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國已經多年了. 英語說地仍然不很標準. 但基本目標已達到, 那就是交流沒有問題了. 但追求 perfection, 仍需不懈地努力. 我的親身經曆告訴我: 矯正英文發音- Never too late.
十年前, 我來到這所大學的一個研究所. 每周一次 “Staff meeting”, 輪流介紹自己實驗室的科研進展. 一次輪到我, 那是第一次. 自己覺得講地還不錯. 會後, 有幾個 Senior faculty, 包括 Director, 還稱讚說 “Nice talk!”
回到 Office, Dr. Lau, 一位從香港來 的Professor, 跟了進來, 第一句話就是: “Dr. Wang, you need to improve your pronunciation a lot. Then, others could understand you better.” 讀了四年Ph.D, 又做了四年 Post-Doc, Seminar 無數次, 以前怎麽無人給我講這個? 剛才別人還誇我 “Nice talk”, 心裏美滋滋的, 突然被澆了一頭冷水! 不過我知道 Dr. Lau 向來說話直來直去, 也就沒有在意.
過幾個了月, 又輪到我做 Seminar. 可能是熟了的原因, 這一次, Dr. Lau 更不留情麵, “Your English is bad! No body understands you!” 心裏想, ”Is it that bad?”
類似 以上的事又發生過幾次. 有時, 我的 technicians 也 complain. 實驗出了問題, 怪我沒有講清楚. 我開始意識到我的英文發音的確存在嚴重問題.
一天, 我主動到了 Dr. Lau’s office, 想征求一下他的意見. 我說: “It is a habit for so many years. It might be too late to correct it. ” Dr. Lau 回答 : “No, absolutely not! Even those American movie stars ask specialists to correct their pronunciation”. 最後, 他強烈建議我去看 “speech pathologist”.
我所在大學的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設一門課程, “Speech Pathology”. Instructor 是語言學教授, 學生是讀 Master degree 的. 學生在教授指導下幫助 “病人” 矯正發音, 一對一. 毎周一次, 一次一小時, 八周時間, 收費$380, 夠狠的! 不過後來倒是得了個驚喜, 因為我是該大學正式 Faculty, 學費全免!
第一次課是給我作診斷. 教授坐旁邊, 學生 (是我老師) 是個二十來歲的美國姑娘, very nice. 先檢查口舌, 又讓我伊伊啊啊了幾下. 她和我 face to face, 不足一 英尺, 讓我好不自在.
幸好, 那天中午飯沒有吃有onion的sandwich, 進門前還剛嚼過口香糖.
老師觀察完畢, 看來”硬件” 沒有問題. 她把錄音機準備好後, 讓我讀了一段短文. 她一邊聽一邊記. 讀完後, 教授和她談了一會便出去了. 老師說 “There are several major problems. We have to solve them one by one. You will be there.”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區別 “R” 和 “L” 的發音. 我把”Road” 發成 “Load”. 發”R” 時舌頭收不到位, 發 “L” 時舌頭又伸不到位. 糾正發 “L” 相對好辦, 隻要把舌尖 touch 上牙牙齦, 聲帶震動一下就行了. 發”R” 可就難了. 舌頭在嘴裏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還要使勁往回收, 巻成 “U” 形, 煉一會舌頭就麻木了.
快下課時, 老師給了我一張 有 ”L” “R” 單詞的 list, 還有一盤她讀這些單詞的錄音帶, 讓我回家後多煉多聽. 以後的幾天, 回家後就 ”啊啊” 叫. 女兒說, “媽媽, 我們家多了一隻鵝!”
第二次課是區別 “Th” 和 “S” 的發音. 我把”mouth” 發成 “mouse”. 老師教我, 發 “S” 時, 兩腮向兩側拉開, 臉要 smile, 舌靠近前牙, 但不 touch 前牙, 然後吹氣就行了. 發 “S” 我實際上沒有多大問題, 隻是 smile 地稍微有點不夠. 問題出在發 “Th”. 老師讓我把舌頭伸地至少跟上下唇一樣齊, 然後吹氣. 其實, 不用伸地那麽長了, 稍微超過上下齒就行了. 老師要讓我”誇張” 一點, 是為了盡快治好我的”病”. 區別 “Th” 和 “S” 比區別 “R” 和 “L” 容易多了. 但是發 “Th” 是糾正過來了, 可把本來發地不錯的”S” 又搞砸了: 把”S” 又發成了 “Th!” 老師說, “This is very normal at beginning, you will be fine”. 她讓我反複讀 “Mouth, mouse”, 讀煩了就反過來讀 “Mouse, mouth” 嘿! 這一招還真靈!
第三次課是區別 “A” 和 “E” 的發音. 我把”Bad” 發成 “Bed”. 老師教我, 發“A” 時, 要把嘴張很大. 小姑娘教半天, 我還是不得要領. 最後不得已把教授請來.
教授也是個女的, 講話很幽默: “We are ugly when we talk because we open our mouth widely; but Asians don’t”. “Don’t be shy when you speak English”. 嘿, 這個還是頭一回聽說. 仔細想這話有道理! 記得一年春節晚會, 有個演員嘴裏含一枝花兒, 還能字正腔圓地唱京劇呢! 讓美國人嘴裏含一枝花兒, 說一句 “Bad Apple” 試試? 花保準落地. 看來, 要想說一口標準的美語, 就得呲牙裂嘴, 別怕害羞.
以後的幾次課是區別長短元音, 重音輕音, 識別音節, 等等. 這很重要. 很多中國人講英文, 倍脆兒! 重音輕音不分, 長短元音不分. 我過去把 ”Hate” (a: 長元音) 發成 “Hit” (i: 短元音), 兒子說 “爸爸, 你要打人?”. Hate 和 Hit 有邏輯上的聯係, 但發音一長一短, 還是不一樣嘍.
“Road” vs. “Load”
“Mouth” vs. “Mouse”
“Bad” vs. “Bed”
“Girl” vs. “Go”
“Hate” vs. “Hit” “Say” vs. “See”
如果不能的話, 為了您的大業, 恐怕您也要去看 “Speech pathologist” 嘍.
QinHwang
04/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