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後,震撼,流淚後的沉思(一)--捐款
文章來源: experience2008-05-27 20:50:13

         汶川 7.8 級的大地震,幾萬同胞失去了生命,幾十萬同胞深受重傷,成千上萬的學校,工廠,民房變成了一片廢墟。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在時時刻刻的關注著地震的消息。這幾天來,我們每天的話題都離不開地震。我的外國同事和朋友也是每天帶來了一次次的問候。我的一位美國同事說,她每天的早晚祈禱,這些天都隻是在為那些地震死去的中國人。我的另一位美國朋友發來的郵件中提到;唯一慶幸的事,這次地震發生在白天,如果是深夜,死亡的人數不知道會增加多少倍?我發現,大家祝福的話題,都是一個字:人。世界各國的人們,為災區捐款,為災民流淚,此情此景多麽令人感動。人,人性的時代,世界上的人善良的多啊!

我收到了許多人的倡議,想把他們的個人捐款給我,由我統一捐給災區。考慮很久,我感到此事不妥,我本人不是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我也不是駐美的集資代表,這項義務對我來說,實在太重。最後,我把國內官方的捐款網站,給了所有的人,並聲明我本人也是捐到這裏的。十幾天來,悲哀,流淚,熱血沸騰的時刻慢慢平靜了下來。原本不想寫什麽,但每天不停的關注著國內的消息,實在耐不住寂寞,還是想談談對幾個問題的看法。

捐款是義務,不是責任。

許多大型網站,都出現了捐款的排行榜,最引人注目的是歌星和影星的捐款排行榜,從十萬到一千萬不等,捐得越多,得到的讚揚就多。當然,捐得少的,受到大多數人的挑剔,另外還有更多的諷刺,再加上一些口頭的威脅:在不捐多點,觀眾就會罷看這些“吝嗇鬼”的演出。有的球星,因為初期的捐款少,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和辱罵,後來又在追加到兩百萬,才不知道是不是合適?國內的麥當勞因為捐款太少,遭到人群不斷的衝擊 ……



本人認為,捐款是道德義務,並不是責任,以上的做法實屬過激。義務的解釋應該是無償的奉獻,不追求回報的。而責任就完全不同了,責任是被動的,是必須要做的。比如,你買了房子,欠銀行的貸款,是責任而不是義務,你不付款,銀行可以把你掃地出門。

捐款隻是義務,捐多捐少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別人無權強求。責怪別人還不如自己多為災區做些實事。這樣的做法與禮儀之邦的名聲不相吻合,是過分的無理要求。

你可以從現在開始,把你不吃麥當勞的錢省下來,都捐給災區 , 這是你罷吃的權利,你的愛心一定會感動麥當勞的。也許,你的這種精神,會激勵所有的國內麥當勞的寵愛者們,聯合起來和你一起做同樣的事情。那個時候  ,麥當勞也一定會主動去捐款。但是,這樣威脅毀壞合法的在華投資企業 , 是一種暴民的做法,這是對一個大國的投資環境的褻瀆,是給善良的中國老百姓的臉上抹黑。

新聞的報道多了,由於國內的捐款也來也多,媒介也無法將所有的捐款人一一作報道。但是,媒介受到了許多電話 , 許多捐款的企業要求宣傳一下他們的捐款現場 , 圖像數字滿天飛,這是一種慈善的目的嗎 ? 可以說明一點,這些企業的捐助中,有些慈善的愛心,也有做廣告的目的;今天放點小魚,以後可以釣到大魚。如果是懷有這樣的目的,貪婪的目的已經把那點愛心,給統統抵消了。

有一篇文章,特意談到了“一代鳳驕”芙蓉姐姐,說從此不再有人歧視她了,因為她不富裕,還是捐了 1.5 萬元。天哪!

成千上萬的捐款數字中,這個數字應該是相當小的數額,怎麽一下子成了話題?捐款比她多的人,連名字都找不到,她這點小錢,反而成了熱點話題?這不是另一種變相的炒作又是什麽?她就是靠炒作成名。芙蓉姐姐自己也說,捐款後隻剩下幾毛錢了。捐款後,還是又吃又喝,肥肥胖胖,幾毛錢活了好幾天,這不成了奇跡了嗎?

要想實實在在的奉獻點愛心,如果沒有其他的目的,應該學學人家周潤發,不公布自己的捐獻數字,誰都會明白,周潤發不可能隻捐獻 1.5 萬人民幣,由此可見他奉獻愛心的方式,是這位芙蓉姐姐無法比的。

國內的慈善機製和慈善文化還不太成熟,可以說是剛剛起步。網上有些評比,發現大陸的企業的捐款還不足台灣企業捐款的一半。所以,“本土的富豪們對自己土地上發生的災難出手這麽寒酸?”也成為了熱門話題。網民大發感歎:如果他們不快加入捐款的排行榜,以後誰也不買他們的產品,斷他們的財源,把他們也變成窮人,因為他們的愛心不像芙蓉姐姐一樣在閃光。此話是否差異?這馬和癩蛤蟆不應該互相比吧?

