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未,帝國主義相繼在漢口簽定租界合約,各家中外銀行聞風紛至踏來。至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北抵京漢大道,南至江灘沿江大道,西起江漢路,東至一元路的範圍劃分了英、俄、法、德、日、美等國租界,建立了12個外國領事館,設立了近30家外資銀行和金融機構,先後有18個國家前來通商。建港、辦工廠、開商行,使漢口呈現出一派帶有殖民色彩的畸形的繁榮景象。成為僅次於上海,居全國第二位的商貿中心。各國的租界範圍內洋樓大廈林立,各具特色、爭奇鬥豔,成了名副其實的萬國建築博覽園。
去年聖誕前再次回漢度假期間,對武漢的一座座展新的摩天大廈沒有留下什麽深刻的映象,但是當目光欣賞武漢那一座座風格迥異,經久不衰的歐式老洋樓時,總會情不自禁地多停留一刻。因為江遊和江太小時候都生活在租界區裏的裏分(弄) 裏,父輩們也都在市直機關工作,那些銀行,洋行大樓,領事館,會館洋樓就是父輩們和他們的朋友辦公的地方,是我們兒時和小朋友戲鬧的場所,也是我們年輕時壓馬路,談戀愛的好去處。
武漢的老銀行大樓主要集中在江漢路,中山大道和沿江大道:
1, 麥加利銀行 (英)
建於1865年,位於 漢口洞庭街33號,現為市公安局某處,是第一家在漢設立的外資銀行 - 漢口英國麥加利銀行。 該行大樓由英籍工程師設計,交當時第一家營造商──發德輔洋行承包修建,係三層磚木結構,鐵皮瓦屋麵,門窗連續發卷半圓拱形,牆體用水泥抹麵,簷部雕飾為卷草等植物圖案,四周廊采用花瓶式欄杆。牆麵用橫向凹槽分格,房頂四周設有保留哥特式建築痕跡的方錐形塔尖,整個造型嚴謹對稱,富於韻律感,亦是典型英國殖民地建築風格。
2, 華俄道勝銀行 (俄)
1896年開設,坐落在沿江大道162號(與黎黃陂路的拐角處),精美的古典主義建築。地麵4層。1926年停業後,此樓成為當年民國政府的中央銀行,宋慶齡曾住在二樓。現在為武漢藍光電力公司使用,並建立了“宋慶齡紀念館”。
3, 東方匯理銀行 (法)
東方匯理銀行的漢口分行開設於1902,是一座洛可可式2層紅磚樓房,樓高2層,外牆中部設腰線進行水平劃分,豎向則以半圓形壁柱進行劃分,配以拱形門窗,並且這些部位都有精美的磚雕。該樓現為武漢市文化市場管理中心。東方匯理銀行位於沿江大道125號。行舍建築麵積800平方米,立麵采用三段式劃分,石基`磚牆`鐵瓦外牆均采用清水紅磚砌築,牆麵裝飾壁柱, 窗花及腰線皆為磚雕。外牆壁柱為圓形,柱身及柱頭花飾似用特別的成品構件砌築而成。半圓形券廊拱頂並非標準磚砌築,而是采用特製拱形磚組合而成,形成優美的拱形曲線。拱頂做有拱心石裝飾,這是西式做法,在中國近代券廊式建築中較少見。底層有半地下室 , 入口做花崗石台基。行舍一樓為封閉式外廊 , 二層做開敞式外廊 , 外廊欄杆飾綠色琉璃寶瓶。屋簷部位做欄杆式女兒牆 , 屋頂四坡蓋機製紅瓦, 木屋架承重。此樓是漢口保存最好的磚雕藝術珍品。
4, 台灣銀行 (日)
位於江漢路21號,現為現為人行武漢市分行營業部。漢協盛營造廠施工。係日商1915年興建,景明洋行設計,漢協盛營造廠營造,建築麵積2796平方米。五層(地下1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外牆麻石到頂,正麵五開間,中部三開間,三至四層設花崗石圓柱空廊,外觀莊重典雅, 立麵處理屬古典主義手法。大樓正麵設計采取三段構圖,具有多種藝術風格。第一段為兩層,中間和側麵入口均為半圓拱門,二層的窗戶也為半圓形,是文藝複興時期的處理手法;第二段為兩層,中間的陽台有十根廊柱,兩邊單柱,中間四組雙柱,還做成裝飾壁柱和山花結合,具有強烈的古典裝飾效果,簷口還有類似中國簷頭的西部裝飾,整個立麵氣勢宏偉,它與同一條街上建成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有異曲同工之妙。日本台灣銀行是甲午戰爭中國失利割讓台灣後,於1899年由日本創辦,總行在台北,在我國上海,漢口8地設立分行,漢口分行設立於1915年。現為武漢商業銀行。
