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男人

實實在在,無虛都實,文筆羞澀,馬馬虎虎。
個人資料
正文

生於六十年代--我們是幸福的一代(圖)

(2010-02-11 15:12:47) 下一個

論語上講: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欲。

老一輩人總要念叨自己的滄桑史,讓下一代人知道,千萬不要忘本。生於六十年代的人,今年最大的五十,最小的四十,如何向下一代陳述自己的滄桑史呢?如果寫生於五十年代的人,那將是一本催人淚下的小說。但是本人生於六十年代,對前麵的事情缺乏了解,江郎才盡,無處下筆。但是,寫六零後,是自己的親身經曆,回憶四十多年以前的事情,立刻靈氣恒發,痛苦和快樂瞬間頓時浸滿了腦海。寫了一半我才發現,生於六十年代,原來是最幸福的一代。

首先來說,生於六十年代的人,基本上躲過了五十年代末的困難時期,生下來享受國家定量的牛奶票。總的來說,與上一代相比,身體的成長發育屬於正常的範圍內.


幾歲時趕上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看著那些曾經是那麽慈祥的老奶奶和老爺爺被批鬥,每天早晨跟著家人和鄰居們一起,舉著毛主席語錄對著毛主席像宣誓。對我們這些半懂不懂事的小孩子,這是一段可貴的經曆,也是我們童年中的一段色彩斑斕的片斷。當然,這是所有的後輩,永遠無法涉足的曆史。


我們那時沒有電視,所有的活動都集中到了室外;用木頭塊加上個滾珠,再做個鞭子,在胡同裏抽漢奸。在大街上到處撿廢煙盒,折成三角形,小朋友們一起拍三角。用鐵絲做個大圓圈,用家裏的火筷子,推著上大街賽跑。三分錢一根的小豆冰棍,吃完了把叉冰棍的木頭釺子留起來,一起手心手背的耍冰棍棍。


我們那時沒有汙染,冬天的時候,一下大雪,我們一邊吃冰涼的白雪,一邊堆起雪人,用煤塊做雪人的眼睛。夏天的時候,我們帶著自製的小笊籬,蹲在護城河邊,可以撈回許多的小魚。

電影票隻有五分錢一張,可以看兩個多小時,“地道戰”“地雷戰”“奇襲”還有“南征北戰”,另外就是革命樣板戲。當八十年代“戲說乾隆”紅遍中國大地的時候,看到許多人模仿乾隆的就坐的姿態,我馬上想到我們當年學習李玉和豎起衣領,健步走入刑場雄姿。我們唱著閃閃的紅星,到處尋找做地雷的材料(一硝,二磺,三木炭),夢想著成為革命英雄的那一天。



 我們每人的家裏,都有半導體。每天中午下學回家吃飯的時候,還可以聽半個小時善前方講得“李自成”,然後美美的睡個午覺,下午再去上學。

我們從小學到中學,學校主要抓治安,不太抓教學,我們這些童心燦燦的孩子,逍遙了近十年。我們可不像今天的小學生,做個功課到深夜。

沒有電視和電腦,我們基本按時睡覺。學校那麽輕鬆,我們還是不情願去上課。後來,我們就趕上了唐山大地震,學校關門幾個月,張鐵生交白卷,黃帥反老師,我們成了學校的主人。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是童年,我們是在無憂無慮中度過的,那確實是一段值得回憶的美好時光。

我們盼著過春節,因為我們可以吃到餃子,還有花生和瓜子。我們不羨慕山珍海味,因為我們沒見過,我們比任何一代都明白什麽是幸福。不過這一點,現在的孩子們很難理解。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家家的日常中的晚餐,比我們小時候過春節的年飯都豐盛,過節日時的夥食和平時也沒有區別。如果,什麽都一樣,孩子們如何能理解什麽是幸福?什麽是喜悅感?

