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4娃夠難 老公又癱 幾船載得愁煩?——母親節非甜品 (9)
有一種比“英年早逝”更愁人的不幸,叫做“英年早癱”。
前者人不在了,走個利索。留下的愁雲慘霧再多,彌漫之地,不過在生者的念想裏。
對於癡情人,思念揮之不去,還可以詩意化情愫,將一船愁緒起錨放舟,順筆墨漂流。擔心筆墨的“浮力”不夠,落一筆輕歎,卻剛好用來反襯哀傷的沉重,像李清照懷念丈夫的這句:隻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 許多愁……
然而將這些詩意的表達,降維到“英年早癱”的現實物理困境,“一船都載不動的許多愁”,就顯得抽象了。
它不髒,不疼,不破皮。身上沒有褥瘡,床上沒有異味,無需幫忙翻動身體,伺候大小便……那一船愁,在紙上翻湧的情緒中虛設其重,就算再多幾船,也遠不及一張輪椅上的負重,——更“壓秤”。
困頓的日常裏沒有詩。有的僅是日日要麵對的“生活頭條”,以那張輪椅為插圖,“愁煞我也”地橫陳於心頭,不換主題。
當詩境降維至現實,視角也不再俯瞰蒼生,老老實實地回到一個不神不魔的地球人眼中。
而我不忍鎖定的那位地球人,正是注定要被那張輪椅拴牢餘生的桃子。
從Leo媽那裏知曉了桃子近幾年的狀況,我一時緩不過勁兒來,——為桃子的丈夫一意孤行所招致的惡果,以及連帶波及到桃子的次生之不幸。
也心有戚戚地揣摩了這第5個“拖油瓶”,帶給桃子的苦日子。前4個是孩子,再辛苦再勞累,終究有奔頭,帶著“拖油瓶”蛻變為“”脫油瓶“的成長和希望。這第五個則是“倒生長”,一寸寸下沉,將她拖向人生的遲暮。
也深知,我這麽想,對於坐在輪椅上的殘疾者,是多麽的不厚道,多麽的沒有愛心,多麽的缺少慈悲。
但也同意加繆的一句話:留於淺見的善意,往往與惡意一樣傷人。
麵對坐輪椅的、和被輪椅束縛的雙雙不幸者,倘若對前者的善,恰恰是對後者的不善,而後者才是獲得我共情的無辜,那麽被前者指責為惡者,也隻好認了。
更沮喪的是,哪裏還有“居中而論是非”的可能呢?我的被“失聯”,不正是桃子以安靜而自覺的方式,關閉了自己生活大門的委婉表達嗎?
至此也就全然了悟,桃子和我,曾一起上台跳過“巴紮嘿”,也私下談及女人和女人之間才能體會的那些瑣碎痛苦的媽媽圈閨蜜,在愈發分叉的時空中,在不動聲色就暗轉方位的命運法輪中,再也不是能共享悲喜的知己了。
我無法靠近她一波三折的難處,正如她無法靠近我一成不變的平凡。我們在各自的家庭中努力於為妻為母的自我重塑,隻能把在生活洪水裏互托一把的女性同袍之交,安放於想象中的,——“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略以自寬的是,被桃子關在門外的局外人,不止我一個。自從其夫3年前在國內病倒,一年四季基本都在國內伺候丈夫的桃子,就跟舞團所有的成員斷了往來,——那包括她回國後、就再也打不通她美國號碼的Leo媽。
—————————————
然而,倘若人生中還有餘緣未盡,總會在兜兜轉轉中回到斷點,將故事延續下來。
後來的很多細節,都是Leo媽從兒子Leo那裏得知的。
說來世事弄人。Leo自打高三起,就與教會漸行漸遠,後來幹脆不去了。
前兩年也跟新婚老婆同仇敵愾,對於教會想來家裏做集體禱告、調節婆媳關係的善意部署,斷然說No。
