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男人

實實在在,無虛都實,文筆羞澀,馬馬虎虎。
個人資料
正文

大地震後,震撼,流淚後的沉思(一)--捐款

(2008-05-27 20:50:13) 下一個

         汶川 7.8 級的大地震,幾萬同胞失去了生命,幾十萬同胞深受重傷,成千上萬的學校,工廠,民房變成了一片廢墟。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在時時刻刻的關注著地震的消息。這幾天來,我們每天的話題都離不開地震。我的外國同事和朋友也是每天帶來了一次次的問候。我的一位美國同事說,她每天的早晚祈禱,這些天都隻是在為那些地震死去的中國人。我的另一位美國朋友發來的郵件中提到;唯一慶幸的事,這次地震發生在白天,如果是深夜,死亡的人數不知道會增加多少倍?我發現,大家祝福的話題,都是一個字:人。世界各國的人們,為災區捐款,為災民流淚,此情此景多麽令人感動。人,人性的時代,世界上的人善良的多啊!

我收到了許多人的倡議,想把他們的個人捐款給我,由我統一捐給災區。考慮很久,我感到此事不妥,我本人不是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我也不是駐美的集資代表,這項義務對我來說,實在太重。最後,我把國內官方的捐款網站,給了所有的人,並聲明我本人也是捐到這裏的。十幾天來,悲哀,流淚,熱血沸騰的時刻慢慢平靜了下來。原本不想寫什麽,但每天不停的關注著國內的消息,實在耐不住寂寞,還是想談談對幾個問題的看法。

捐款是義務,不是責任。

許多大型網站,都出現了捐款的排行榜,最引人注目的是歌星和影星的捐款排行榜,從十萬到一千萬不等,捐得越多,得到的讚揚就多。當然,捐得少的,受到大多數人的挑剔,另外還有更多的諷刺,再加上一些口頭的威脅:在不捐多點,觀眾就會罷看這些“吝嗇鬼”的演出。有的球星,因為初期的捐款少,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和辱罵,後來又在追加到兩百萬,才不知道是不是合適?國內的麥當勞因為捐款太少,遭到人群不斷的衝擊 ……



本人認為,捐款是道德義務,並不是責任,以上的做法實屬過激。義務的解釋應該是無償的奉獻,不追求回報的。而責任就完全不同了,責任是被動的,是必須要做的。比如,你買了房子,欠銀行的貸款,是責任而不是義務,你不付款,銀行可以把你掃地出門。

捐款隻是義務,捐多捐少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別人無權強求。責怪別人還不如自己多為災區做些實事。這樣的做法與禮儀之邦的名聲不相吻合,是過分的無理要求。

你可以從現在開始,把你不吃麥當勞的錢省下來,都捐給災區 , 這是你罷吃的權利,你的愛心一定會感動麥當勞的。也許,你的這種精神,會激勵所有的國內麥當勞的寵愛者們,聯合起來和你一起做同樣的事情。那個時候  ,麥當勞也一定會主動去捐款。但是,這樣威脅毀壞合法的在華投資企業 , 是一種暴民的做法,這是對一個大國的投資環境的褻瀆,是給善良的中國老百姓的臉上抹黑。

新聞的報道多了,由於國內的捐款也來也多,媒介也無法將所有的捐款人一一作報道。但是,媒介受到了許多電話 , 許多捐款的企業要求宣傳一下他們的捐款現場 , 圖像數字滿天飛,這是一種慈善的目的嗎 ? 可以說明一點,這些企業的捐助中,有些慈善的愛心,也有做廣告的目的;今天放點小魚,以後可以釣到大魚。如果是懷有這樣的目的,貪婪的目的已經把那點愛心,給統統抵消了。

有一篇文章,特意談到了“一代鳳驕”芙蓉姐姐,說從此不再有人歧視她了,因為她不富裕,還是捐了 1.5 萬元。天哪!

