止毛澤東,就連思齊的母親張文秋,在得知女婿犧牲的消息後,也向女兒隱瞞了這件事情。正因為如此,劉思齊才急切地想去朝鮮看望岸英。從 1950年那個金色的秋天,到1959年這個寒冷的嚴冬,9個年頭過去了,她盼望岸英歸來的願望成了泡影,岸英回不來了,她怎能不去看望他。

“我知道他犧牲的消息已經是兩年以後了。一是因為我在學校學習,二是那個時候我還年輕,沒有意識到夫妻之間長期沒有音信是不正常的。而且,岸英走的時候我不知道,當時我得了急性闌尾炎剛剛做完手術,正在住院。他到醫院來看我,說要去一個通信不方便的地方工作。開始一年我沒有擔心,後來就覺得不對了岸英他怎麽老也不來信呀,心裏老犯嘀咕,但不敢去問主席。直到有一次很偶然的機會看見一張照片,那是岸英頭戴朝鮮人民軍軍帽、站在朝鮮大雪覆蓋的山坡上,才感到他不在國內,才恍然明白岸英是抗美援朝去了,我忍不住了,一刻也不能等了,立即去問主席。我說:“爸爸,岸英已經有兩年八個月十八天沒有給我來信了!”主席:“哦,啊啊……”地支吾著。也許是他想再瞞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就掐滅手裏的香煙,沉沉地對我說,思齊,我知道你對岸英感情很深,親人之間的離別,是很不好受的。我至今還記得,當年我和你們的開慧媽媽在板倉離別。清早,太陽還沒有出山,田壟裏有霧。她送了我—程又一程。我說,我們很快會見麵的,你回吧,她就那樣站在田疇裏,直到濃霧把我們隔開互相看不見。三年後,卻傳來她不幸的消息,還有你們的澤民叔叔、澤覃叔叔、澤建姑姑、楚雄小弟……

他講親人們為革命犧牲的用意,是再清楚不過了,他是在做我的工作,我什麽都明白了,我的心被擊碎了,我撲在他的膝上撕肝裂肺般嚎啕大哭。我的哭聲,把整個中南海都驚動了……

為了幫助兒媳改換環境,擺脫噩夢,毛主席讓劉思齊去蘇聯莫斯科大學學習

為了幫助兒媳改換環境,擺脫噩夢,毛主席讓劉思齊去蘇聯莫斯科大學學習。之後又回國轉入北京大學攻讀俄羅斯語言文學。畢業後,她參加了工作。對於思齊提出來要去朝鮮給毛岸英掃墓的要求,毛主席表示同意。那是1959年2月的一天,劉思齊和妹妹邵華從北京乘火車抵達丹東。鴨綠江邊,寒風凜冽。劉思齊心潮翻滾,激動萬分。馬上就要見到岸英了,他可好,他安葬的地方怎麽樣,岸英啊,岸英一…思齊一遍又一遍在心底呼喚著親人的名字,直喊得熱淚滾滾。

毛岸英烈士原安葬在他的犧牲地——大榆洞山上。1955年秋,檜倉郡中國人民誌願軍烈士陵園初步建成,便遷葬至陵園內。

這天,劉思齊終於“見到了她久別的親人。一聲“岸英”,淚水奪眶而出。她跪倒在岸英的墓碑前,雙手撫摸著碑身痛哭失聲。”岸英啊,我看你來了,代表父親看你來了。這麽多年才來看你,我來晚了……”思齊的哭訴讓在場的所有人動容。

劉思齊和妹妹邵華在毛岸英的墓前久跪不起,直至被陪同的任榮將軍等人連勸帶拉地攙扶起來。臨別時,思齊對著岸英默默地說“岸英,我還會再來看你的。”在毛岸英犧牲50年後的一天,她又給岸英獻上花籃,還有從祖國帶來的桃子

“我第二次結婚是在1962年,這當中過去了十多年。這個愛人,是經過毛主席同意的。”

劉思齊繼續回憶道“在父親的不斷鼓勵下,我從失去岸英的陰影中掙脫出來,修完了大學的全部課程,被分配到軍委工程兵工作。但對於父親來說,這隻了卻了他的一半心事。他要完全盡到做父親的責任,這樣,另一半心就一直懸著……”