 在美國,捐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當然也不排除有目的的捐獻。據新聞報道,為了競選美國總統,克林頓夫婦公布了2007年的報稅單,他們賺了幾千萬美金,一千多萬交了稅,又捐獻了一千多萬,他們從來也沒有公布他們的捐款方向。阿諾當了加州州長後,其報稅單據才顯示出,在九一一後,他們夫婦馬上就捐出了一百萬美金。除了搞政治的人外,企業,富商和老百姓都常常捐款。為什麽?因為美國從法律上,就支持這種行為,捐款可以抵所得稅;另外,美國是全世界信奉宗教人數比例較高的國家,宗教教育,社會教育,子女教育,無一不涉及奉獻愛心,所以他們認為捐錢,捐物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當然,他們的捐款也是量力而行,誰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收入全捐出去。因為銀行才不會管你把付款都捐出去了,就遷就你,該要賬還會要賬。捐款靠資源,誰也沒有權力強迫誰,,我每天讀新聞,從沒有看到某人指責那個有錢人,自己肥得流油,就是不捐款的報道。

 另外,每個國家的捐款,各大網站也開始了比較。沙特阿拉伯最多,捐了六千萬美金,差點一夜間,成為我們國家最好的朋友;可後來被人發現,它在美國新奧爾蘭的颶風災害時,捐了一個億美金。它的地位馬上就降低了。

美國捐了五十萬美金,在網上成了最摳門國家,群情激憤聲討,差點要倡議取消中美貿易了。

 還是回到了責任和義務的話題。什麽是責任?我們國家的最高領導們親臨災區,調動全軍救災,這是他們的責任,我們為有這樣盡職盡責的領導人而驕傲。各國援助我們的資金和物品都是義務,對於每一分錢,我們都要說聲謝謝;這才是我們大國的風範,我們禮儀之邦的風采。多少年來,我們中國支持了那麽多貧困的國家,我們收到了多少的回報?不過是問候,共讚友情的電報,我們能埋怨這些國家隻進不出嗎?

 滴水之恩將湧泉相報。我們應記住每一個幫助我們的國家和善良的人們。但是,我們決不應該譴責那些賺著我們中國人的錢,而沒有給我們捐錢的企業和個人。沒有一條法律,把捐款作為一項責任,它隻要交了稅,就沒欠我們什麽。如果因為捐款的數額少,就要砸人家的生意,這是在訛詐,這種行為毀壞我們華夏民族的聲譽。

 現在的許多事情搞得四不象,實在令人不解.

 捐款數額大的人,自己先把數額,在自己的傳播媒介中傳出去,做到網上有名,路人皆知,這是在做廣告?還是露富?

 著名新聞媒介,把一個乞討老人,把身上所有的錢捐了出來,成為了中華媒介的明星。這樣的新聞,不是讓人笑話嗎? 他本來就是乞丐,靠施舍來維持生命。他的下一頓飯沒有了,餓昏倒在街頭,給他治病錢是不是更多?因為他身無分文,他用自身財富和捐款的數額比例巨大,成為了捐款比例的楷模。這種媒介新聞公司,實在掉自己的身價。我們的媒介工作者,你應該上網查查,那麽多世界著名的新聞媒介,哪家媒介,沒事兒報道這玩兒意的?

 一個乞丐和一個商人對社會的貢獻是無法比的,不是乞丐捐一百元就偉大,富豪捐一個億仍然和身份不符。商人為社會在創造著財富,乞丐在侵吞著社會的食糧,他們是社會的恥辱?報道一個乞丐來捐款,能發現我們中華民族的濟危紓難的美德嗎? 從哪一點體現了我們中國人的良好素質?

 還有更甚的,有的企業老總居然公開下了命令讓職工捐款,否則就開除。這是什麽樣的企業管理係統?這樣企業領導人的素質,如何能建立現代的企業文化,如何能讓職工具有任何的企業責任感。

 在大型災難後,一個國家的自救能力說明了一個國家的國力.有沒有捐款不是什麽大問題,因為國家的重建災區投資,不會把捐款打入預算。二十多年前,唐山大地震後,中國在不接受外援的情況下,還是重建起了一個新唐山。今天的中國,實力比那時不知要強多少倍,重建災區,不是什麽大問題.但是,我們中國人不會忘記那些真誠幫助過我們的人,這應該是我們古老的傳統的美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