然而,隨著新婚的甜蜜漸漸消褪,Leo發現,為了不讓他在中間受夾板氣,母親做出很多退讓,唯唯諾諾,形同老奴。
可妻子非但不領情,反倒認為這是自己以美國新女性的獨立和勇氣,同中國傳統家庭秩序抗爭的一場勝利,其後愈發恃勝而驕,咄咄逼人。
家裏不省心,職場更糟心。
畢業後,Leo到附近的一家銀行做Personal Banker。不久,老爸老媽老婆,老婆的老爸老媽,都被他動員成為新客戶,到銀行開戶申卡,——卻還是由於績效不突出,被上司冷處理。
要麽少排班,要麽扣獎金,讓他這位經濟係的全優畢業生,始終無法實現最基本的經濟獨立。
所謂“最基本的”,就是展翅高飛去華爾街,從未出現在他為自己設定的選項裏。
離不開南加州的氣候和美食,他看清自己,不過是一隻貼著家跟前撲騰的低飛鳥。
眼下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想工作穩定後攢些錢,好帶著老婆搬出去,哪怕生活清苦些,起碼不會讓老媽再受氣……
總之,內外的雙重困境,令他非常頭痛,也就愈發渴望找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出口。
為了避免遇見母親的老熟人,他隻參加星期五的團契。而團契的領袖,正是昔日他的大姐姐好友+主日學老師,—Yucca,即列在教會網站日程表上的大丫的英文名。
大丫從念神學院的大四開始,就回到教會裏實習。畢業後轉正,一邊為教會做福音宣傳工作,一邊自組了包括少量外族在內的華裔中青年團契,以雙語擴展事工。
一次歡迎新朋友時,幾位年輕人站起來。她盯著高中畢業後個頭兒才躥起的Leo,看了半天,驚喜地說:Leo,你怎麽是newbie呢?你是我的老朋友,神的老羊仔,welcome back,重歸上帝的牧場!
接下來經過歌唱敬拜、學習經文等一係類環節,終於進入可以“離經叛道”、隨意分享日常點滴的接地氣時段。
都是“不如意十有八九”的平常人,加上績效社會的高壓,心中所淤積的,又怎能隻有“點滴”呢,開口“泄洪”的人大有人在——
我每天上班當社畜,一人頂倆人用,績效還是吊車尾,被上司罵。有時候我恨不得站起來摔杯子,但一想到房貸、車貸、還有為孩子定存的大學學費,隻能擠個笑裝乖:Boss,再給我加點活吧,我一空下來就焦慮,好希望用鋪天蓋地的工作,戰勝自己不爭氣的內耗……
我感覺自己快完蛋,很難混下去了。導師一周換五次方案,開組會時卻當眾罵我“混子”,事事淺嚐輒止。然後又要將他的大名,放在我的學術論文最前端,倒像是他在領我混,令我哭笑不得,快要變成bipolar……
我最近有很強的危機感,工作壓力大不說,婚姻也如履薄冰。你看,我在外麵加班賺錢,太太嫌我不顧家,不加班了賺得少,又嫌我沒本事。搞得我最近心神不寧,噩夢連連,總是夢見自己變成了過期的小插件,不是被老板一把拔出,就是被太太扔出係統,連個提示框都不肯給,真TM的比卡機還fucked up……
吐槽無數,泥沙俱在,卻恰是以聖靈之水洗滌塵垢的好時機。
因而每逢此時,大丫總是以神的教導,逆流而上,挽狂瀾於未濟。
導流歸正時,她引用最多的經文,就是哥林多前書的經典段落,通常被稱為“愛的真諦”——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愛是永不止息……
當然,作為神職人員和團契領袖,光說經文不夠,還要舉例見證。
盡管和一位於神學院就認識的韓裔助教,開始互訴情愫,但大丫覺得,還不到公開隱私的時候,因而見證中所提到的家長裏短,仍集中在娘家人身上。