成千上萬的捐款數字中,這個數字應該是相當小的數額,怎麽一下子成了話題?捐款比她多的人,連名字都找不到,她這點小錢,反而成了熱點話題?這不是另一種變相的炒作又是什麽?她就是靠炒作成名。芙蓉姐姐自己也說,捐款後隻剩下幾毛錢了。捐款後,還是又吃又喝,肥肥胖胖,幾毛錢活了好幾天,這不成了奇跡了嗎?

要想實實在在的奉獻點愛心,如果沒有其他的目的,應該學學人家周潤發,不公布自己的捐獻數字,誰都會明白,周潤發不可能隻捐獻 1.5 萬人民幣,由此可見他奉獻愛心的方式,是這位芙蓉姐姐無法比的。

國內的慈善機製和慈善文化還不太成熟,可以說是剛剛起步。網上有些評比,發現大陸的企業的捐款還不足台灣企業捐款的一半。所以,“本土的富豪們對自己土地上發生的災難出手這麽寒酸?”也成為了熱門話題。網民大發感歎:如果他們不快加入捐款的排行榜,以後誰也不買他們的產品,斷他們的財源,把他們也變成窮人,因為他們的愛心不像芙蓉姐姐一樣在閃光。此話是否差異?這馬和癩蛤蟆不應該互相比吧?

 在美國,捐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當然也不排除有目的的捐獻。據新聞報道,為了競選美國總統,克林頓夫婦公布了2007年的報稅單,他們賺了幾千萬美金,一千多萬交了稅,又捐獻了一千多萬,他們從來也沒有公布他們的捐款方向。阿諾當了加州州長後,其報稅單據才顯示出,在九一一後,他們夫婦馬上就捐出了一百萬美金。除了搞政治的人外,企業,富商和老百姓都常常捐款。為什麽?因為美國從法律上,就支持這種行為,捐款可以抵所得稅;另外,美國是全世界信奉宗教人數比例較高的國家,宗教教育,社會教育,子女教育,無一不涉及奉獻愛心,所以他們認為捐錢,捐物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當然,他們的捐款也是量力而行,誰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收入全捐出去。因為銀行才不會管你把付款都捐出去了,就遷就你,該要賬還會要賬。捐款靠資源,誰也沒有權力強迫誰,,我每天讀新聞,從沒有看到某人指責那個有錢人,自己肥得流油,就是不捐款的報道。

 另外,每個國家的捐款,各大網站也開始了比較。沙特阿拉伯最多,捐了六千萬美金,差點一夜間,成為我們國家最好的朋友;可後來被人發現,它在美國新奧爾蘭的颶風災害時,捐了一個億美金。它的地位馬上就降低了。

美國捐了五十萬美金,在網上成了最摳門國家,群情激憤聲討,差點要倡議取消中美貿易了。

 還是回到了責任和義務的話題。什麽是責任?我們國家的最高領導們親臨災區,調動全軍救災,這是他們的責任,我們為有這樣盡職盡責的領導人而驕傲。各國援助我們的資金和物品都是義務,對於每一分錢,我們都要說聲謝謝;這才是我們大國的風範,我們禮儀之邦的風采。多少年來,我們中國支持了那麽多貧困的國家,我們收到了多少的回報?不過是問候,共讚友情的電報,我們能埋怨這些國家隻進不出嗎?

 滴水之恩將湧泉相報。我們應記住每一個幫助我們的國家和善良的人們。但是,我們決不應該譴責那些賺著我們中國人的錢,而沒有給我們捐錢的企業和個人。沒有一條法律,把捐款作為一項責任,它隻要交了稅,就沒欠我們什麽。如果因為捐款的數額少,就要砸人家的生意,這是在訛詐,這種行為毀壞我們華夏民族的聲譽。

 現在的許多事情搞得四不象,實在令人不解.

 捐款數額大的人,自己先把數額,在自己的傳播媒介中傳出去,做到網上有名,路人皆知,這是在做廣告?還是露富?

 著名新聞媒介,把一個乞討老人,把身上所有的錢捐了出來,成為了中華媒介的明星。這樣的新聞,不是讓人笑話嗎? 他本來就是乞丐,靠施舍來維持生命。他的下一頓飯沒有了,餓昏倒在街頭,給他治病錢是不是更多?因為他身無分文,他用自身財富和捐款的數額比例巨大,成為了捐款比例的楷模。這種媒介新聞公司,實在掉自己的身價。我們的媒介工作者,你應該上網查查,那麽多世界著名的新聞媒介,哪家媒介,沒事兒報道這玩兒意的?