5, 大清銀行 (民國)
建立於民國元年(1912年),1915年在中山大道1021號興建正式行址大樓。由英商通和有限公司設計,地上4層,地下1層,樓高38.8米,1917年竣工,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為武漢最早采用此種結構的大樓之一),正立麵(朝中山大道)古典柱廊式,外觀自下而上分台座(底層)、樓身(2、3層)、簷部(頂層)3段構圖,門前10級麻石(花崗岩)直上2層空廊,外牆麵麻石到頂,門廊圓柱麻石拚接。樓內底層為倉庫用房等,2層為營業大廳及業務用房。廳、室木地麵,木牆、柱裙。整座建築內部裝修古樸典雅,臨街立麵嚴謹對稱,尺度雄偉。現為中國銀行漢口支行。
6, 匯豐銀行 (英)
匯豐銀行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開設漢口支行。漢行在英租界四碼頭附近,2層磚木結構房屋。1913年始,在沿江大道青島路口內,由英籍工程師派納設計,興建甲種混合結構大樓,1917年竣工。隨後緊接沿江大道轉角處興建4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主樓,由上海公和洋行設計,1920年建成。匯豐銀行共占地3 591平方米,總建築麵積10 244平方米。大樓前段以兩個營業大廳為主體,後段為辦公用房,中間夾有4座銀庫。2層以上為成組房間,可根據需要作公寓或辦公,樓內樓梯3部、電梯3部。室內在現澆鋼筋混凝土樓麵上鋪拚木地板,木牆裙,壁爐采暖,水電設施齊備。內廊鑲大理石麵,外廊鋪問花馬賽克地坪。轉角處主樓為古典柱廊式建築,臨街牆麵、圓柱麻石(花崗岩)到頂,自下而上,分台座、樓身、簷部3段造型,沿江大道立麵自左至右5段構圖。中部大門及兩側外門均由15級外踏步進入二層營業廳,整座建築,內外裝飾華麗,外觀立麵嚴謹對稱,尺度雄偉,可謂當時武漢銀行建築之冠。漢口最典型的西方古典式建築,位於沿江大道與青島路交會處,這是一幢雄渾高大的古希□建築風格的大樓,主樓地上為3層,附樓地上為4層,高約20米,地下均為1層,係鋼筋混凝土建築。它的建成時間分為兩期:第一期建附樓,1913年開工,1917年竣工;動工於1914年的第二期主樓工程,為何延至1920年才完工呢?主要是因歐戰所耽擱。該建築由上海匯豐總行的派納工程師設計,由漢協盛營造廠施工完成。大樓的外牆,以麻石砌到頂,正麵有十根圓形的大柱,由麻石拚接而成,柱頭為愛奧尼式,牆麵和簷部有花籃吊穗、火焰球等裝飾浮雕,極大地豐富了這座古樸典雅的建築物的體形。它的內牆鑲嵌著大理石牆裙。建築臨江的立麵,造型平穩,比例嚴謹。基座、房身、屋簷采用三段構圖,左右則為5段劃分,以中央一段凸出為主入口,使立麵具有明確的垂直軸線,從而確定了建築的主從關係,這就是18世紀西方最流行的古典主義手法。主入口的上部,裝飾雖多,但並不雜亂,而且體現出“對稱就是美”的理念,它的那扇處於正中的大窗,與大樓所有窗口的長方形不同,在上部顯出特有的弧形,並配有恰到好處的簷飾。該樓現由光大銀行武漢分行整修後入駐。
7, 交通銀行 (民國)