伶牙俐齒的她,一氣嗬成無卡頓,大半都是激動人心的見證——
上周我通過Skype,給國內的父母做了虔誠而深切的禱告。輪椅上的父親聽著聽著,霍地站起來,對天空敞開雙臂,彷佛在喜迎聖靈的降臨,上帝的醫治。而從虛胖累成精瘦的我的母親,在一旁激動不已,捂著臉哭了,渾身抖動得像風中的紙人……
看到神跡在父親身上發生,我身邊的二弟和三妹也大聲呼喊:原來真的有上帝watch over我們呀!他倆當即表決心,以後要認真學聖經,不再上網打遊戲。一定要為升高中努力讀書,讓父母放心……
就連上小學的四胖,——不,就是我家最小的小可愛,也竄到前麵,乖乖地對著話筒說:我也要好好愛耶穌,不再吵著要媽媽,就算沒有媽媽領手上下學,也不會再偷偷哭,要做Jesus喜歡的好孩子,堅強獨立地長大……
大丫的話音剛落,Leo就帶頭鼓掌,看似是給大丫捧場加油,實則是拍給四小的。
他邊拍邊想,從小就可以不被母親牽著長大的小四,可比自己幸運多了。
——————————————
其實仔細琢磨一下,他也沒讓母親白牽。很多華人的傳統和習慣,都是通過兩代人這樣手牽手,得到了傳承。
他兒時被哥哥常欺負。一次哥倆交手扭到一起,他額頭掛了彩,邦迪貼麵。一進教會便被人頻頻詢問,卻沒有一次能照實回答的。
因為每每剛開口,就被牽著他的母親捏下手,也就記起她在路上的諄諄教導:當別人問起你頭上傷,就說自己不小心撞了櫃角,千萬別提起同哥哥打架之事。教會裏人多嘴雜,輕者覺得你們沒教養,重者會報告給警察,恐怕哥哥被抓呢……
久而久之,Leo就學會了“家醜不外揚”,很少在團契中坦誠分享。
不過,不想說不等於不想聽。
雖說內外交困,日子苦逼,但每每坐在人群中聽著別人家的糟心事,就有種莫名其妙的輕鬆。
豁然間也就理解,為什麽有些癌症病人在加入病友團後,反倒比以前活得來勁兒了。——也許“共苦”,才是痛苦最好的稀釋劑。
從團契回到家的這個晚上,是他一周裏心情的最佳時刻。就找機會跟老媽聊聊天,順便把她惦記的桃子家的近況,轉述給她。
一個深秋的薄暮,團契結束後,Leo和大丫一起走向停車場,邊走邊聊。
Yucca,自打上次我把你的見證講給我媽,她就惦記上了。總叨咕說,如果你爸站起來後,能走路乘飛機,那麽她和桃子重逢的日子,就不遠了。今天一見我又要來聚會,她趕緊送我到門外,順便叮囑我,別忘記再問問你最新的情況。
大丫聽罷聳聳肩,幽幽地回道:Leo,從小到大,咱們在教會裏一起長大,見過多少被聖靈充滿的牧師,來咱們教會用禱告醫病救人啊。就我這隻菜鳥,偶爾給我爸tweet幾聲,你說,能有靈恩派牧師那種“一按頭人就倒、腳一跺病就好”的醫治大能嗎?
“……”
還有,我想你也不會忘記,多少長短腿禱告時當場長齊,過後又回到一高一低的瘸腿狀。——打個不好聽的比方,就像我們女生舞會時用的墊胸假體,一出場脫下禮服,就跟著脫落了。
Huh?
再說了,我那天是在做見證,鼓勵人信主,為了加強效果,肯定有臨場發揮的地方。你以後別再跟你媽講這些,免得她百分之百地當真,空歡喜一場。
Oh…
一陣涼風襲來,Leo打了個冷顫,脖子下意識地縮進了衣領。
大丫也瑟縮著肩頭,低聲說:不過講真,雖然我爸還窩在輪椅中,但我真的希望他能站起來,不忍心讓無數次罵我是廢物的他,就這樣成為廢物……
也是,安考不過人到中年,這麽早坐輪椅,不能自由行走,真是可憐……——Leo勉強地應和著。
可憐?——大丫卻反問:關於可憐之人,你是否知道有一句話,中文是怎麽說的嗎?
