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男人

實實在在,無虛都實,文筆羞澀,馬馬虎虎。
個人資料
正文

北京人都幹什麽

(2010-07-29 14:13:22) 下一個

    回美國的前一天,室外驕陽似火,溫度高達37度,室內盡管開著空調,但依舊覺得不適。為了不讓年邁的父母,再為我準備臨行晚餐,我於是到附近的餐館去買外賣。在麗都飯店附近,有十幾家不同風味的餐廳,我首先想到久違的羊肉串,找到了一家名為塔裏木的餐廳,先定了幾十串羊肉串。我付完錢後,看到正門上的招人啟示:招聘領班,刷碗工。我對那位貌似老板的新疆人說:“老板,我想報名當刷碗工,您能付多少錢一個月?”

那位戴著新疆瓜皮帽子的老板,用帶著濃重新疆口語的普通話說:“如果我能雇傭個北京人刷碗,五千塊一個月。”

我笑著問:“你一定是開玩笑?”

他一本正經的說:“我是認真的。”

    我驚愕的看著他,不知該如何回答,話裏話外說明這活兒北京人是不會做的。那麽,自古稱為皇城根下的北京人,都在做什麽?

    此次回國,時間較為充裕,我去了許多地方,我發現服務和生產行業,基本見不到北京人了。到許多商店買東西,售貨員或者是近郊的農民或者是外地人,從小的超級市場,到北京的高檔商店---賽特大廈和燕莎商城。坐出租車,司機都是北京郊區的農民。各個大廈和小區的門衛,都是外地進京打工的人,更不要說,那些在烈日下施工的民工,不可能有一個北京人。

如果可以把這些工作類別,分為藍領工人的類別,那再看看白領。一天早晨,我看到一群穿著白襯衫,戴著領帶的房屋買賣經紀人,集體站在室外開會。我聽了一會兒,從主持會議的領導,到頻繁發言的下級,各個講話都帶有不同的口音。

我回美國前,到亞運村的一個大廈去買飛機票。售票公司的幾個工作人員,也都不是北京人。我坐著電梯上下,遇到許多走向不同辦公室的人,講到也不是北京話。我去銀行取錢,也未聽到一聲地道的北京話。

    看北京新聞,官方報道北京人口現在有一千九百萬人,一千二百萬北京人口,七百萬外來人口。當然,有人不信,因為外地來京的人,很難統計的準確。但是,我相信北京的本地人口,數字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偏差,因為畢竟有戶口記錄。那麽,這偌大比例的北京人,是否都在家裏坐著吃閑飯?

   我特地在雍和宮附近的胡同走了一圈,看到了許多人在室外乘涼,確實有許多北京人。在景山後街的四合院群中,我看到了相同的景象。


    我有點醒悟了;因為有許多工作的場所,我還沒有去,那一定是北京人的聚集點。比如政府機關大樓,大型國營企業的辦公區。當然,相對一部分人寧可在家裏吃老本,也不肯出來做工,有的靠租房子,有的靠老一輩的財富。這應該就是今天的北京人的選擇。
外地的人用辛勤的勞動,改變了古老的北京城,使其成為了國際大都市。而北京人呢,則利用天時地利,坐享其成。


    我看著那些坐在驕陽下,啃著饅頭的民工,想起我們這些在國外的人;我們的初期,不是和這些民工一樣嗎?隨著時間的增長,我們用自己的血汗和勤奮,開創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擁有了自己的財產和事業,使那些土生土長的人,都嫉妒著我們短時間的成就。那麽,由此推斷,如果這樣下去的話,將來的北京人,會是個什麽樣的結局,那可就很難說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
評論
比哭笑好 回複 悄悄話 北京人在幹什麽?我是北京人我知道。白天買套,晚上操筆。

套套用來套股票,操筆寫博文。
experienc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翱遊的評論:
我如果在北京,我先找個刷碗的工作,一千和五千我不在乎,騎著驢找馬,總比閑呆著強。
翱遊 回複 悄悄話 人家一句笑話你卻當真了。我也是北京人,我的下崗的同學可沒像你說的閑著,出去找工每個月1000元還累死累活的。白領一個月拿到手也就3500元,涮個碗一個月5000,沒聽說。
MuYuXin 回複 悄悄話 我北京中學同學1/3都出國移民了,還有一大部分在政府機關,醫院,國企,還有些就自己開個公司倒騰,再不濟也是個的哥。
experienc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greenlane的評論:
希望你不止看題目,多看看內容。
greenlan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deeplake的評論:肯定沒問過,照他的理論北京人都閑著呢。不說文章內容怎麽樣,這題目就是腦袋進水的人起的
閑人Filiz 回複 悄悄話 好像國內各大城市都類似。
大澤土 回複 悄悄話 說出了一種現象:利益分配的得益者。這種過錯不是當地居民的錯,是分配製度的錯。是政府的錯。
mister986 回複 悄悄話 你有沒有調查訪問過哪怕一個“北京人”?
deeplake 回複 悄悄話 動不動就“北京人”怎麽怎麽,這算不算地域歧視?
myuz 回複 悄悄話 您的文章很好,我也琢磨過這種現象.現在想通了,倒也不擔心.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二帶北京人已經不用象他們的祖父那樣幹剛進城的農民工做的工作了, 這是積累,二十年後現在在北京的農民子弟也會象現在的北京人一樣.
現在的北京人中不乏精英,北京是文化環境最好的城市,無論是人文環境還是自然環境, 前者如深圳,上海,隨不乏人材但200年前什麽都沒有,後者有西安, 洛陽,曆史悠久,時運以逝.
cmucaptain 回複 悄悄話 一個人一個活法, 你所說的這些行業也許北京人少, 但並不代表北京人坐享其成。。兄第我是北京人,並不嫉妒你的成就。
葉韓 回複 悄悄話 您的文章文章很好。
不過您可曾想到過,您所說的所謂許多“北京人”在並不遙遠的過去也是所謂的“外地人”。而您的子孫在不遠的將來也會有您所預測的“北京人”的結局--如果他們成為“北京人”後停止努力的話。
讀您的文章,我讀出的是“富不過三代”,一個家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如此。
我倒是覺得現在中國的年輕人都應該讀讀您的文章,不要變成您所說的“北京人”,無論他們是身在北京、海南島、蘑菇屯、張家墳,還是中國的任何一個地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