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打架

(2019-03-01 14:30:14) 下一個

看了Michael Cohen的聽證會,感受到美國政治的視覺衝擊。議員都不是吃素的,勇猛、蠻纏、不屈不撓。無論有什麽理想、理念,都得先用野蠻的語言、表情外加野蠻的意誌武裝自己,去戰鬥,然後推廣自己的理念,宣傳自己的理想。因為戰鬥在那個高度上,你不野蠻對手就會用野蠻吃掉你。

我對這些視覺衝擊如此關注,是因為女兒。她的理想是當美國總統。她被一所還不錯的大學錄取,出乎全家人的意外,差不多也超出她對自己的認識。之後一年多的時間裏,我不停的問:大學為什麽錄取她?看聽證會的時候,我又想起這個問題。這次我想到的是:大學錄取她,是因為她的戰鬥力。

她跟我們不一樣。剛才,我給她哥哥打電話,問他這個妹妹以後走入政界或者走上法庭,會不會也那麽勇猛地去“打架”,她是不是足夠勇敢。哥哥回答:她足夠勇敢。

這是哥哥第一次在我麵前說:她跟我們不一樣,她跟中國人不一樣。不過國會裏的那種戰鬥,不是真的探討真理。

說完,哥哥也很疑惑地問我:中國人打架嗎?

我說:咱們把探討真理先放在一邊。中國人怎麽會不打架?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人打架。

然後我給哥哥講了一點兒小家族史。我說,你知道你爸爸的奶奶吧?他說:就是我爺爺的媽媽。我說:對。你爺爺的媽媽,在村子裏,一輩子跟鄰居跟村民打架,她心裏有很多委屈,她必須跟別人打架來證明自己不是好欺負的。而且,她也不怕跟別人打架。你妹妹,可能是繼承了她的基因。

你知道,你爺爺的媽媽有六個孩子,隻有你爺爺讀了書,進城當了老師。你爸爸的其他親戚都考不上大學,進不了大都市,隻能留在鄉下或者小城市裏。他們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他們眼裏,你爸爸是一個沒有用的人,他隻能讀書上大學。你爸爸上大學後,全家親戚為他的前程擔憂,因為他們無法理解,那個不會打架隻會讀書的傻子,怎麽能在社會上生存。

你妹妹從小讀書不如你,也不如幾乎所有我們認識的中國孩子,我就一直想,她跟那些為你爸擔憂的親戚是一夥兒的。要是在中國,你妹妹也是考不上大學,必須在街上與人鬥爭的生存者。

可是,你妹妹被一所不會錄取你的好學校錄取了。這是美國和中國的不同。美國的好學校,要把能打架的孩子培養成棟梁,中國的好學校,選擇的是你爸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