Leo搖搖頭,卻預感到什麽,雙手不由自主地插進兜。
果然,大丫跟著拋出一句話,比他預感的更涼涼:告訴你吧,我爸跟我媽一樣,雙雙應了那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隻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 眼前愁 (AI 生圖 )
前文鏈接:
1.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5/7146.htm
2.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5/11020.html
3.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5/14365.html
4.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5/18035.html
5.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5/23169.html
6.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6/21806.html
7.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7/5263.html
8.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507/12714.html
多謝閱讀 + 好周末!
樂樂好!好久不見,忙新的大作嗎?多謝問候,願樂樂正有一個秀色滿園的初秋:))
呀,無憂回來了,歡迎歸隊! 新一章重點寫桃子的老公,裏麵有答案:))
問候!
多些荷姐來看俺。正在改稿呢(這兩天事兒多,不能集中精力),會盡快更啊:))
荷姐分析了故事的方方麵麵,不僅拓展了俺的視野,也讓我在原有構思的基礎上,看見了更多可能與隱蔽的脈絡。。。
“華裔二代孩子,時常處於東西文化,傳統和信仰以及哲理不同的交織矛盾之中。他們心與靈的歸屬靈命的成長是他們健康成長的關鍵。。。”這段說的真好,點出了華二代成長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核心問題。也想,團團圓圓有荷姐這樣的奶奶來傳授人生智慧和心靈的滋養,,是多麽的有福啊~~
多謝荷姐!願荷姐忙得開心,閑得放心,日日喜樂平安:))
謝謝采心阿姨惦念團團圓圓,他們沒回來看爺爺奶奶,團團暑假忙著自己的project和打工,增加些社會閱曆;圓圓則有summer school,孩子們大了,孩子們的世界也大了,每周能與爺爺奶奶視頻電話,爺爺奶奶就心滿意足了。
這兩天雖沒來,但在家也思想桃子和Leo媽的故事。讀了這篇我好像悟出了采心深層的意思,但又說不好,繼續跟讀吧。外行看大作家的作品能看出個熱鬧就不錯了。
桃子真是個賢妻良母,無怨無悔地照顧英年早癱的丈夫,作為母親,雖然看似對大丫過於嚴苛,讓大丫過早地分擔了她當母親的職責,但潛移默化地大丫進了神學院,並回到家鄉成為了神職人員,團契領袖,讓桃子的基督信仰在家裏有了傳承和發展,不管大丫心裏有多少苦毒,相信她隨著靈命的成長,她會理解母親和父親的。
Leo跟桃子一樣也是在教會環境裏長大的華裔二代孩子,時常處於東西文化,傳統和信仰以及哲理不同的交織矛盾之中。他們心與靈的歸屬靈命的成長是他們健康成長的關鍵。采心這個故事引發多方麵多層次的思考,采心用心了。我慢慢跟讀學習。采心創作愉快!
