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75)
2010 (261)
2011 (200)
2012 (61)
2017 (5)
除了一處商業地產是買來投資的,其餘的幾處住宅,都是買來自住,順便留下的。但是,這幾處都不怎麽值錢,值錢的自住房,都在搬遷的過程中賣了。
第一次,1998年,為了買一個大點兒房子,必須賣掉原來住的房子,雖然相比買價略有升值,但很有限,談不上收獲。
第二次,賣掉98年買的大房子,因為上班太遠孩子太小,難以為繼。賣房的時間是2001年到2002年。正處在2000年互聯網危機後,也是911發生後,曆時一年多,賣得很艱難。
第三次,2001年買入,2003年賣出。危機還沒解除,賣房依舊難,還是聖誕節期間,幾乎賠錢賣掉。
第四次,2003年買入,2009年到2012年,耗時差不多三年才賣掉。大部分時間在等同款房型的鄰居賣,他們好像2008年底掛牌,一直到2011年底才賣掉。為了不跟他們競爭,一直沒掛牌。期間已經搬到舊金山,一邊付房租,一邊付房貸,負擔很重。但房子也租不出去,現在的人大概都不信,那是宇宙中心的房子哦。房子賣掉幾個月後,當地房價升了五十萬。但舊金山房價先漲一步,賣房子拿到的錢,也沒能在舊金山買到住房。
後來隻好弄了兩個小公寓,一家人分住兩邊。2013年感覺這也不是辦法,決定把兩套公寓租出去,用收回的租金去租一套獨立的房屋,打算租住下去。下決心走上了當房東的路,算是一種置換。其實也不很準確,之前給父母買過一套公寓,他們不住了之後,也有一搭沒一搭地出租著,目標是自己老了退休時住進去。
接下來幾年,也嚐試著在舊金山買房,價錢質量位置,總是不合適。稍有合適的房子就拳打腳踢搶成一團,根本搶不到。
後來,熬到孩子們高中畢業,搬回郊區。回想起來,那幾年為什麽沒有經濟焦慮感?可能是房子出租的租金能夠付我們自己租房的租金,也能覆蓋出租房的費用,還有稅務上的優惠,整體上過了幾年無住房壓力的日子。
倒是後來在郊區買了自住房後,貸款額很高。今年年初不再需要給孩子付學費後,環顧欠債狀況,自己吃了一驚,告訴女兒,我們付清這個房子的房貸時,你已經五十歲了。
為了女兒上大學,2019年賣掉一套出租的公寓,扣除貸款,收回一點兒錢,還補繳了前麵獲得的稅務優惠。臭丫頭哪知道她的幸福不是生在了富人家,而是全家人都圍著她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