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痛恨寬馬路

(2005-11-13 10:51:44) 下一個
在美國中西部小城時,經常懷念北京家門前的那條不寬不窄的街,就是朝外大街。

我喜歡夏天的晚上隨便走到街上去,在榆樹影下,路過一些小店,到信遠齋喝酸梅汁,或者買些幹果。這條街上還有一家紫光影院,一個露天菜市場,以及無數忘了都賣些什麽的小店。

1995年我回來,一個在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做了一年律師助理工作的美國年輕朋友告訴我,他每天騎車上班,經常在朝外菜市場前的小吃攤吃一個街邊餡餅。他 說,快點去吧,據說那裏要拆了。我於是跑去,吃到了他說的一元錢一個的韭菜餡餅,也是我的“最後的北京街邊餡餅”。因為,到2001年我再回來,這條街已 經大變樣了,今年則更沒法逛了。實在不好看的藍島大廈是這條街最著名的標誌,然後就是那拓寬的,讓我失去了散步興致的馬路。

在這條馬路上走5分鍾,要下兩次地下通道(因為橫向上也拓出兩條寬馬路);如果朝對麵走,還要上個過街天橋。上上下下,晃晃悠悠,支離破碎,完全讓人失去 了逛街的閑情逸致。即使到我家對麵的藍島大廈去,都成了一件非常費神的事。因為這個街口修得不中不正,其大無比,不像路口,倒像廣場,橫穿馬路要經過正反 兩方的汽車道和自行車道。四麵八方都有橫衝出一輛機動車或自行車的可能,而每個街邊都有交通人員指揮過馬路的人何時舉步,何時止步。也不能說是人們就那麽 不遵守交通規則,因為我自己就是因混亂而不知如何行事的人們中的一個,紅綠燈對這樣一個怪異的路口的確起不到作用。

我這兩天花了很多時間琢磨為什麽我能在紐約的街上四處走,而在我們的新北京卻步履艱難的原因。沒多久就找出一個答案:單行道。紐約的街道橫平豎直,豎 的是大道,橫的是小街,不管大道小街,多為車輛單行道。小街不用說了,街邊可以停車,中間基本就是比一輛車寬一些,所以過小街也就是數秒的時間。大道也是 街邊可以停車,中間差不多都是三個車道。這比小街寬了一些,但也絕對窄於我家門前而且是北京現在正在不斷增長的那種寬馬路的寬度。因為又是單行線,還比北 京的馬路窄,所以還是非常方便行人過馬路,你隻要看燈,而且注意一個方向的來車就行了。紐約人算是美國人裏最不守交通規則的,如果車輛在很遠處,那麽紅燈 時也常亂穿馬路,但是因為隻需朝一個方向看,所以似乎還沒有構成很大的危險。

單行道之外,還有街道的長短。紐約的街與街之間被稱為block,小街之間的block都很短,大道之間的block長一些,也都是左右能望到紅綠燈 的。不管是高樓,還是小店,在這block之間也就是那麽幾間,所以很是方便行人走出樓門或店門來或叫出租,或下地鐵,或到下一條街去。對於我來說,經常 是一走就是二十多個block,那二十多個block,不會有地下通道或過街天橋,窄窄的小街車輛也肯定會在紅燈前就停下,所以對“過馬路”沒有特別的感 覺,除非上下班時,人群很多,大家連等那一分鍾都不耐煩,覺得這燈怎麽還不換啊!

當然,紐約的街道不寬的另一個原因,是地鐵發達,騎車人少,所以不用在車道之外,還要隔出自行車道。不過可以斷定,單行道對騎車人也是一件有好處的 事。問題是,北京的馬路修得如此之寬,是否解決了交通堵塞?我沒有看出也沒體會到那個意思,隻有比紐約更堵更亂,沒見開車人就多麽輕鬆。實際上,因為街道 的長短沒有章法,車從主幹道下來上小街的機會比紐約要少很多,那感覺實在是更堵。