嗯,女主有原型的,是我從前參加教會舞蹈團的一個閨蜜。。。不過寫著寫著就不由我掌握了,反而被牽著走,挺有意思的:))
開心看到雲霞~w~,多謝支持:))
是呀,春夏秋冬,日複一日,倆人彼此都長到一起,互為肢體了。一方痛了,另一方跟著心疼;一方冷了,另一方能感到寒意。老公癱了,桃子的餘生也就“半生不遂”了,唉~
她是那種柔情的女性,就像綿軟的樹藤,哪怕樹倒了,也舍不得鬆開換一棵,這樣的女人最遭罪啊。
多謝碼農+周中順意:))
“神隻救自救的人”——海風的這句冷靜銳利,直抵核心,讓我想起曾經在主日學課上大家跟神學院老師探討過的問題:既然神計劃好了一切,包括耶穌被釘十架,那麽為什麽還怨猶大出賣了耶穌,上帝為什麽不提前出手,及時地拯救他?老師的回答是:神造的人不是一群木偶,隻聽祂擺弄就行了。祂要的是真正能回應祂的愛的人,因而給人類自由意誌,也就是允許他們有不回應、不愛甚至背叛祂的自由。猶大剛好就是背叛的那個,上帝也就“尊重”了他的選擇 。。。
結合海風姐的睿見,再來探討一下:上帝沒有去救猶大,因為猶大已經選擇了背叛和沉淪,而不是自救,上帝也就沒有去救不去自救的人。。。這樣看來,上帝給人自由意誌,絕不是隻用來選擇今晚到底吃什麽菜好那麽簡單,很多原則性的問題,你必須給出抉擇:去愛去承擔,還是承擔你不愛不承擔的後果。。。
多謝海風的精辟見解。非常受啟發,開心*~*
荷姐好!正值暑假,估計團團圓圓又回來看奶奶了。一想到荷姐兒孫繞膝,一家人圍坐一起話家常,我都替你美滋滋的
*~*
別管什麽“母親節非甜品”了,荷姐快給我們多撒點糖,讓俺甜到齁唄。哈哈~~,已經很感謝了,祝何姐一家夏日安康又清朗,瓜子西瓜吃個香 :))
高妹,完全同意你,桃子身上有咱們的民族性格,更是女性為妻為母後的典型縮影。就算人在海外,環境變了,語言換了,但“以犧牲小我、成全這個家“的母職信仰沒有變。。。
前文有過交代,在批林批孔的亂世喧囂中,桃子跟從圖書館下架後把書偷偷帶回家的母親一道,讀唐詩宋詞、《朱子治家格言》、《增廣賢文》什麽的。而後兩者之所以“經典”,不乏中華民族以順為德、以忍為美的道德起蒙——尤其對女人的訓導。像什麽“福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之類的,多了去了,這不可能不為她日後的人格定下基調。。。
再加上她天性溫柔(所以好捏咕?)、合群(沒個性?)、身上帶有濃厚的利他主義色彩(在家就甭說了,在教會裏也總給別人帶吃的,容易讓人(可能包括她老公在內)產生“她在自我犧牲上很大方”,“放心吧,她很好,怎麽犧牲都沒脾氣“等等的諸多錯覺,然後此時再看高妹說的,“桃子一再被老公欺負,不停生孩子”,也就順理成章了。
謝謝高妹花時間分享感言。喜歡你筆下女性的反叛精神,有立場,有邊界,敢於說不,把”為愛為家自我犧牲“這個傳統選項,從美德名單裏打叉劃掉:))
親愛的高妹,先謝謝你的真誠和灼見。午飯回來後我回你哈~~
為了《源氏物語》這本世界文學寶庫中的鴻篇傑作而傷腦筋,再愁也值了。這時候的“愁”,應該跟“梧桐本”的份量成正比。——咦,那就再一次借花獻佛,祝福梧桐: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 許多愁~~
桃子真是太慘,一生為這個男人受了太多的罪。——沫沫說的是,讓我想起了一句老話:女怕嫁錯郎。當然還有很多方法可以“改錯”,但對於桃子這位種忍著、撐著的傳統女子,久了讓一切成為習慣,對自己則是積重難返。。。
多謝沫沫的留言分享。還惦記著你的XYZ呢,晚點去讀:))
大丫一邊用“愛的真諦”來引導眾人,一邊私下承認父親的“可恨”與“可憐”。信仰與現實交錯,無奈又富有張力。——嗯,大丫這位在成長中受傷極深的女孩,有些類似於“認知分裂”的心理問題,在並沒有登上舞台做演員的現實中,表演性和偽裝性極強,而且不像正常人在做“偽自己”時心虛、臉紅、不好意思,因為那一刻的她,很可能相信那個偽裝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而這也正是她值得探究的地方。。。火熱的愛與信仰,與內心的陰影和孤獨,讓她的人格病態也豐富。。。
多謝呱呱+新周愉快!
