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早點兒試一試就好了
(2011-04-25 13:13:25)
下一個
從孩子生下來,就過不安生。主要是不願意在家裏做飯。到處旅遊的動力之一,就是出門在外,理所應當不用做飯。
怎麽就一直沒有想到去坐遊輪?大概是怕嘈雜。怕跟很多人一起擠在船上,這家人都挺熱愛孤獨的。特別是聽說好幾家朋友一起去坐遊輪,就更不敢響應了。平時跟朋友交往,以自己生活忙、能力低為借口,偶爾見一麵,吃頓飯還行。到了船上,在一起粘一個星期,朋友非得變成鄰居不可。
這次有點兒陰差陽錯,不知怎麽想通了,決定帶孩子們試一回。結果,很不錯。
吃飯對某些人來說真是一大難題。到了船上,就不成問題了。還有2000多跟自己誌同道合的人,聯合起來雇了一批廚師、服務員。一天24小時,想吃的時候一定有吃的。
與人交往,在船上好像也不是問題。花錢請船上的工作人員來照顧自己,想搭理他們,就去搭理,會碰到笑臉兒相迎。不想搭理的時候,也有足夠多的安靜角落,躲在角落裏,自己有自己的世界。欲動欲靜總相宜。
遊輪的最大好處,是它的綜合環境。大概體現出現在世界上各國人民的生活狀態。船上的工作人員,除了唱歌跳舞的幾十個人,其餘的近千名船員,都來自美國以外的國家。世界人民突然間和睦相處。有許多來自菲律賓的服務人員,也有不少印度的,南美洲的,非洲的。歐洲人當船長和總工,英國人、澳大利亞人組織拍賣藝術品兼做導購。加拿大人組織娛樂活動。美國公民們享受。
在法國餐廳碰到一位印度服務生。隨便聊幾句,得知,服務生已經在各種遊輪上工作了19年。這個數字特讓人感慨,大約也是這麽多年前,咱叛逃來美國的。他說自己已經老了,42歲了。咱沒敢接茬。不是怕說自己老,是心理感慨很多。他這麽到處端盤子,一端就是這麽多年,從20出頭,到帥哥半老,是否厭倦?其實咱也一樣,對著計算機亂寫,一寫就是這麽多年,是否厭倦?每個人的生活多少有些類似,也有些漂泊。
意大利餐廳的服務生來自馬來西亞。他說自己的太太有一半中國血統。他說他的孩子也跟我們的孩子年齡相仿。隻是他們的工作,一上船就是9個月。孩子們心裏父親的概念大概是大海。
最後一天跟船員聊天兒問答,我說孩子們問你們是否打算在船上開所學校?船上的總工說:我女兒也有同樣的問題。
回家後在網上回味遊輪的種種樂趣。發現不但有我們乘坐的為期一周的群眾性遊輪活動,還有為期100多天的環球旅行遊輪。地球上人口這麽擁擠,或許有一天,遊輪會成為解決地球表麵人口擁擠問題的優先選擇,真的在船上開設醫院、學校、法庭和監獄。
船長說,海嘯的時候船上最安全。
隻是,船終究要靠港,要從陸地索取各種生活用品。海嘯沒有直接顛覆巨輪,但港口會被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