下一代人說,你們真可憐,小時候連飛機都沒坐過。我說,如果你不知道一個珍寶的存在,你不會後悔你沒有擁有它。什麽是可憐?別人有,你自己沒有,但你卻想要它,那才是可憐。別人開汽車上學,你坐公車上學,你也想開車但就是買不起,每天為此事發愁,你才可憐。我們那時,不知道外麵的世界,無處比較,每人都差不多。我們那時胖子少,想吃什麽都是家裏最好的,也不知道什麽是膽固醇高。哪像現在的孩子,放在桌上的美食不敢動,怕影響了健康,咬著牙吃不喜歡吃的素食。

我們上中學甚至高中,很少有對異性的衝動。我們沒有一種審美意識,服裝也很單調,男女生唯一的區別是頭發的長短,隻要帶上帽子,前後看看,很難發現是男還是女。我們也搞不清什麽是情,色,頂多在家長不注意的時候,看那本生理衛生的書。我們那時不懂名牌,的確良襯衫,褲子沒有補丁,已經很時髦了。

我們是第一批趕上了中國大學的正式招考,稍加努力就上了大學。那時的大學,是保險箱,誰都能畢業,而且保證有工作。雖然大學的宿舍是上下鋪,八個人一間屋,沒有空調和電扇,但是離開了父母管教環境,對我們是種新奇而憧憬的日子。踢足球,看電影,聽鄧麗君的歌,唱著“外婆的澎湖灣”度過我們自由的時光。

上大學後,學校明文規定不許談戀愛。十八歲的我們,眼光開始了對異性的探索。我們一旦找到了目目相對,閃閃觸電的感覺,就會不顧一切的進攻。一對對的情侶,成為了四散的地下工作者。我們明白早戀是帶有害羞還有低級的意味,但是,花開花落是大自然的產物,我們無法抗拒。花要開的時候,是擋不住的。我們不是追求對方的富有,我們尋找著純樸的愛情,酣暢淋漓的情書是我們唯一抒發情懷的產品。雙方都是一無所有,這種苦澀,含蓄,真誠的戀愛階段是讓我們難以忘懷的。把情書保存在抽屜裏,把黑白照片藏在教科書裏,把對方的身影記住在腦海裏。

大學畢業了,國家保證分配,我們走到了工作崗位。我們是受人羨慕的一代。那些生於五十年代,插隊下鄉後,剛回城做工人的師傅們用慚愧的目光看著我們。我那時二十多歲,他們也隻是三十多歲,但他們已經有十幾年的插隊經驗,他們才是耽誤的一代,也是值得同情的一代。我經常聽到有人在背後說:“那就是新分來的大學生。”我那時好得意,那時是什麽比例?工人兩千多人,大學生才不到十個。

     進一步的改革開放,我們的羽翼已經豐滿,自己砸掉鐵飯碗,有的在商海中奔波,有的跨過大洋開始了留學生涯。

     九十年代,我們幸運的趕上了電子時代,我們雖然不年輕,但也一點不老,所以很快的跟上了時代。我們正在這個轉型的時期,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人生輝煌三十始,人生四十正當年。”我們生命的每一步,基本都步步追上了改革的節拍。