開心呱呱喜歡加繆的金句,這是這位大文豪+大哲學家(至少在我眼中)在“ The Plague”(《鼠疫》)中的一句話。我剛剛又去找個下,英文版的準確句子是這麽說的:“。。。and good intentions may do as much harm as malevolence, if they lack understanding 。。。”
我覺得“lacking understanding ” 直接翻譯長“缺乏理解,沒有理解”所產生的中文語義,會非常模糊,“留於淺見”更像是它的本意,所以俺就大膽地這麽寫了。但如果不連帶原文(法文、英文),而單純在網上查我的中文翻譯,應該找不到它跟“加繆”的關係:))
呱呱一誇,頭昏眼花,哈哈,賊上頭~V~
在想啊,是不是林芙正在你筆下鬧騰齊嘯呢?——剛好小風太驕傲,該吃點兒醋了:))
呱呱,沫沫,梧桐,高妹:留言一一拜讀,明天再一一回複。先謝謝親愛的你們!
好夢!
亮媽看得真細,感動啊~ )~ 那7條船,可是俺死求白賴跟AI求來的。。。7是聖經中的lucky number,不管桃子有多少愁,咱都希望她有7護航,幸運地到達彼岸。開始管AI要七條船時,還行,很快就“生產好並下水”了。可後來一讓它改人物,後麵的七船隻改個亂七八糟,直到我警告它“不!要!改!船!,它似乎才明白過來。。。
開心亮媽把故事捋順,讓脈絡格外清晰。我的感謝也是七船並發,團團把亮媽包圍,哈哈哈~~
是的,蘑菇明鑒,對於桃子家,俺側重講述的是原生家庭的母女關係;而對Leo家,側重麵在於婆媳關係(當然桃子家為主,Leo媽家為輔)。而桃子家對大丫的忽略,Leo家對兒子的溺愛,是不是同樣源自於女人在家庭中的求生反應?
“這個Leo還算有良心的,知道他媽媽處境可憐,隻是這大丫的狀況更讓人擔心”,蘑菇把兩家的二代放一起對照,真好。這是不是也意味著,被母親一直牽著手的孩子、終究要比被母親不停地往手裏塞工作的孩子,能早些理解母親的脆弱,跟母親和好。。。。
問好蘑菇,新周愉快:))
耳邊是Leo媽,近處是Leo,遠處是大丫,更遠處是桃子。——哇,緣妹將人物精準地安置於時空,比俺在草紙上列的大綱都清晰(很多時候我都是寫著寫著才看清的)。。。因為很多情節都是倒敘,其中又夾雜著“我”對桃子家所發生的一切的腦補、想象和思慮,因為並沒有按線性時間來鋪展故事情節,多謝緣妹將其一一複位。
也欣然收下緣妹的謬讚,以此作為激勵,幹勁兒滿滿地再出發:))
“留於淺見的善意”,我覺得這裏是個點,但不光是“淺見”的問題。故事裏麵的每個人都在suffer,Why? 你可以說是命運的不公,但同時也是缺乏“生活智慧”造成的。比方說,和同一時代的美國人相比吧,移民們總是喜歡把苦難歸結在“移民”上,其實美國人並不見得擁有比移民更多的資源。事實上,大部分美國人不如華人聰明、學曆也沒那麽高。你說他們有父母在這裏托底?有一點點吧,但美國父母對孩子也不是中國人那種奉獻。無論職業地位,還是工資收入,大部分美國本地人是比不上華人移民的。
但人家的日子,很少有華人這樣過成了“一攤爛泥”。人家就算離婚,就算家裏有人生病,總體來說還是清清楚楚,幹幹淨淨的。美華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 拎不清。該劃清界限的時候,無法劃清界限(比如Leo對婆媳關係的處理)。該堅持自己原則的時候,沒有堅持底線(比如一再被老公欺負,不停生孩子的桃子)。很多華人把這些統統歸為“善良”,我覺得是不準確的。對人類而言,virtues 有很多種,比如勇敢、真實、懲惡揚善、聰明,這些都很重要的啊!善良本身並不足以抹殺其他的一切,而且往往隻不過是“懦弱”的外衣罷了,比如桃子。她讓大女兒受了那麽多的苦,連好好學習準備考SAT這種基本的人權都被剝奪了,她善良在哪裏?