座落於江漢路口,勝利街2號,現為建設銀行武漢市分行。交通銀行由景明洋行建築師翰明斯和工程師伯克利於1920年1月完成施工圖設計,漢合順營造廠承建,1921年建成,造價8.2萬兩紋銀。大樓四層(不含半地下層),占地1500m2,建築麵積3500m2,建築平麵為矩形,長36.47m,寬26.21m,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總高21m。其中,一層中部為營業大廳(有三個采光井),兩側有業務用房,層高5.6m;二三層為辦公、職員宿舍,層高4.2m;第四層為住室等用房。兩部樓梯分設在樓內左側前後,前樓梯井內設有電梯一部。樓內走道,樓梯為水磨石地麵、辦公、住室為木地板。大樓為古典柱廊式建築,正立麵三段(台座、牆身、簷樓頂(計14m),直徑1.3m,樓前10級條石踏步而上。整座建築外觀(正麵)嚴謹對稱,尺度雄偉。是武漢20年代銀行大樓的典例之一。
8, 上海銀行 (民國)
建於1920年,位於 江漢路46號,現為工商行江漢辦事處 。上海銀行漢口分行大樓由漢口三義洋行設計,上海三合興營造廠承建,建於1920年。總造價為13萬餘元。大樓建築麵積為2142平米,樓高21.9米,是一座地上4層,地下一層具有歐洲古典主義風格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物。 大樓在建築設計的處理上,不似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大樓的設計手法。即未采用柱廊,也未采用誇大本身建築尺度的方式,但仍能反應出羅馬建築的風韻。而且在入口處突出了三個大園拱門,在兩側突出的挑台部分,做成卷柱式壁柱,即在牆上貼裝飾性柱式,而柱身部分仍按照愛立奧式的比例,整個立麵采取了三段構圖,並取得較好的藝術效果。 大樓麻石雕石門牆,正麵五開間,中間三開門凹進一層,拱券門窗,麻石砌牆,2-3層中部窗門園柱裝飾,樓前踏步和樓內一層。營業大廳為白色大理石帖飾,內部別致,外觀典雅大方,含蓄而不張揚。特別是其窗子各層設計與眾不同。如一層穩定,二層華貴,三、四層因正適人的視覺特點,令人感到樓房的高聳與變化,此樓屬當時高等建築之列。
9, 浙江興業銀行 (民國)
位於中山大道江漢路口,建於1920年。現為武漢明牌首飾使用。該行大樓由景明洋行設計,康施裏營造廠承建,於原址修建三層鋼筋混凝土大樓建築麵積4578平米。但頂上一層為氣屋。三段構圖,在大樓拐角的入口處,建有突出的門鬥,而門鬥的三層處與兩側共有三座塔樓,塔樓上的拱形窗和裝飾欄,頗具特色。大樓屬於巴洛克風格。更為別致的是塔樓的柱子為圓形,這種設計給人一種穩中求變的感覺。整棟建築的底層用麻石砌築,上層外牆為假麻石粉麵,而屋麵為十分搶眼的紅色坡頂,氣屋的窗戶有拱頂既寬又大,遠遠看去宛若一座四層大樓。氣屋是為調節室內溫度而建,它對武漢盛夏,起著類似如今“空調”的作用。
10,橫濱正金銀行 (日)
1894年,橫濱正金銀行在漢口英租界江灘開設漢口分行,位於沿江大道129號,清光緒二十三年 (公元1897年) 在英租界外灘 (今沿江大道南京路口) 建成開業,2層磚木結構,拱卷廊窗,尖山屋頂設暗層,四麵方窗。1921年拆除重建成4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大樓,由景明洋行翰明斯設計。大樓建築麵積4 969平方米,沿南京路一側7開間,沿江大道一側5開間,轉角處設主入口,兩側各有一外門,均有15級外踏步進門入2層。大樓底層為倉庫等用房; 2層中部營業大廳長26米,寬13米,頂部采光深井高至3層頂,廳內無立柱,兩側及前部(沿江大道一側)有業務用房,門廳地麵至3層樓梯麵均鋪白色大理石,營業大廳水磨石地麵,辦公、公寓用房地麵均為木地板。臨街立麵古典柱廊式,由下而上分台座(底層)、樓身(2、3層)、簷部(第4層)3段構圖。整座大樓內外裝修雅致,臨街兩立麵造型嚴謹對稱,尺度雄偉,大樓建築至今仍完好。沿兩條馬路的2個立麵柱廊采用愛奧立克柱式的雙柱排列。現在為湖北省國際信托公司使用。此建築為現代風格的古典主義建築,外牆麻石到頂,在沿江大道與南京路交匯處,四層花崗岩岩石結構,建築師利用轉角處作為主入口,兩側做空柱廊,臨街的東南兩立麵的擎天巨柱,係用雙柱組合形成柱廊,巨型雙柱改善了兩邊臨街的景觀,建築物外觀仍屬古典複興式,建築恢宏、內部做了一些日本裝飾。