二十一世紀,國富民強的盛世,我們又在其中。比起我們的前輩和我們的後代,我們不覺得我們才真正的擁有豐富的人生經曆,我們不覺得我們比他們多活了一輩子?我們比任何一代人,都了解什麽是苦,什麽是甜?我們趕上一次次變遷,我們生活在美好的時代。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坦率的說,看著現在的孩子們,童年這麽辛苦的熬夜做功課,小學生就那麽多的近視眼。有電視不能看,有電腦不讓上。到考大學時,頂著那麽大的壓力,擔心落榜。就是上了大學,還要擔心找不到工作。他們的生活比我們那時候優越,物質比過去也豐富,但他們缺少的是我們那時的幸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9)
評論
zz02 回複 悄悄話 70 中期出生,發現同齡的朋友也一樣,沒吃過苦,錢看的不太重,開心就好。父母現在多不太老,不愛帶孩子,愛在退休後投資經商,存錢。(又愛又氣)
我覺得一代比一代好,
天涯無芳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口清派海的評論:
佩服,早年就有這眼光和勇氣。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隻不過這慶父不是個體,是世界上最大的邪教組織。
天涯無芳草 回複 悄悄話 我來說兩句。不管文章如何,一些細節值得商榷,影響文章的整體感。
首先、,“還可以聽半個小時善前方講得“李自成”,然後美美的睡個午覺,下午再去上學。”記憶大概有誤,因為當年李自成不是善前方,善前方出名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晚於劉蘭芳袁闊成。李自成是曹燦講的。
其次,從表述來看,您是78級。我不知道您在大學混了多少年,也不知道哪所大學這麽開放,鄧麗君直到嚴打時還屬於黃歌,當年我都是通過短波收聽的。
至於說上高中都沒有性衝動,我想那是極個別的個例,似乎不應當拿來說事。
照您的這說法,非洲人似乎更幸福,是吧。
0xffff 回複 悄悄話 I like this article and have the same feeling because I am one of them, too.
口清派海 回複 悄悄話 想起了那年九月九
那年頭,總覺得中國像這樣下去,是不行的,要改換一下天地了,和幾位死黨密議,都覺得他老人家是萬惡之源“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那時生活在一個山區,妻子來探親。下午四點許,廣播傳來哀樂,播音員用“如喪考妣”(文革那時常用的熱門用語)的語調宣布到“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敬愛的偉大領袖”時,我壓抑不住內心的巨大喜悅,回到房間,關上門,蒙上被子,哈哈大笑,妻子被我的狀態嚇住了,問我什麽事,我告訴了她,她聽了以後更嚇了,說你反革命啊。我說中國從此也許會好起來了。那時她的12天探親假快到了,該回去了。我說你暫且不要走,先觀察一個月,看會不會打亂,如果那樣,你回去,我們可能從此天各一方,如果出現軍閥混戰,南北割據局麵的話。後來,到了大約10月9日早晨,躺在床上,聽到6點的廣播,從頭到晚都沒有本來天天,每篇文章都會有的“按既定方針辦”,覺得事有蹊蹺,李季起來查閱前幾天的人民日報,發現10月6日起,這句話已經不見了,知道上麵有事發生,於是打開美國之音,聽到江張王姚已被抓,就告訴妻子說,大地震已經發生,能量已經釋放,會穩定很長一段時間,你可以回去了。於是中國真的發生巨變。後來,美國電視劇《大西洋底的來客》《加利森敢死隊》日本電影《追捕》《望鄉》等進來了,鄧麗君也擠進來了。我們開始“幸福”了。
秋陽照落葉 回複 悄悄話 頂一下六十年代的同齡人,深有同感
cxgcxg 回複 悄悄話 湖南南部農村。小學一二年級的課桌是幾塊破磚上架一塊木板。四五年級時有小孩因在廁所板上寫"毛主席萬歲"而令全校學生對筆跡。紅薯能吃飽,米飯很少吃飽過。下課後放牛打豬草。暑假幹一天活得工分4點5分(價值人民幣4分)。安全。可以打著火把去幾裏外的鄰村看電影。八一年高考時,全校考上兩個本科,我是第二。考TOEFL時,要單位人事證明才能報名。
cxgcxg 回複 悄悄話 湖南南部農村。小學一二年級的課桌是幾塊破磚上架一塊木板。四五年級時有小孩因在廁所板上寫"毛主席萬歲"而令全校學生對筆跡。紅薯能吃飽,米飯很少吃飽過。下課後放牛打豬草。暑假幹一天活得工分4點5分(價值人民幣4分)。安全。可以打著火把去幾裏外的鄰村看電影。八一年高考時,全校考上兩個本科,我是第二。考TOEFL時,要單位人事證明才能報名。
JulyLake 回複 悄悄話 我和博主的生活細節不同,但是總體感受相似。要補充的一點是:每一個年代出生的人都是幸福的一代。Happiness is a state of mind. 幸福不幸福,完全看個人,和出生年代,地點等等沒有太大的關係。我常對90末海外出生的孩子說他們很幸福。功課輕鬆,課外活動種類繁多(樂器,美術,運動),可以憑個人愛好挑。周末海灘,打球,滑雪,或者和朋友玩電子遊戲。很多他們有的我們那時候想都想不出。但是如果我能重新選擇出生年代和地點,我還是選原來的。我出生的年代,環境,家人,朋友,老師,同學,同事,我的生活經曆和對前程的展望等等構成了我的獨特的人生。我不僅不會和另外一個年代的人換,而且也不會和任何一個同年代的人交換。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唯獨屬於他/她的幸福生活。
口清派海 回複 悄悄話 從60年開始(在初二)決定不看中國電影,直到1963年,從上海長興島勞動回來,聽同學著《冰山上的來客》很好看,才去看了,覺得真的,還描寫了一些真實的人性(阿米爾和阿依古麗少年時期朦朧的愛),64年去外地上大學之前,在上海看的最後一部電影是在大光明電影院看的是梅裏美的《塔曼戈》,非常的震撼,無論情節,鏡頭以及音樂。後來就隻有那些什麽“戰”之類的電影和後來的“樣板戲”。那時小資一點的人,沒有別的選擇,隻好對阿爾巴尼亞電影趨之若鶩,其實也是除了“戰”之外,就是阿爾巴尼亞版的《青年一代》(腳印)或《海港》(廣闊的地平線)或《南征北戰,地道戰,地雷戰》(他們也在戰鬥),水平與文革之前還進過的一些《百萬英鎊》《獻給檢察官的玫瑰花》不啻天壤之別,所以我也以為這些電影與當時進口的阿爾巴尼亞香煙一樣都屬於偽劣產品, 大抵都是不屑一顧的。
experienc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鏡中花的評論:
回幾位生在農村的同學的留言:
農村出生的人,確實沒有牛奶票和糧票,但是農村有糧食和雞和牛。六零後因饑餓而死的人很少。我的大學同班中,幾個農村來的同學,身體比城裏的同學要好,他們喝母親的奶長大,因為農村的母親不用上班。我們這些生在城裏的,家裏都是雙職工,哪裏有這個條件?
口清派海 回複 悄悄話 我出生四十年代中。我的兒子出生在七十年代中,兒子(獨子)生下來後,並沒有牛奶票,因為在寄養的地方他沒有戶口,而我和我的妻子分居兩地(相隔1765KM),所以沒有牛奶票,就像每天牽著一頭羊來搞資本主義的農民打一杯羊奶,結果兒子每次拉大便,都哭得很可憐。兒媳婦也出生在那個年代,稍大一點,她隨做民工的父母在上海某大學的工棚裏住,一天她說想吃桃子,爸爸說沒錢買,於是在紙上畫了一個桃子,她用舌頭舔著舔著,把紙都舔破了。
他們真的沒有“生在六十年代”的幸福。
不過他們三個生在二十一世紀的孩子都很幸福!
鏡中花 回複 悄悄話 看來作者是從福窩裏出來的。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從娘肚子裏就開始挨餓,出生後是靠米湯,米糊和吮吸母親那幹癟的乳頭活下來的,有幾個人聽說過牛奶!上起學來就停課鬧革命,混到中學畢業也隻學會了老三篇,還趕上了上山下鄉的末班車,幾年下來按政策回城工作,一晃又是幾年,就到了談婚論及嫁的年齡,那時找對象是那個難!有了對象也沒房結婚,好不容易有了個安生之處,孩子又出世了,到孩子要花錢的時候,下崗狂潮席卷而來...還說是“幸福的一代”,我看是最倒黴的一代!
滄海桑田平常心 回複 悄悄話 頂, 好文章
really??? 回複 悄悄話 When you buuulllshiiitttt (sorry), look the whole picture, not just me, me.....