 一個乞丐和一個商人對社會的貢獻是無法比的,不是乞丐捐一百元就偉大,富豪捐一個億仍然和身份不符。商人為社會在創造著財富,乞丐在侵吞著社會的食糧,他們是社會的恥辱?報道一個乞丐來捐款,能發現我們中華民族的濟危紓難的美德嗎? 從哪一點體現了我們中國人的良好素質?

 還有更甚的,有的企業老總居然公開下了命令讓職工捐款,否則就開除。這是什麽樣的企業管理係統?這樣企業領導人的素質,如何能建立現代的企業文化,如何能讓職工具有任何的企業責任感。

 在大型災難後,一個國家的自救能力說明了一個國家的國力.有沒有捐款不是什麽大問題,因為國家的重建災區投資,不會把捐款打入預算。二十多年前,唐山大地震後,中國在不接受外援的情況下,還是重建起了一個新唐山。今天的中國,實力比那時不知要強多少倍,重建災區,不是什麽大問題.但是,我們中國人不會忘記那些真誠幫助過我們的人,這應該是我們古老的傳統的美德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1)
評論
一覽青山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真像你說得那樣的在逼人捐款,那絕對是在自踐自己的人格國格,成了“留下買路錢”的那種。

你所有的觀點言之有理,唯其中一段好像不是出自同一個人的腦袋:“商人為社會在創造著財富,乞丐在侵吞著社會的食糧,他們是社會的恥辱?報道一個乞丐來捐款,能發現我們中華民族的濟危紓難的美德嗎? 從哪一點體現了我們中國人的良好素質?”

按照這個邏輯,世界上的老弱病殘都是在侵吞社會的食糧。不僅如此,每一個最強的人生或生意也會經曆高峰低穀。最近肯尼迪患腦癌,進入老弱,按此邏輯是否也該歸入侵吞社會的食糧這一類?--乞丐的捐款,雖來自於施舍,但捐給眼下比他更困難的人,為什麽?他完全可以一毛不拔,他沒有名人的壓力!如果說乞丐捐款是為了名利,還做什麽乞丐?當然,永遠不排除少量不在常態的例子。

至於商人,能找到不為自己牟利的人嗎?他們確實同時在勞動,在為社會服務和付出,但他們的得到的回報,是多少倍的高於他的勞動付出?這要歸結於社會物質的不公平分配。如今社會生產力,高科技的突飛猛進,中低端的勞動力進一步被儉省,會使這種不公平更趨於嚴重。商人隻是鑽了個高利潤的空子,並非他們的勞動真有那麽偉大。

我同意“不是乞丐捐一百元就偉大,富豪捐一個億仍然和身份不符”。在這個世界上對弱者懷著愛心是一個美好的事情,絕對是人類從低級向高級發展,擺脫大魚吃小魚的原始生態的必然趨勢。至於這愛如何懷法,分量是多少,是由個人的多方麵的因素決定的,如何強求?也不可強求。
紐約公司老黃牛 回複 悄悄話 剛讀時,還同意樓 主的論點。但越讀就越耐不住寂寞,想說兩句。

沒錯,捐款是道德義務,並不是責任,麥當勞因為捐款太少,遭到人群不斷的衝擊,實屬過激。樓主的道德品質挺高!

但讀完了全文,才發現樓主在乎的隻是法律責任,而不是道德義務,更不是大眾心中感情。譏笑芙蓉姐姐又吃又喝,肥肥胖胖;嘲一個把身上所有的錢捐了出來乞討老人 "是社會的恥辱"。

你還自吹自擂 ""收到了許多人的倡議,想把他們的個人捐款給我,由我統一捐給災區"。 你是誰呀? 大概是個對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的精英吧!

