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21的博客

從事理工研究,卻頗好曆史,總覺得一個人曆史了解越多,理解今天的能力才越強。
正文

饑荒年餓死案例統計匯總續二,順便補充兩個曆史短篇

(2007-05-20 09:57:47) 下一個

續二

========================================================
sokuench to 68112: 餓死人, 我是過來人,我告訴你吧! 來源: chengxuewen


1.1958年夏,全國到處放衛量。當時我在福州上高中,福建的第一顆衛星是福州閩侯縣城門公社放的畝產1200斤,市委獎了一台拖拉機,過兩天隔壁公社畝產1500斤,市委獎一輛解放卡車......就這樣,衛星越放越多、越放越大!這些衛星是要驗收的,往往常5-10倍麵積的莊稼移在一起去驗收,中間的浪費可想而知。2.夏收後,再種地就必須大深耕,把深處的生土翻上來。還必須大密植,有的甚至直播免插秧。結果是秋收大減產。3.八月下旬,毛下了死命令,年底鋼產量定要翻一番至1070 頓,九月起全民去煉鋼,到處建小高爐、上山找挖鐵礦、上山砍林燒炭,此舉直至年底,大批秋收的莊稼爛在田地。4.農村食堂放開肚子吃飽飯,造成極大浪費!記得我和幾個同學去福州新店公社食堂吃飯,看到當地農民每人吃五碗以上。5.虛報帶來高征購,高征購帶來低存糧。再加上肉、油劇減,公共食堂已無乾飯可吃,隻供越來越稀的粥,患浮腫病的人越來越多,也開始餓死人了!6.有不少地方開始逃荒。但有的公幹部為保烏紗讓民兵把守村口不準村民逃難,餓死人越來越多!我是城市人,是怎麽過來的呢?定量變成21斤,且一半是番薯絲。1961年我考上北大,鄧子恢把考上北大清華的龍岩人接到他家裹,大罵龍岩幹部胡搞,餓死了好多人,還隱瞞真相,不敢要省裏撥給老區的救濟糧。以上都是我的親自經曆,我祖父的弟弟活活餓死,我祖父從龍岩鄉下跑來福州逃過一死。我們魚米之鄉,莊稼易生快長的福建省尚且如此,華中、華北、西南、西北就更慘了!說人禍為主一點沒錯,說全國餓死三千多萬人一點也不誇張!
======================================================


“這些衛星是要驗收的,往往常5-10倍麵積的莊稼移在一起去驗收,中間的浪費可想而知...夏收後,再種地就必須大深耕,把深處的生土翻上來。還必須大密植,有的甚至直播免插秧。結果是秋收大減產...此舉直至年底,大批秋收的莊稼爛在田地”

衛星要驗收,就得對數,畝產500-600斤算高吧,5-10倍這個數,還是不夠放衛星,哪還夠浪費的。莊稼移在一起或分開,總數還是不會有多大出入吧。就算浪費掉了,浪費到哪裏去了,還不是掉到路上,落在擔裏,農民事後不會揀起來麽?henry13auckland 不是說他奶奶又拾飯粒的毛病麽?是種田的,都有這毛病。

"此舉直至年底,大批秋收的莊稼爛在田地”我不是種田的,但我知道秋收一般是什麽時候,到年底還沒收上來,第一次聽說。願聞其翔。

特補充兩個曆史短篇



糧食是戰爭中消耗最多的一種軍需物資...7月22日,臨時中央和中央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決定在今年秋收中借穀60萬擔。於是,福建蘇區人民再次開始了收集糧食的突擊工作。....寧化縣從8月18日開始動員,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裏,就收集糧食34000餘擔。寧化人民支援紅軍的熱情十分高漲,湧現了一大批借穀積極分子,瓦匠施顯保在貧農團會議上自報借穀16擔;縣城商號“大有號”借穀45擔,“壽春堂”借穀40擔;禾口區的大路背鄉一位紅軍戰士的妻子也自動借穀9擔。至9月初福建省在秋收借穀運動中超額完成l萬多擔糧食,其中長汀縣完成30954擔,兆征縣完成20504擔,汀東縣完成16259擔,上杭縣完成5241擔,新泉縣完成3010擔。福建蘇區人民還組織運輸隊,把糧食搶運到指定地點,圓滿完成了借穀運動的任務。

舊製一百斤為一擔,福建紅軍秋收中借穀61萬多擔,大家算算多少斤。



1958年秋,正是南方稻穀成熟的時節,張鼎丞視察工作到了福建。他從福州乘車去閩西,沿途看到稻子長勢很好,金燦燦的穀穗告訴人們,收割的時刻已經到了。可是,為什麽一路上隻看到一些老人和孩子在田裏收割而看不到壯勞力呢?當汽車從漳州拐向去龍岩的公路以後,他看到一隊隊背著背包的青壯年。他幾次停下來詢問:“你們是幹什麽的呀?”人們回答:“我們是調來大煉鋼鐵的。”這時他才恍然大悟。一到龍岩,他就到城郊的田間去觀看,見到不少田丘裏撒落著成熟的穀粒。他的心情十分沉重,回到住處就對我們說:“明天我們一起割稻子去。”這一下可驚動了地、縣的領導幹部,他們也跟著去了。在休息的時候,張老就問他們:“明年你們還吃不吃飯啊?多麽好的稻子糟蹋掉,怎麽對得起群眾呢?”當他了解到主要是煉鋼鐵的壓力太大,擠掉了秋收的勞力時,就親自打電話給省委負責同誌。省委決定就在龍岩召開地委書記會議。會上,張老指出:秋收是群眾最關心的大事情,煉鋼鐵可以推遲幾天,稻子熟了是不能推遲收割的,建議立刻集中力量來突擊完成秋收。省委負責同誌都很尊重張老的意見,決定在秋收沒有完成的地區暫停煉鋼鐵,突擊搞好秋收。1958年,我們黨的工作已經開始出現“左”的錯誤。張老和廣大幹部、群眾一樣,都盼望盡快改變我國的落後麵貌,所以一路上他也積極宣傳“三麵紅旗”,支持“大躍進”,但是當他遇到直接關係到群眾生活的問題時,總是堅持從實際出發,提出改變工作部署的建議。

1960年,張老不斷接到群眾來信,反映農民的生活十分困難。他老家也派了幾個社員來找他,告訴他那裏的群眾口糧太少,吃不飽飯。他知道這些情況後,心中焦慮萬分。1961年初,他下決心要再次去閩西,親眼看看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這一年的春節,他沒有在北京過,就帶著工作組兼程南下。當時閩西的形勢確實很不好,糧食產量急劇下降,比解放初期的產量還低,大片土地荒蕪,大量牲畜死亡,群眾吃不飽飯,體質很弱,非正常死亡相當嚴重,幹部、群眾的情緒低落。張老看到這種狀況,十分痛心。那時他的健康狀況不好,血壓很高。我們勸他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他說:“閩西人民為革命作出了那麽大的犧牲和貢獻,現在大家連飯都吃不飽,我心裏怎麽能不著急呢?”他和省、地、縣的領導同誌一起,幫助當地妥善安排群眾的生活,抓緊給群眾治療疾病,認真落實黨的農村政策,積極恢複和發展生產。他語重心長地教育幹部說:“我們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勤務員。人民生活得怎麽樣,這是頭等大事。我們應當把人民的生活時刻掛在心頭。誰要是忘記了這一條,就不配做共產黨的幹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