More than 70% farmers had no such things as 牛奶票. More than 40% new born babies died from 1960, 1961, 1962.

"基本上躲過了五十年代末的困難時期,生下來享受國家定量的牛奶票""
夢中的夏天 回複 悄悄話 還原了那時的幸福生活,真好!
baixianwan 回複 悄悄話 生於六十年代的人先天不足,後天營養不良,因此記憶力很差,選擇性失憶!
酒歌話廊 回複 悄悄話 那玩意兒我們叫轉木頭兒,LG現在還喜歡玩。有一次回國他姐特意買了轉木頭兒送他
當禮物。我們小時候將冰棍棍編成小涼席,用來過家家。男孩兒將舊課本用來折三
角摔,看那個上癮勁兒,女孩兒有時也參加。你們誰摔過泥鍋巴?將土用雨水和成
泥,做成鍋的形狀,然後翻過來向地上摔,誰的鍋底洞摔得大,誰就贏了。這也需
要動腦筋和水平噢。好文章!
rosejyy2000 回複 悄悄話 偶也是那個年代的人,記得我媽的夾子裏可多票證了,煤票、布票、糧票(分國糧、省糧、市糧)、油票等,出街吃一碗麵除付錢外也要付糧票,吃幾両你就付幾両。忠字舞沒少跳,大海航行靠舵手沒少唱,咱從書本上學的第一句英語是毛主席萬歲。
Wella 回複 悄悄話 深有同感!最重要的是那時的社會純潔安定少誘惑。男孩基本不怕人販子拐,女孩鮮遇不良人害,在外玩到月上樹梢父母也不用擔心;小時候(對女孩來說)一把小鏟、幾張玻璃糖紙、一串汽水瓶蓋(跳房子用)就能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快樂;長大了順風順水升學立業成家。不像現在的孩子在家玩具成堆卻仍喊寂寞,出門求學求職求偶沒哪樣可以省心。