不客氣地說,整個華人社會最大的特點不是善良,就是這種懦弱,凡事“和稀泥”的習慣。我在職場上見得最多的是這種情形——但凡有歪門邪道,出來伸張正義的基本都是白人和其他有色人種,而華人總是會選擇息事寧人。還有所謂的“淡泊明誌”,“不爭”,結果就是讓領導職位、實權職位都掌握在其他種族手中,自己整個民族(學曆最高、最聰明)被壓在所有其他種族之下。在家庭中,也有相當多的女性和桃子一樣懦弱,結果就是弱勢群體(她的孩子們)沒有得到保護。
也許這不是采心寫這個係列的初衷,但卻是我最大的感受。
大丫已經內心強大,LEO還需努力~~~
家醜不可外揚,中華之傳統糟粕。
對於癡情人,思念揮之不去,還可以詩意化情愫,將一船愁緒起錨放舟,順筆墨漂流。擔心筆墨的“浮力”不夠,落一筆輕歎,卻剛好用來反襯哀傷的沉重,像李清照懷念丈夫的這句:隻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 許多愁……
==========愛了愛了,這一段寫的詩意又深刻,佩服采心。
親愛的緣妹、蘑菇和亮媽,留言悉讀,先謝於此,飯飯後回來一一回複:))
哈哈,麥子,前幾天家裏比較熱鬧,找不到安靜的當兒,然後我有時候情緒上不來也不行,這集出爐的就比較慢@.@
嗯,是的,我前麵也跟沈香、可可、菲兒、梧桐她們討論過,大丫比較能說會道,心裏卻滿是陰鬱和苦毒,都怪成長過程中被原生家庭傷得太深了,從身體、精神到人格。。。
也感覺這一切不光是外部造成的,更因她偏偏就是個特別自尊、對自我保有很高期待的女孩子。你想啊,咱們這代長大的過程中,被父母使喚當幫手的“大丫”海了去了,——俺就沒少幫俺娘帶妹妹,也並沒有那麽大的反彈啊。這麽一想,俺跟大丫的覺悟差遠了,缺乏覺醒的能力。。。哈哈~~
問好麥子,感謝麥子的鼓勵:))
嗯,是的,生命無常。可單純看桃子,感覺比無常還差,總是壞運氣。——帶著病弱的身體,卻始終被命運驅趕著生活,拖累連連,活著的全部內容就是勞作。又因此使得長女過早卷入了母職的義務,傷及孩子的身心,也造成了母女間無法修複的淚痕。。。講這些,並不是說孩子多就不好,丈夫也不能生病,關鍵是這樣的日常惡性循環,到底是怎麽來的呢?
問好梧桐。欽佩你敢為“源氏物語“那樣的殿堂級的“磚頭巨作”寫簡本,為你加油:))
嗯,菲兒,這“苦毒” 二字你用得好準確。應該就是這樣的,大丫在成長中被傷得太深了,——母親從體力上(使其勞累無閑),父親從精神上(予以貶低和辱罵),一直傷到了她的人格裏,造成她長大後非常的兩麵性,表裏不一。不過就像我跟在前麵同沈香和可可討論的那樣,大丫尚年輕,也開始談戀愛了,太定型地活著,也許就歸於平凡。。。希望這一切矛盾和掙紮,都將化為她日後的豐富、寬容、以及令人難忘的奇異恩典,讓我們祝福她 ~~
多謝菲兒+好周末:))
唉,一聲歎息。給大作家采心點讚!