11, 花旗銀行 (美)
位於中山大道江漢路口,1950年由武漢市人民政府接管大樓,後為武漢市公安局一處使用,現為“通達四野出口谘詢服務出國留學簽證中心”使用。這幢大樓建造於1921年,地麵有5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麵積6153平方米。設計者是美國建築師亨利墨(Henry Murphy)。建築風格屬於簡化的古典主義式樣,立麵三段式構圖,第一段中間4根圓柱門鬥有3個半圓形門入口;第二段三層中間8根廊柱;第三段簷口上有一層,頂部為平台。2─4層為中段,設貫通3層的6根大型圓柱。景明洋行設計,魏清記營造廠施工,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下1層,1921年建成。圓形的山花和簷口的裝飾與台灣銀行相似。
12, 廣東銀行 (民國)
屬文藝複興式建築,建於1923年,位於揚子街7號,現為市商業服裝研究所。由景明洋行設計,李麗記營造廠施工。係4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立麵構圖采用仿帕拉第奧母題式手法,建築中部凹進,形成半圓形入口平麵,上方覆蓋敞開式半彎隆頂,極具特色。
13, 鹽業銀行 (民國)
大樓始建於1926年,今為中國工商銀行江岸區行所在。由景明洋行設計,漢口漢協盛營造廠承建,1927後竣工,整個大樓占地206866平方米,建築麵積5410平方米為五層鋼混結構建築物。大樓外牆麻石到頂,兩側和中間退後,其間二邊突出,中間踏上二層。二、三層建有6根廊柱,中間兩雙柱,雙柱間內廊設入口門,四層上簷較寬,裝飾較簡潔,既莊重又宏偉,具歐洲古典主義風格的大樓。
14, 浙江實業銀行 (民國)
位於中山大道912號,現由市一輕局入駐。建於1926年,屬古典主義建築,由景明洋行設計,漢協盛營造廠和李麗記營造廠施工。原為4層(地下1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三段式立麵,主入口門鬥為6柱1進3開間,采用單雙對稱多立克柱式。1930年屋頂因火災被毀,景明洋行重新設計,將原建築的簷口處理成腰線,增建1層,兩側添加了橢圓形穹窿,屬“文藝複興式”。。浙江實業銀行漢口分行成立於1921年,武漢淪陷期間,汪偽“中央儲備銀行”曾在此營業。此樓平麵呈矩形,立麵采用三段構圖,屬於“古典主義”樣式。底層是花崗岩砌基座,上部假麻石粉麵,中部為了突出入口,按門鬥形式做一框突出,並立有六根“陶立克”柱,柱上是出邊的小簷,簷上有山花,四樓頂為紅瓦坡屋麵。
15, 金城銀行 (民國)
位於保華街2號,現為武漢市美術館。金城銀行大樓建設的特點,主要在於它的位置。它位於中山大道的分岔口,正麵迎著中山在道,橫麵是南京路,從而大大地開闊人們的視野。大樓正麵7間8柱,采用的是歐洲古典式廊柱樣式。而柱廊高達三層,二層開半圓形拱窗,上麵有厚重簷口和山花。若從廊外來看,既有雄偉感,又有開闊感,也富有變化。其另一特點是台階較高進大門須登上21級台階才能登上首層地麵,而不像當時其他建築物,登上台階後便進入二層。如是充分展現莊俊學院派古典主義風格。
16, 漢口商業銀行 (民國)