把美國是全世界信奉宗教人數比例較高的國家和捐款聯係起來,借以批評國人的不是,沒問題。那問問你一個宗教的故事: 麵對捐出幾個銅板的窮人(他的全部身家)和捐出大量錢財的富人(一半身家),耶穌是怎麽說的呢? 若你知道了這個故事,就會明白為什麽芙蓉姐姐和乞討老人能感動社會大眾。

精英呀,你與社會有點脫節了吧!
jiajiaw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罷了的評論:說什麽長久與堅持,誰不知道愛心越長久越好?誰不知道做好事最好是做一輩子?這些大道理是人都明白。但當前的情形下都衝動不起來的人,這樣的情況下都不願意多獻出一份愛心的人,可能有“持之以恒”的愛心麽?我們這個社會離所需要的愛心都還很遙遠,擔心“愛心災難”是不是早了點?
queencake 回複 悄悄話 商人 大部分 是 無利不起早 的, 把 利益 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

一個我認為 很 商人 的人在 聽了 李連傑 的話:愛心無大小。便說,怎麽 會沒有 大小,這個時候,誰的錢多,誰 的愛心就大。

我理解李連傑的意思,他是在呼籲 正麵、積極 的東西,而在 批評 那些 不太正常的東西。

但是,我也知道 我 朋友 的話 是 針對 那些 有能力 做得 更多,更好的人 說的。

多少老百姓,都 可以 至少 捐出 月工資 的10%,那些 年收入 上百萬 美金 的 ,個人 捐 了多少?! 老實不客氣 得說,老百姓在捐這些錢後,可能就要 從 家裏的 夥食費 裏 扣了,這些 商人,在 捐了錢後的 生活,有什麽 影響?!少 抽一根雪茄?

我 很 敬佩 Bill Gates 和 Warren Buffet 的 行為,真正可以 “笑傲江湖” 的富人,
queencake 回複 悄悄話 同意 大部分。

但是,哥哥,你怎麽 又 這樣 說 乞丐呢? 上次 是說 妓女。

這些 隻是 他們 為了生存 而 選擇 的 不得以的方式,雖然 很多人 都 不會 去 這樣 做。

用 簡愛 的 話 說,就是 “當我們的靈魂穿過墓地,來到上帝麵前時,我們是平等的”。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欣赏搂主的坦诚和勇氣,赞同楼主文章中的大部分观点。我从来不认为人的素养、境界與胸懷可以在一夜之间改变。当然,对那些被震出来的瞬间同情與爱心,也是应该得到我们肯定的。和你一样,对国人的一些过分行为與做法,我很反感,一如我在另一篇跟帖裏所写∶“愛和同情是不能強迫與勉強的,愛心的奉獻不是一時的熱情與衝動,僅有熱情、痛苦、同情、焦虑、愤怒是不夠的,愛是一場持久戰,是一项长久的責任和義務,是一種持之以恒的心理素質。愛和同情既不應該是政府號召的結果,也不應該是突發事件激發的衝動,它應該是一種互助互愛和同情心,應該出於日常習養。我非常不希望看到一場出發點良好的愛心活動因為沒有把握好度而成為一場‘愛心災難’,成为‘爱心暴力’。我們應該記住,愛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生活常態,是一種自發行为,它绝不是一時的衝動與頭腦發熱,更不能成為一種強迫性震動。”