是的,可可,大丫本來開始獨立了,小四也上了學。但因母親回國照顧上不了飛機的病癱父親,大丫還是要一邊工作,一邊照顧三個弟弟妹妹,延續著令她討厭的“過早承擔母職”的過去。。。可可說的對,一方麵她成熟了,但同時也仍未脫離原生家庭的負麵影響。我也盡力通過場景,將她bipolar的人格展現出來。也希望這一切矛盾和掙紮,都將化為她日後的豐富、寬容、以及令人難忘的“奇異恩典”~~
多謝可可的謬讚。穀雨就要打入敵人內部,等著你的精彩描繪:))
嗯,沈香從心理角度,揭示了大丫做見證並非故意作假,也是無奈中的心理自我安慰,敏銳而專業~~
從小到大,大丫是家裏最沒有主導權的個體。而真實中的“我”越低微,渴望中的“我”也就越強大,人格也就在二者的拔河中開始撕裂,所以我感到她有些bipolar。。。請看,她在見證中滔滔不絕,激情在線,very正能量,也沒有因為說假話結巴或者臉紅,彷佛正在全力踐行著想象中的自己。。。而在跟老朋友(也是沒有威脅感的小弟弟)Leo單獨相處時,那種跌入深穀般的幽冷,那種對治病救人的嘲諷和揶揄,則非常的負麵和陰鬱。。。好在她尚年輕,也開始談戀愛了,太定型地活著,也許就歸於平凡。。。讓我們祝福並拭目以待:))
多謝親愛的沈香。願好夢起錨,星月護航:))
采心的寫法很有意思,以教會為契點,通過Leo家來寫桃子家。耳邊是Leo媽,近處是Leo,遠處是大丫,更遠處是桃子。Leo的痛是真切可觸摸的,桃子的痛也擲地有聲。比如 -
“ 困頓的日常裏沒有詩。有的僅是日日要麵對的“生活頭條”,以那張輪椅為插圖,“愁煞我也”地橫陳於心頭,不換主題。”
“ 這第五個則是“倒生長”,一寸寸下沉,將她拖向人生的遲暮。”
采心的文字充滿了靈氣和創意,處處閃亮。
采心的用詞都好生動,“總是夢見自己變成了過期的小插件,不是被老板一把拔出,就是被太太扔出係統,連個提示框都不肯給,真TM的比卡機還fucked up”,艾瑪,太形象了。
大丫已經長大了,真是能說會道,激動人心的見證,讓Leo當真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這就是生活。
讚好文。好多看點。Leo的Personal Banker和我們做commercial loan的analyst還真是不太一樣。大丫二代做傳道的還真不多,采心對教會的運作非常了解。“大丫大丫從念神學院的大四開始,就回到教會裏實習。畢業後轉正,一邊為教會做福音宣傳工作,一邊自組了包括少量外族在內的華裔中青年團契,以雙語擴展事工。”,若是有這樣的發展多好啊。但感覺大丫心裏的“苦毒” 會影響她的事工。靜待後續。
AI繪畫的這張圖上低著的頭他,真是畫得太到位了。
喜歡采心開頭部分詩一樣的文字。
伶牙俐齒的大Y在教會做上帝的見證人,雖然誇大其詞,但從某種角度來看也是無奈中的心理自我安慰。“ Leo,從小到大,咱們在教會裏一起長大,見過多少被聖靈充滿的牧師,來咱們教會用禱告醫病救人啊。就我這隻菜鳥,偶爾給我爸tweet幾聲,你說,能有靈恩派牧師那種“一按頭人就倒、腳一跺病就好”的醫治大能嗎?”好無奈的內心表白。
AI繪畫的這張圖看著讓人心酸,桃子的苦難何時是頭啊?
采心的故事引人入勝,期待後續情節發展…采心周末愉快。
給沈香也端來西瓜冰沙~~
天熱,我給可可備西瓜冰沙,等你飯後來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