真是越想越覺得我們很幸運……

loonlinda 回複 悄悄話 我剛剛過了五十歲生日,六零年一月生人。寫得太好了,再加上某網友的補充,很全麵。從樂觀的角度來講,我們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我們沒挨過餓(我其實挨過,但不記得了。)我們小時候沒為功課熬過夜,我們享受過無憂無慮的童年,我們上大學雖努力過,(4%的錄取率),但考題比現在容易N倍。我們上大學沒花過錢,一畢業就進不錯的單位,無需父母操心。我們一進單位就受到重用,因為我們是“正牌軍”,比工農兵學員受領導重視,我們一結婚就分到房子。我們都有醫療保險。那時出國簽證比現在容易,還都申請得到美國的獎學金,甚至還能省出錢來幫助國內的父母。電腦我們學得會,高科技我們也趕上了,我們,真的很幸福。
reedsky 回複 悄悄話 我成長在一個很小的工業小城市裏,我的成長經曆跟版主的也很相象。我也覺得跟我父母一輩比較,我是幸福的。
kevsun88 回複 悄悄話 作者是出生在大城市吧。 看完全篇,好像胡扯。

不可能人人有奶票。上高中的時候,主要吃粗糧,一年吃不了幾次肉。
全村都沒有一個半導體。
稍加努力就考上大學,更是胡扯,全國的錄取率僅僅百分之幾,還要先預選。大部分沒有機會上大學。
紅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Do_u_read?的評論:

嚴重同意你的補充和博主的總結。單是上大學免費、大學畢業包分配、單位分房子這三樣,就已經是共產主義了。

跟80後、90後比,我真覺得很心疼他們:上大學要交一大筆學費、大學畢業就是失業、買不起房子,隻能做蟻族。真是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lgn_hli 回複 悄悄話 說的不錯,我是一隻喝的羊奶,因為我爺爺養了一隻羊!可是國家沒有管我的分配,當時甚至現在還覺得不爽。
劍吼西風 回複 悄悄話 還就是。60年代的真是挺有福的。沒有吃過50年代的苦,沒有受過70年代的罪。又讓你給想頭裏了。
Ilovescience 回複 悄悄話 good article. We are also the generation who spent lots of time with grandparents, played ping pong, singed "ge ming ge qu" before class, read comic book along the street. Most importantly, we had after school activities--"Xue Lei Feng, Zhu Hao Shi".
Even my daughter thought I had lots of fun for my childhood.
Do_u_read? 回複 悄悄話 給你補充幾點:
1、上大學時不用交學費,生活困難還補助生活費,不像大學生要為學費發愁;
2、工作之後,趕上最後的分房,很容易成為有房族;
3、趕上了出國潮,很多人公費留學;
4、現在60年代的人,是40多歲正當年,成為技術骨幹或業務骨幹。
super-7 回複 悄悄話 講得太好了,感同身受.
還有,我們身在海外的,還依然肩負著"解放全人類"的重任呢! 哈..
enviair 回複 悄悄話 一看你就是生在大城市的那一小部分,至少是TOP 5%吧。我是晚生了一點,70年代初,天府之國的農村。沒有牛奶,在79年前沒有吃飽過。看哥哥姐姐拿著紅纓槍押著地主鬥過。我們公社幾個大隊的我都沒見過有收音機的,連公社所在地都沒有電。放電影,抽水都是靠柴油發電機。學齡前我們就開始掙工分,早上去山裏拾一背篼柴禾回家吃飯後去上學,中午回家吃飯後背上背篼去上課,下課後打一背篼豬草回家。
耄責洞 回複 悄悄話 應把題目改成“生於六十年代的我是幸福的”

享受國家定量牛奶說明 1、牛奶奇缺點 2、隻有少數人能夠享受 3、這少數人的享受特權是建立在多數人的憑困和缺乏

在六十年代,中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是農村人口,請問農村人口有定量牛奶嗎?

在想一想,中國目前還沒有普及義務教育,六十年代更不用說了。你讀了大學不等於這一代人有大學的機會和可能!