欣赏楼主冷静反思,敢於说真话的勇氣。握手!
kkgj 回複 悄悄話 捐款應是自覺自願的,而不應迫於喻論和外界壓力而為.抗震救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以通過很多方式救助,以一次捐款的多少做為衡量標準過於簡單.同時鄙視那些肆意張揚自己的捐款行為和金額,把捐款當成廣告的另外一種形式的人或公司.
多浪河 回複 悄悄話 在此時提出這種觀點是找著挨罵,哈哈,中國還不能算富。 慈善事業剛剛起步,有錢人和沒錢人對慈善事業的認識都有待提高。
caimixiaop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周子衡的評論: 完全支持這個觀點。
樓主有些非要表現的和別人不同, 比大多數客觀那麽個勁頭, 就像她自己說的: 4不象!
欣慰的是, 中國的脊梁一直都是最大多數的人, 是那些被樓主認為該”教育“的人, 而不是樓主這些自以為的”精英“。
我說我話 回複 悄悄話 同以作者觀點
SweetBaobao 回複 悄悄話 I do support you!
步常劍 回複 悄悄話 製度才是保證發展的根本,我們的路還長著呐。共同奮鬥吧。
葉子07 回複 悄悄話 LZ認為隻有法律規定了的,才是責任。而事實上,道德產生的約束作用,自古以來就形成了另一種責任的體係。沒有履行法律規定的責任,要受到法律的製裁。而沒有履行道德所約束的責任,也要受到道德體係的譴責。所以,不要以為完成了法律規定的責任,就可以免受道德的譴責。兩回事。
cwx 回複 悄悄話 "捐款是道德義務,並不是責任,"此話在理。不過,道德崇尚一直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支撐,國人埋怨幾句也無可厚非。
wu2ming2 回複 悄悄話 國內媒體似乎是把捐款喧嚷的過分一些.但是我的感覺是正麵的. 它表現了慈善文化在中國良好開端, 代表著中國國民素質的提高.說實話,國內外同胞們這幾個月的表現很是讓人振奮的.

捐款多少不是無所謂, 它表示捐款者的心態.尤其對捐款政府來說,捐多捐少表明它對捐款對象的重視和友好程度.

周子衡 回複 悄悄話 博主感歎“四不象”,其實隻有一不象:即不象美國。全盤接受了美式資本主義價值觀,遇事馬上對照美國標準衡量,就會這樣看問題。人皆自私啦,個人主義啦,行為絕對自由,別人沒權利管啦,富人有功啦,窮人可恥啦,等等。好在中國自有可以抵擋,抗衡美式價值的東西,在這次天災後充分表達出來,讓我們驚喜,讓我們振奮,讓我們對中國今後走一條同美國不同的道路增加了信心!很同意“客舍青青”的看法。
泉水 回複 悄悄話 畸形的社會,不問責任,不查原因,隻比錢多錢少。
knightseu 回複 悄悄話 捐款不是義務,這點我同意。不過也犯不上侮辱乞丐吧。樓主連基本的同情心都沒有??!大多數人如果有選擇,是不願意做乞丐的吧。太冷血了。
sweete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客舍青青的評論:
非常同意客舍青青!
其實我同意博主的部分觀點。但是博主有非常令人討厭的精英意識。

如果說企業家對社會的物質財富創造貢獻更大,那這位捐款乞丐對社會的精神財富貢獻是某些所謂企業家遠遠不如的——他喚起了人們內心的良善和先人後己的精神(當然除了博主這種視乞丐為負資產的人除外)。坦白說,我自己因為這則新聞又去捐了一次錢——數額絕對不會影響我的生活,但我第一次捐時覺得數額已經足夠了——足夠讓我自己良心上過得去,但並非足夠讓災區人民得到必須的帳篷糧食和衛生用品。看完這則新聞後我很慚愧,於是又捐了一次。並且會在未來的發薪日繼續捐。

