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75)
2010 (261)
2011 (200)
2012 (61)
2017 (5)
本來知道不是大毛病,皮膚上出了濕疹,可以自己去買些藥。但是沒有把握。
知道藥店裏有藥劑師,可以指點一下。以前是信任他們的。但進城之後,去過幾家藥店,遇到的藥劑師,都是英文不很流利的亞洲女孩兒。本來不歧視她們,她們有上進心,學一門手藝自食其力,也好。可是,連續幾次,問她們問題,回答都是支支吾吾,說不出所以然來,然後就指點俺去醫院。俺要是不怕上醫院,就不來麻煩她們了。
結果,俺不但怕上醫院,也怕去藥店了。
兒子說自己想見醫生。昨天我打電話去問,他們說今天可以去drop in。事先給了孩子醫療保險卡和錢,copay是夠了,拿藥可以過後再去。醫院就在家附近,屬於選擇就近入診。
畢竟不是說頭疼發燒,頭腦不清醒,就是看一下皮膚。要說孩子的病史,還沒有,確實沒怎麽病過。牙醫那裏矯正牙齒,每次都是孩子自己去的。城裏的孩子不都這樣嘛。
為什麽要drop in,不約普通門診?因為去年女兒腳傷了,普通門診約到一個半月之後。後來腳已經好了,才約到。我幾乎想,要不然每個星期約一個,長期防範著,孩子不生病就取消預約,否則正好能用上。雖然是濫用了他們的係統,也是讓他們係統的濫給逼的。
以前沒用過這種醫學院的附屬醫院,或許這就是他們的特征。醫院建得挺富麗堂皇,大部分時間都在做paper work,醫生看病也是做做研究,沒點兒疑難雜症,人家也不原意看。醫生一周出診一天,其他時間寫paper,所以約自己的醫生,幾個月之外是理所當然的。真到了看病的時候,醫生看一遍,學生看一遍,醫生和學生討論一遍。我倒是不反對學生來學習,但是不能把自己當爺,弄得病人得求著你們來看病。
今天兒子被拒絕之後,我跟兒子說,咱們還是去看中醫吧,兒子不願意。估計得哪次大病不愈,才能說服他病急亂投醫的情況下去找中醫。
我一想,別指望醫院了,隻能自學醫學吧。自學成材之前,再想想哪兒有可能找到有用的信息,舊金山市裏就沒個管用的藥劑師?想來想去,想到了同性戀的聚居地。我印象中同性戀的共同特征就是有正當職業,受教育程度比較高。他們居住的地方,或許對藥劑師的錄用比較嚴格。
乘車去了castro街上的藥店。這家店特別忙,等了半天才有機會跟藥劑師說上話。問題一說出來,藥劑師就指明了解決問題的方向。言談自信,解釋清晰,一種久違的機靈,把我一肚子的氣都打消了。
其實就這麽簡單,隻需要專業人員的一點兒自信一點兒機靈,我就特別滿足。跟醫院生氣,不隻是因為孩子去看病未遂,而是這背後長期積累起來的對這個行業的不信任。
沒啥好說的,明天就跟保險公司說換醫院。再也不跟這種教學醫院糾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