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知識結構與焦慮

(2011-03-30 14:55:56) 下一個

《八十年代》的第一篇是訪問阿城。我覺得是最重的一出戲放在了開場白。我不一定能堅持把所有的訪談都讀完,但是阿城的,一定要讀完,他是個有魅力的作者。他在八十年代寫的《棋王》完全沒有那個年代的色彩,驚呆了一代人,或者驚呆了一個時代。

導讀裏說到這席談話的主要線索,是知識結構和焦慮這兩個詞。讀完導讀,就忘了這兩個詞。讀完整篇,腦子裏盤踞的,也就是這兩個詞。回頭看導讀,哦,是真的。

在現在這個統一教學,統一觀摩電影電視報章雜誌的年代,人的知識結構大概是非常接近的。因此這個世界有著激烈的競爭,因為企圖競爭的東西也是一致的。

阿城的知識結構,與那個年代的“典型”中國人,是不同的。原因是他從小生長在右派家裏,被主流排斥,他就去當時尚未被文革的舊書店裏看書,讀了許多非主流的好書。這些東西沉澱出後來的《棋王》。其實很多感悟也是從先人那裏承傳下來的,他做了載體,難得的驚人卻也喜慶。

在他講述知識結構的時候,我有點兒心曠神怡。我讀書很少,說不上有什麽完整的知識結構。讓我神往的,是假如擁有某種完備的知識結構該多好啊!所以我時常搬遷,以此來更新擴展自己很不規整的知識結構。他也談到了更新知識結構的話,我深感不謀而合。十分可貴。尤其是一個沒怎麽讀書的人和一個讀了很多書的人有這種不謀而合,其中大概有些悟性的東西。和和。

其實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一直隱隱約約擔心的、關心的、上心的,大概也是如何構築孩子們的知識結構的問題。沒能明確地把這種心情用一個詞匯表達出來。這次,算是有了著落。

另一個問題,跟文化有關的,是說到人的焦慮問題。說49年前,中國的中產階級,其實是不焦慮的。過著悠閑而充裕的生活,享受著。那種享受和規矩,便是那個年代沉澱出來的文化。後來人們都焦慮起來了。焦慮大概是很難產生文化的。

在美國的生活,我感覺焦慮還是很多的。經濟效率為核心的社會運作方式,需要人們的焦慮,需要人們在克服焦慮的過程中產生效率而不是文化。效率是生存的基礎。丟失文化似乎不是什麽問題。

當然上麵這段話是我說的,阿城的意思是說,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都著焦慮的生活,對付政治鬥爭什麽的。那個,我也同意。

他還表揚了王朔,也讓我很高興。不過他表揚的角度和我表揚的角度不一樣。他是說王朔的語言有顛覆作用,對那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者說基本偽道理的顛覆,有很深遠的社會效果。我倒不覺得王碩是衝著顛覆來的,他沒有那個意思。王碩代表的是一種生活的真誠。一種比較特定的生活環境下,人對真誠的直覺的,熱情的追求。追求的方式被外界環境界定了。看似顛覆,其實是抗爭。從思路上看,王碩在他自己所描述的場景中,或者說生活的環境中,本身也是不焦慮的。

不焦慮,可以產生有建設性的文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