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熱鬧地方很多。傳統意義上的市中心是西禦街 -- 人民南路天府廣場 -- 東禦街 -- 鹽市口, 染坊街 -- 青年路 -- 春熙路一線。
說傳統, 是因為以前就這一線最熱鬧 -- 小時候去人民南路, 春熙路, 就叫"進城", 意思就是 -- "城"外的都是"郊區"; 現在明顯不是這樣了 -- 城市擴大了, 到處看起來都象市中心~~
從我家, 坐地鐵2號線到天府廣場轉1號線就可到春熙路, 非常的方便迅捷。常帶姐倆坐這一線 -- 看電影, 玩遊戲(春熙路的群光廣場上有一層是很大的遊戲遊樂場), 逛街買喜歡的小玩意兒+享受街邊美食。
家門口的軍屯鍋魁:
先煎, 再放進鍋下的爐壁邊靠著烤 --
烤出來當然是外酥裏嫩的好味道:
牛肉刀削麵, 這家的麵軟了點, 不筋道:
過街地道裏也是寸土寸金 -- 全商業化了, 好處就是 -- 美味隨處可尋, 垂手可得~~
從這裏走過時, 很少坐下吃東西, 倒是常買杯飲料, 邊走邊喝 -- 超喜歡國內的飲料攤/店, 品種超多, 每次都找一種自己沒喝過的點, 樂此不疲~
地鐵天府廣場站出來就是下沉廣場, 扶梯上去就是展覽館前麵的地上廣場了 -- 這裏還依稀認得出以前的模樣:
沿東禦街就到了鹽市口 -- 天剛擦黑, 熱鬧才剛開始:
這家烤串攤生意爆好, 口岸好, 人流量大, 老板應該都沒有發愁的時候:
最喜歡的就是烤魷魚和烤小土豆, 雞珺也不錯, 旁邊的煮糯玉米也是我的菜。
關東煮到處可見:
盯著好看的挑了幾種買:
覺得這隻是外形新潮打眼, 味道嘛 -- 一般, 嚐個新鮮而已。
另一天, 姐倆去青年路太平洋影城看動畫片, 我弟做陪 -- 我又溜了:
飲料店我喜歡:
久違了的青年路, 早變得麵目全非 -- 當年下海大潮時, 很多人在這裏練攤創業:
冒菜 -- 俗稱"一個人的火鍋"。這家店又賣串串, 又賣冒菜, 看來生意太競爭了 -- 多賣個品種, 希望多招攬些吃客:
這串串碼得真是繁花似錦:
還是對傳統的小吃更感冒 -- 一小店坐下, 點了份涼糕:
拌在紅糖裏, 真好吃:
這涼爽怡人的宜賓小吃雙河葡萄井涼糕, 居然被我在大冬天裏碰到, 運氣呀!
一份冰粉, 也是加紅糖水 -- 真的就是小時候的味道! 想當初, 小小的自己還在大人指導下, 用手搓著裝有冰粉籽的紗布袋做過冰粉呢:
鹵菜店。最喜歡的: 鴨翅, 鴨腳, 鴨脖, 魷魚串和雞珺......口水!
轉角 -- 又是丸子店。排隊買的都是小年青們:
又一家:
這天到春熙路時, 正好一處展台上毛豆們在秀新款手機:
米國農村裏從沒見過如此閃亮的場麵, 姐倆趕緊湊個熱鬧。
民還是以食為天 -- 光瞅熱鬧是瞅不飽滴。帶姐倆去群光廣場打遊戲的路上, 找一家麵店先裹裹腹:
素麵一碗, 等的時候我又跑旁邊店買了一夾紅油耳片的白麵鍋魁:
把姐倆送到玩遊戲的地方, 老公先守著, 我繼續下來"尋食"~~
看這裏排一長隊, 趕緊加入。店家還派人站一旁, 給排隊的每一人發一杯豆漿, 用心良苦
有各種肉餡的和不同口味兒的 -- 外皮很酥, 裏麵一咬下去油就冒出來了, 起碼一半肥肉吧。我還是喜歡軍屯鍋魁些:
轉彎, 又看到一米線店 -- 好, 來一碗酸菜牛肉米線, 跟老板說多多地加酸菜!
味道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