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文課,成了一門模擬人生坎坷的教程。

(2008-07-02 11:54:53) 下一個
幾年前朋友介紹了馬立平中文學校和教材,就很積極地給孩子們報名參加。那時候女兒還小,看到哥哥去上中文學校,羨慕得直流口水,哥哥上的第一堂中文課,妹妹就坐在教室門口觀摩了整堂課。

那時候讀了馬老師的教材介紹和教學思想,頻頻點頭,感覺找到了組織,孩子們找到了求學的方向。這套教材的中心思想是,一定要教會孩子中文,不能放任自流。

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在長大。哥哥跟著教材學了一年又一年,妹妹也進入中文學校。妹妹在中文學校的第一年是愉快的,每個星期畫幾個漢字,念一首兒歌,就過來了。到了一年級,突然有了定量認字的要求,妹妹就傻了。她的各方麵成長的成熟度,都跟不上中文學校的要求。她說一些中文,說更多的洋文。讓她每個星期把中文學校學的字記住,簡直就是每周登一次珠峰。學校放春假的時候,珠峰就登上去了,學校開學了,就隻能在半山腰上急得轉圈。一學年沒有堅持完,我就率領著她放棄了中文學校。

哥哥屬於在中文學校裏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他能記住每周學的字,上課的時候也大聲發言,積極回答問題。隻是,每周的四次作業,氣得他常常是淚灑計算機桌前。記住大量偽隨機的漢字,除了記憶力比較好,也還是要做練習,做作業的。每周四次作業,是比較重的負擔。特別是計算機部分,沒有捷徑可走,一步一步跟著聽課文,認字,看寫字的筆劃,等到完成所有的步驟之後,才能拿到當天的密碼,表示今天的作業已經做了。比較讓人頭疼的是,這四次作業絕大部分內容是重複的,如果一個孩子記憶力好,他對這種重複建設是很反感的。最要命的是,有很多課文因為長度的緣故,要分成兩部分學,也就是兩個星期學一篇課文,那麽就意味著這篇課文類似的作業要做八次。很後來我才意識到,這種重複對孩子是一種巨大的折磨。這種折磨跟孩子們日常生活的其他內容和學習方式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哥哥說,他感到了痛苦他就哭,他為了中文作業實在是沒少哭。而這還是在我大力為他做刪減中文作業的堅強後盾的情況下發生的實在忍不住的哭。

到如今,哥哥已經學了超過1000個漢字,對“提前”“拖後”這些詞還是感到陌生。學中文,除了這是媽媽的要求外,他看不到任何意義。他是個愛讀書,愛學習的孩子,可是中文課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傷他的心,讓他完全喪失了學習這門手藝的興趣。一次,老師跟我說,你兒子學得不錯,好多以前學的字還記得。我把這話當作好消息告訴兒子,兒子大怒:這並不意味著我喜歡中文。另有幾次,我表揚他中文水平不錯的時候,他哭著對我喊:這並不意味著我喜歡中文。那種憤怒,分明是一個漂亮的女演員充滿委屈地對導演控訴:不能因為我漂亮就把我當花瓶用。

上學期結束前,我猶豫再三,還是去跟老師說,下學期他不來上中文課了。老師說,他學得挺好的,留在學校,他學得比別人好,會提高他的自信心。但是,他不用上中文課就已經很自信了。倒是他爸爸說,有一門中文課壓著,他會覺得平時上學是多麽幸福的一件事。中文課,成了一門模擬人生坎坷的教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