有一次,女兒和兒媳在一起閑談,毛澤東插進去旁敲側擊,說:“你們都可以考慮找對象羅,”孩子們直嚷嚷“我們找不到哇,”毛澤東樂了:“你們就閉著眼睛瞎抓一個唄,”孩子們也笑開了,逗父親說:“假如抓回一個麻子怎麽辦,”毛澤東收斂了笑容”不會那麽巧。”而後,他麵對思齊,慈祥地試探道”你去抓一個回來看看,保準不是個麻子。”

思齊的心情很複雜,她明白父親的心思。在那段日子裏,毛澤東經常做她的工作:“思齊,你還年輕,前途還遠得很,你不能這樣過一輩子。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將來老了,也還要個伴嘛。老來沒伴,好淒惶啊,”“我知道你對岸英感情很深。但望門守節,從一而終,這些都是封建的東西,岸英不會讚成,爸爸也不讚成。你年紀輕輕的,就這樣孤苦伶仃地生活,爸爸心裏不安,很難過。讓爸爸給你找個對象吧,“

劉思齊哭了,哭得很傷心。不久,她又接到父親給她寫的信女兒:

你好!哪有忘記的道理?你要聽勸,下決心結婚吧,是時候了。

毛澤東的另一半心思終於了卻了

五心不定輸得千幹淨淨。高不成低不就,是你們這一類女孩子的通病。

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給我為盼!問父親:

“他叫楊茂之,我在蘇聯學習的時候見過他,但是沒有說過話,沒有什麽交往。有一天,空軍的一位領導來找父親,說空軍學院強擊機教研室有位教員,人很不錯,也是從蘇聯留學回來的,並把材料給父親看了。父親很高興,認為他的出身、經曆都很不錯,政治上也很可靠,就同意了。隨後,父親馬上給我的母親張文秋寫了一封信,信上說我托人給思齊介紹了一個朋友。我看此人不錯,不知你的意見如何。如你認為滿意,可介紹思齊見麵,讓他們自己去發展感情。如兩人感情成熟,委托你為他們舉行婚禮。

”這樣,我和他相處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正式結婚了。那是1962年2月,婚禮在南池子緞庫胡同舉行的。”

毛澤東的另一半心思終於了卻了。結婚以後,劉思齊和楊茂之養育了四個子女。

歲月荏苒,光陰似箭。盡管劉思齊組建了新的家庭,子女繞膝,但她對岸英的思念和追憶並未隨著流水般的時光漸漸淡去。岸英犧牲50周年的紀念日就要到了。這次,她決定隻身一人去朝鮮,”就我一個人去,作為他生前最親密的人,我要再好好地看看岸英”。她的丈夫楊茂之理解妻子,讚同和支持思奇的想法。於是她報名參加了一個旅行社的旅遊團。

?月27日,車先開到平壤。爾後再看板門店。

7月29日,天突然陰了下來,緊接著下起了蒙蒙細雨。一輛小型客車載著劉思齊從平壤開出。路途遙遙,車前是一層層衝不破的淡霧。遠方,山巒疊嶂,那檜倉誌願軍烈士陵園,就深隱在叢山峻嶺中。

兩個多小時的顛簸之後,車徑直開進了中國人民誌願軍烈士陵園的大門。

劉思齊手捧花籃,又一次走近了岸英。雨停了。蒼鬆翠柏顯得格外清新奪目。毛岸英的墓在最前麵,他的身後,安葬著另外133位誌願軍烈士的英靈。

思齊輕輕地走到岸英身邊,放下花籃,擺上從祖國帶來的鮮桃、香煙和白酒。墓碑的正麵,鐫刻著”毛岸英同誌之墓”七個大字,背麵,是她閉上眼睛也能讀下來的碑文

毛岸英同誌原籍湖南省湘潭縣韶山衝,是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同誌的長子。一九五0年他堅決請求參加中國人民誌願軍,於一九五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毛岸英同誌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將永遠教育和鼓舞看青年的一代。

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公曆一九五五年四月

劉思齊取出一塊白色的絲絹,小心地擦拭著墓碑。做完這一切,她靠近岸英的頭像,請旁邊的同誌為她和岸英拍下照片一—

(作者:朱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