漢口商業銀行30年代初,行址最初設在法租界西貢街(今中山大道113號),1933年在第三特區湖南街(今南京路勝利街轉角處)建成5層銀行大樓(今武漢圖書館)。大樓占地1 083平方米,由上海建築師陳念慈設計。樓長37.O米,寬20.65米。底層高2.74米,為倉庫等用房。外踏步直達2層營業大廳,層高5.49米,大廳中部采光井至3層;3層高4.57米,回廊聯通3連房室;4、5層高均為3.8米。樓梯、廁所設在樓後兩側,梯井中裝有籠式電梯一部。大樓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杉木樁基。臨街立麵古典柱廊式,自下而上3段造型,大門前18級踏步上門廊,廊長15.85米,深3.8米,廊前沿6根磚砌圓柱,分兩對立於門兩側,兩根在廊兩端,柱高至3、4層樓頂。廊柱、外牆麵均飾灰色水刷石。鋼外窗。正麵樓頂有磚木結構亭閣,飛簷筒瓦。建築外觀在嚴謹對稱中,增加了活潑的氣氛,頗有中西結合的特色。
17, 大陸銀行 (民國)
位於中山大道,揚子街口,今行址為武漢市茶葉公司及金色婚紗集團所在。該行大樓係由中國建築界泰鬥莊俊(達卿)工程師設計,李麗記營造廠承包修建,1931年始建,1932年竣工。整個大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但三層轉角處為四層,外牆呈多角形,一律落地百葉窗,大樓一層轉角為大門入口,內進為該行營業大廳,二、三、四層均有窗戶陽台,為該行員工住宅宿舍。
18, 四明銀行 (民國)
建於1934年,位於江漢路45號,現為省保險公司。建築大師盧鏞標設計,屬現代派的建築典範。由漢協盛營造廠承建,樓高39.01米,地上5層(中間7層),地下1層。曾於2000年整修。銀行大樓平麵為梯形,中央是營業大廳,立麵無簷口裝飾,臨街正立麵底層麻石砌築,以上為水刷石子粉麵,壁柱形成豎直線條通頂,外觀簡潔明快,開漢口建築之新風,是典型的早期現代主義作品。四明銀行大樓是中國建築師在漢設計的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建築,也是當時武漢較高的建築之一。
19, 中國國貨銀行 (民國)
該行位於中山大道南京路口(今中山大道635號)。該樓房曾為湖北省金銀首飾公司使用,現為“至尊”的國際婚紗攝影店。其大樓是由前武漢著名建築師盧維庸設計,漢口李麗記營造廠承包修建。是一棟三層鋼混結構樓房,三段構圖,中間有二根廊柱,上簷口有類似中國椽頭的細部裝飾,整體建築形象莊重大方,屬現代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物。
20, 中國實業銀行 (民國)
位於江漢路10號,1936年建成,現為中信銀行。是當時武漢的最高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兩翼各六層,中間九層塔樓。蘆鏞標事物所設計,李麗記營造廠營造。大樓臨街立麵底層為青島黑色大理石磨光,上部刷粉紅色水泥砂漿到頂,豎間玻璃,建築外觀簡練,挺拔,高雅別致。大樓底層設半地下室 , 入口設在街麵轉角處。為強調入口 , 上部塔樓逐層收進 , 減緩了對街麵的壓抑感。底層營業大廳呈八邊形 , 頂棚天花形似八邊形藻井做法。大樓內部所用木料有美鬆、柚木、淡木、柳安,向外均為鋼門窗,外堂天棚用法國6寸圓玻璃磚,鋪有席紋地板,鑲有花邊,設備齊全。大樓外觀簡潔明快, 麵調統一, 十分壯觀, 表現出現代建築之特色。
21, 聚興誠銀行 (民國)
建於1935年,現為武漢市機械工業協會駐地。由景明洋行工程師張境設計,漢口李麗記營造廠承包修建。建築麵積5789平米。為一棟上6層地下一層,樓高39.39米的現代派大樓, 聚興誠銀行大樓是中國建築師在漢設計的第二座鋼筋混凝土建築,也是當時武漢非常矚目的高層建築之一。