正如很多人所留言,成為乞丐的可能原因會有很多。可能博主會覺得憑著自己的才能,永遠也不會成為乞丐。但是請別忘記,即使你有才能和智慧,那也大部分是天生的。也有人是天生才智較差的。較低的才智並不使他們喪失作為人的資格——否則人類社會的數千文明就等於是白費了。如果你有較高才智,感謝你的父母吧——你隻是幸運而已!
beijinglaor 回複 悄悄話 Absolutely support your point. When I watched the fundrising concernt in CCTV4, everything else was so great, it made me emotional, but the organized donation from time to time was something that didn't fit in this picture, It reminded me 20yr back. I am proud of what our goverment has done: putting life in the top priority, the correst decision has erned great reputation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However, the organized donation, ranking indivifual with $$ sings, and then judging individual by the quantity of donation is not something that a mature society should do. But I do hope that it is a learnng process, we will do it better next time. Donation is a personal decision, not a decision that is influenced, forced by the peer. Also, the quantity of donatio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one's degree of love to our country. This is a qualitative issue, not quantitative one.
want_try 回複 悄悄話 捐款是義務,也是責任 in this case. How to do it would be another story.
醜陋的人 回複 悄悄話 wl
鬼穀雄風 回複 悄悄話 同樣你的分析,我們在海外捐款,實際上就是量力而行——每年要捐的事情,太多了。
客舍青青 回複 悄悄話 自由主義致力於自由,但是他需要美德。你有捐款的自由,也有不捐款的自由。但是當這個世界上沒有太好的道德衡量標準的時候,捐錢的多少,是最直接的標尺。當一個人不大方的時候,別人說一下都不可以了麽?
那個乞丐老人真的很感人,“商人為社會在創造著財富,乞丐在侵吞著社會的食糧,他們是社會的恥辱”,能說出這樣的話來,是作者的恥辱。希望作者自己,作者的家庭都平平安安不要出事請,因為,那個時候,作者才知道,有很多很多成為乞丐,需要借錢,需要討錢的理由。
“仗義每逢屠狗輩,負心常是讀書人”,請不要因為讀了一些崇尚極端個人主義的東西,就忘記了人類最基本的道德。當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有難的時候,哪怕他有自救的能力,旁人的給予,是人道主義的關懷和支持,是表明我們是人,是關心別人的人的表現,哪怕有一點點偽裝,一點點虛榮,能真槍實彈的給出錢和物,就是好樣的人。
碧血千尋 回複 悄悄話 絕對支持樓主的觀點!!!
dodolook8 回複 悄悄話 這樣的新聞,不是讓人笑話嗎? 他本來就是乞丐,靠施舍來維持生命
這樣的新聞不是笑話,乞丐不會因為捐款而餓死!


一個乞丐和一個商人對社會的貢獻是無法比的,不是乞丐捐一百元就偉大,富豪捐一個億仍然和身份不符。商人為社會在創造著財富,乞丐在侵吞著社會的食糧,他們是社會的恥辱?報道一個乞丐來捐款,能發現我們中華民族的濟危紓難的美德嗎? 從哪一點體現了我們中國人的良好素質?

從沒見過如此荒謬的觀點!沒錯富商對社會的實質幫助遠大過乞丐,但就從愛心來說,很多富商不如這個乞丐!以你的觀點,乞丐都是吃社會的,對社會是負資產,都應該死掉!如此,你爸媽老了後,開始吃老本,都應該死掉!殘疾人餘生創造的價值不如社會花費在他身上的投入,他應該死掉!
看你這文章真是浪費我時間!荒謬之極!
絕對悉尼 回複 悄悄話 很多東西都搞得四不象 - 這句話太精辟了。
jhnn 回複 悄悄話 前半部分寫的好,後半部分有點義和團的味道。
樓主可能去過多年,不了解國內的新形勢了。
國內的乞丐,大多數不是自願的,而是被迫的。
一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乞丐尚且能夠傾其所有捐給災區,其高風亮節,難道不讓那些隻捐了自己年利潤0。4%的腦滿腸肥的商人臉紅嗎?
yaohua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同意你的觀點。有些人的行為讓人聯想起小說中惡丐在辦事人家門口撒潑耍賴強要施舍的樣子。真讓人臉紅。這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是在自我損害中華民族的形像。
xixia 回複 悄悄話 Agree with your main point: 捐款是義務,不是責任。 It's not mature to compare how much each person/organisation donated.

However, totally disagree with what you commented about 乞丐. How do you know the 乞丐 likes to be a 乞丐 and like to 侵吞著社會的食糧? Do you know how many of them are forced to be 乞丐 by someone and the poor life? Of course, there are many "professional beggars". But not all of them are "professional". 他們是社會的恥辱??!! 乞丐 themselves should not be the shame of the society, the society should be shame for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of beggars.

After the Earthquake, I'm sure there will be many many victims have to become 乞丐 for just surviving . I don't think it would be shame on them for becoming 乞丐.

Since you insulted them in this way, you don't need to donate to the Earthquake Relief. It looks your 愛心 is reduced to very limited group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