不過北美男人是共產黨教育下的典型--缺乏獨立思維能力、時而狂熱時而麻木、看問題以偏概全、奴性十足、缺乏同情心

從其文章裏也可以看到,此北美男人的低下的人格,低賤的口味 -- 一點牛奶和幾出樣板戲就讓他對六十年代這樣眷戀得如此,不知到失去的是中國燦爛的傳統文化、來自西方的神奇童話、以及他們帶來的童年天真的的想像、、、
注冊很麻煩 回複 悄悄話
牛奶票不是人人有的。那年代長得漂亮是一種過錯,被孤立或被認為思想道德品質
不好。
julienmum 回複 悄悄話 單田芳吧,不是善前方。
六零後啊,那可是自由化的主力軍。
活在異鄉 回複 悄悄話 痛感同感
ph2008 回複 悄悄話 好文,但沒考上大學的現在都下崗或早退了,還要供孩子上學,生活不易啊
北極人 回複 悄悄話 聽俺娘說,俺的牛奶票被護士咪了。所以出生後的第一周俺吃的是米湯。後來一位好心的阿姨因為自己有奶水,就把她的牛奶票給了俺娘,俺因此活了下來。不過身體不好,估計是後天不足所致。
異鄉儷人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現在看來,我們那時的經曆真是我們這一代的才富!
anahiyiyi 回複 悄悄話 牛奶票是沒有的。除非你有病有醫院證明。
不經常上課,但是看電影就是上課,嗬嗬!!不可思議是嗎?
Quar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三葉蟲楓葉樹的評論:

" 九十年代,...我們正在這個轉型的時期,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 - the born in 60's many of them do bad things in those 轉型的時期,not like them!
Green_sky 回複 悄悄話 You were lucky compared with those died of hungry in early 1960's.
我愛梔子花 回複 悄悄話 隻看了前麵一點,實在覺得你胡扯。人人都有牛奶票嗎?你家人沒有挨鬥,我的家人可是挨了。我的心靈受的創傷你是沒有。你沒有挨餓,我餓到上大學。
大家都笑了 回複 悄悄話 這個貼要使勁頂一下,太有同感了,嗬嗬嗬。

我們60年代出生的經曆了非常有意思的變化,值。
fargo_me 回複 悄悄話 那時的大學不全是保險箱,不是誰都能畢業。我們班就被掛幾個
一片遠帆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寫出了同齡人的情感。
小豬胖乎乎 回複 悄悄話 是呀,當時我總是想:全世界還有三分之二的人沒有解放,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是幸運的三分之一,又生在城市裏,就更幸運了。真是有很強烈的幸福感。
bumiao 回複 悄悄話 同感,小時候好像也有很多煩惱,可現在想起來都很美好。
阿竿 回複 悄悄話 作者忘了提6.4天安門了,60後可是主力呀。
三葉蟲楓葉樹 回複 悄悄話 那時小學讀書很鬆,童年很美好,上大學後被稱天之嬌子,大學畢業時路費還是學校支的,上大學時一切幾乎免費,所以現在對母校還有感情!那時社會也公平!差1分你就是有多少錢也上不了大學!!
現在不行了,大學打一瓶開水都要錢,大學象公司,老師如商人,老師不好好教學生也不好好學,文憑滿天飛,現在碩士生也就以前本科生水平!!溫總前幾天還說:大學什麽都往錢看是個要命的事.?
陳水阿扁 回複 悄悄話 當上紅小兵和紅衛兵心理感到無限的自豪。中學學農勞動大家不睡覺講故事,騎著羊放羊,快把羊給壓死了!
正真中 回複 悄悄話 同感!
三葉蟲楓葉樹 回複 悄悄話 是的,同感
tfawqa 回複 悄悄話 看把你幸福D,其他 那些%80-90 的60代出生的人呢? 你隻不過是被那陽光晃了一下, 多念了幾頁書, 就覺得麻麻的.
狼!!!! 回複 悄悄話 頂!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當時的大學生很幸福很得意,因為絕大多數人當時都沒上過大學或上不了大學。所以作者應該是幸運的少數。若是換個沒上大學的60後寫回憶,恐怕就不是這種感覺了。
喜出望外 回複 悄悄話 那時小學有興趣小組,我參加了手旗隊,與海軍旗手一起搞過活動;父母在幹校,與外婆住,看過老頭老太跳忠字舞。。。大學時被稱作天之驕子。。。
shamrock100 回複 悄悄話 頂一個,確實,真正的痛苦是眼巴巴看兒不可得,從這點上說,無知是最大的幸福。
漳江漁人 回複 悄悄話 精辟,那美好的童年啊。
上中小學時,勞動課幫農民幹活,也得以欣賞大自然的美麗。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