22, 大孚銀行 (民國)
1935年委托景明洋行設計,由漢口鍾恒記營造廠承包修建。並於1936年竣工交付使用。大樓位於中山大道、南京路口。建成為一棟鋼筋混凝土四層大樓(轉角處計五層),連地下一層。大樓占地506平方米,建築麵積為1668平方米。大樓轉角為大門入口,朝向中山大道。每層樓之間,用兩塊長方形幾何圖形代替了複雜的裝飾,使建築物更顯灑脫大方,頂部也以簡練的幾何圖形代替了古典塔樓,水泥地麵鋪有地板,每層樓的窗戶均為鋼窗,使整座建築物充滿典型的藝術裝飾主義的情調,當時稱之為“摩登大樓”,也即是現代派的大樓。現為"永和豆漿"租用。
23, 中一信托公司 (民國)
建於1936年,位於中山大道908號,現為湖北省交通開發公司。屬早期現代派建築,由中國近代著名建築師盧鏞標設計,上海泰興營造廠施工。係6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取消柱式構圖,強調素麵、直線,簷部厚重,仍未完全擺脫西方古典式影響。1928年中華民國中央信托局在武漢設立分局,為抗戰前後國民黨政府管理武漢房地產的機構,後建造此摩登高樓。中一信托公司,是當時與漢口四明銀行、中國實業銀行等三座摩登式現代建築之一。
24, 永利銀行 (民國)
位於江漢路10號,1946年始建, 屬現代派建築,是解放前武漢興建的最後一座大型現代派建築,1949年建成。由六合公司施工,係鋼筋混凝土結構。1940年“裕大華”在原有錢莊基礎上成立永利銀行,1943年1月銀行在重慶正式開業,設總行及總管理處。抗戰勝利後,“裕大華”公司總部遷回漢口,即興建永利大廈,作為永利銀行總行,漢口分行及“裕大華”各部辦公處所。現為漢口民生銀行,玻璃幕牆掩蓋了它昔日的風采。
本文為江城遊子根據武漢建設,漢網,武漢方誌,湖北省和武漢市圖書館等等資料匯編。
謝謝竹葉美眉喜歡,想拿就拿 : )
過江隧道要經過北京路,去年底回漢看到正在施工. 北京路右邊鹽業銀行後麵是同豐裏,20年代建成的老裏分.正對麵是個裏分,有一著名老澡堂,好像叫東升,左斜對麵原為黃石路副食品商店,現在是非凡攝影店.
大陸銀行-它的後麵有個裏弄,出口一頭在揚子街,一頭在南京路。
大孚銀行-它在南京路一側的對麵是個皮草行,好像是一家老字號,名叫……再過去是家藥店。
金城銀行-原來前麵的三角地周圍有一圈門麵,現在都拆了。
鹽業銀行-這棟樓在中山大道北京路口,1路和24路車在它門口轉彎去勝利街,它對麵是個門麵很長的副食品商店。後麵是個裏弄,出口一頭在中山大道,另一頭在北京路上,對著武漢出版社的舊址。
橫濱正金銀行-《大浪淘沙》好像在這裏拍過一個收回租界的鏡頭。
華俄道勝銀行-旁邊的那棟高樓有點煞風景,好像是80年代修的,與海員有點關係。
沒錯,小時候每次走過那裏,都喜歡摸那黑色的大理石。
Right
謝謝老武漢的美好回憶.
中國實業銀行-曾經是省藥材公司所在地.
永利銀行-紅旗大樓,曾屬長江日報。
中國實業銀行-好像和中藥有關,勝利街一側的對麵是紅旗大樓,江漢路一側的對麵是武漢商業銀行。
中一信托公司-省交通廳,樓下租給了皇宮,後來一把火給燒了。它隔壁那棟大樓是浙江實業銀行。
大孚銀行-據說曾是日本兵的司令部,後來是武漢市圖書館。
聚興誠銀行-井岡山大樓,正對著中心百貨商店,市統計局的谘詢中心曾在裏麵辦公。
漢口商業銀行-鈄對麵是二醫院。
浙江興業銀行-與中國銀行隔街相對,右邊是亨達利。
大清銀行-所有銀行大樓中最氣派的。
俺也是特別留念那些老爸和嶽父大人曾經工作過的地方,謝謝來訪!
武漢的曆史建築還真不少,有空回老家看看,很值得留念。
老的還有德華銀行,與德國領事館相鄰,後沒了. 謝謝武大美眉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