而且,在長安街或平安大道我每每坐在車上,就想這街邊的店是為誰而設?長安街都是高樓大廈,似乎是對開車人更方便,平安大道就百思不得其解了。人行道 極窄,路邊也不能隨便停車,這街邊的店可真是不易拜訪啊!長安街是否北京的主要大道?可是這條大道既不像高速道,又不像紐約五大道那樣行人可以逛的商業 街,當然,它更像是適合坐在車中“視察”的一條門麵大道。從這條大道下來,卻沒見多少親切的小街。北京現在市區是否是二三環以內?一般來說,大城市的市區 都不會有像長安街那樣寬的街。紐約的曼哈頓是市區,它環島修兩條高速路,倒像是長安街。從出口下來,就進市區,市區街道就像我說的,單行而不寬,更便利走 路,並不是可以開快車的地方。就是美國的郊區,下了高速公路,也是不太寬的街道。

紐約的街道方方正正,尺度合理,倒更像以前的北京。我住的樓下街角有一間便利店,走過馬路則有一家韓國人開的24小時雜貨鋪。對麵有意大利印度中國餐 館,斜對角是一家酒店,那裏有個很受歡迎的,但喧囂從不會到外邊來的酒吧。買更多的東西可以走兩條街到一家連鎖的食品超市,吃早點也是在兩條街範圍內有幾 家店。再走過去一點有服裝店,去書店電影院要遠一點,但隻要身體沒問題也在步行範圍之內。

我理想的街道比這個要求要高一點,除了半夜餓了可以步行下樓買點吃喝,星期天早上可以到樓下買報紙之外,我希望我住處不遠就有書店和影院。符合我這種 要求的地方是我剛到紐約時借住一個朋友的住處,那是紐約上西區80來街與百老匯交界處。這街上84街有大型書店邦諾,我偶爾夜裏11點趿拉著拖鞋踩到這家 書店去翻翻書。書店斜對麵有家影院,影院對麵一家中餐館借了影院的光而大發其財。如果對這家影院的片目不滿意,可以走到68街更大的一家索尼影院去,那家 影院任何時候都同時有十幾部以上的影片在放映,也可以到64街的林肯廣場影院去,那裏則是藝術片的中心。

這之間的路程可以坐出租車,也可以步行。步行的話你可以路過很多小服裝店、餐館、水果副食店、銀行分處等等。“雜拌兒”是其中最有名的,這是一家獨此一家 別無分號的食品及餐具店,永遠是熱火朝天紛紛攘壤的景象,因為很多郊外的人會到這裏買一些普通超市沒有的進口食品。橫向走的話,則是中央公園,它有很多進 口,可以跑步溜冰騎車曬太陽,都是免費的。其實,很多人住慣了紐約不愛離開,就因為很多住處都或多或少是在這樣的街道環境之中。

一個北京朋友曾不以為然地說,你們外邊回來的人幹嗎都那麽喜歡上海?我不知道別人,我自己的答案就是上海還可以讓我逛街走路,上海到處是營業至很晚的 便利店和街邊小店,上海有單行線的梧桐路(不幸的是,上海也有著越來越多寬馬路及過街天橋的趨勢),上海還可以讓我住在城裏而感到舒服。其實那些豪華的酒 店、別具風格的酒吧,北京也都是有的,倒未必非要誇上海。

但城市改建規劃上,到目前為止,北京似是最失敗的。與其把所有馬路拓寬,不如多修地鐵和輕軌,多開辟街道而街道車輛單行。在規劃新路的同時,也要考慮街與街之間的距離,與建築的比例,讓人能容易抵達。

總之,街道是為人而建。如果這些街道都隻是車中的風景(且不談這風景美否),那麽北京離比肩國際都市的雄心壯誌其實反而是愈行愈遠了。因為紐約巴黎倫敦的市區,都沒有北京那麽寬的,走到中間讓人驚惶失措的,覺得自己渺小萬分的,能讓人走得口幹舌燥的馬路。

這些馬路把北京切割得支離破碎,氣數全亂。當然,你可以說,這超越了紐約巴黎倫敦,這讓你感到自豪。

那,隻好說我們有著不同的意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