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史亂雜彈:從西藏新疆想起乾隆皇帝 (圖)

(2008-04-11 06:34:12) 下一個

進入二十一世紀已經好幾年了,總聽見一些關於西藏新疆等地的不愉快消息,不知怎地就想起了乾隆皇帝。
  應該說,乾隆皇帝至今還是一個非常時尚的帝王,關於他的清宮戲一拍再拍,多得都要泛濫成災了。說的大都是什麽才子佳人、風流韻事,什麽和砷、紀曉嵐、劉羅鍋,卻很少提及他的文治武功,特別是基本上已經忘記了他對於開拓中華疆土,穩定西藏新疆做出的突出貢獻,不能不令人啼笑皆非。
  當我們重新翻閱曆史時,就會發現乾隆皇帝打擊分裂勢力,平定西藏新疆的赫赫武功,聯想起現在的那些“跳梁小醜”,心中油然地對乾隆皇帝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據《清史稿》和《清高宗實錄》(清高宗就是乾隆皇帝)記載,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大小金川(即今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土司兩次叛亂,乾隆皇帝先後派遣張廣泗、訥親、傅恒、阿桂等名將大臣進兵平叛,蕩平了叛匪,將大小金川完全掌控在手中。
  乾隆二十年(1755年),新疆準噶爾部首領達瓦齊發動叛亂,乾隆皇帝毫不手軟,派將軍班第率軍消滅。
  乾隆二十二年,新疆厄魯特部首領阿睦爾撒納叛亂,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新疆回部首領大小和卓霍集占、布拉敦尼叛亂,乾隆皇帝鎮定自若,派遣將軍兆惠、富德、海蘭察次第蕩平。(名動一時的香妃就是這次平叛的戰利品。)
  在這曆次平叛中,乾隆皇帝堅持擒賊必先擒王,斬草必須除根,督促清軍務必擒斬極少數首惡分子。如,金川之役堅決要求將叛亂首領郎卡等擒獲獻俘。平定新疆各部叛亂時,明確指示清軍必得叛首阿睦爾撒納和霍集占、布拉敦,否則不為全功,在清軍窮追下,阿睦爾撒納和霍集占、布拉敦尼無路可逃,先後被迫自殺,首級被其部下族人獻給清軍。
  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月,掌握西藏地方軍政大權的噶倫(達賴喇嘛的輔助者及實際政務處理者)、所謂的“藏王”珠爾默特那木紮勒軟禁達賴,意圖發動叛亂,清政府派駐西藏的駐藏大臣傅清、拉布敦獲知消息後,決心孤注一擲,以死擒賊。十月十三日,傅清、拉布敦詐稱皇帝有旨冊封珠爾默特那木紮勒,誘騙珠爾默特那木紮勒來到通思崗駐藏大臣衙署,使之登樓接詔,當其跪拜接詔時,傅清突然從後衝出,斥責珠爾默特那木紮勒“違天子令,罪不可赦!”揮刀斬之。其後萬餘藏兵四麵圍攻,傅清、拉布敦及其隨從一百餘人力戰不屈,全部殉國。而西藏地方分裂勢力也攝於首領已死群龍無首,加之乾隆皇帝及時加派大軍平定,最終一場本將掀動全藏的大亂十天就被平定了。
  在處理西藏新疆事務中,更難能可貴的是,乾隆皇帝不僅僅拘泥於平定叛亂而已,而是目光長遠,放眼未來。他考慮到西藏新疆等地地處偏遠,曆朝雖加強了管理,但都僅限於收為藩籬,不利於統一。他果斷地改變曆代以來的策略,不再以夷治夷,開始在新疆、西藏長期派駐官員和軍隊,將之如內地各省一樣長久納入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在靠近西藏的大小金川,他廢除了原有的土司管理體製,“改土為屯,除去降番民目”,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員管理。
  在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當年,乾隆皇帝就決定廢止原來由新疆當地貴族自行管理的舊有體製,改派將軍、都統、參讚大臣、領隊大臣等負責管理,其中以伊犁為全疆首府,設官建製,稱伊犁將軍,總管新疆軍民事務。先後選派阿桂、伊勒圖、明瑞、隨赫德等富有才幹的大臣經營管理。
  在西藏,乾隆皇帝在收到珠爾默特那木紮勒叛亂消息的當天就下詔:“當趁此將藏中積習剪除,一切事權俱歸駐藏大臣管理,俾經久無弊,永靖邊隅。”平叛後,又頒布了《欽定西藏善後章程》,明確了中央政府擁有管轄全藏政治、經濟、外交、軍事、貿易等所有各項事務的最高權力。
  他大膽削弱噶倫的權力,增強了中央政府委任的駐藏大臣的政治地位和實際權力。把駐藏大臣提高到與達賴、班禪平起平坐的地位,並實際掌握西藏軍政大權,極大地強化了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的管理,密切了漢藏各族人民的關係。同時在西藏正式派遣駐軍,實際上完全確立了西藏直屬中央的隸屬地位。
  為了解決藏民對達賴、班禪等大喇嘛的宗教信仰所引發的其他問題,乾隆皇帝創造性地提出了“金瓶掣簽”這一製度,規定達賴、班禪等大喇嘛的轉世化身必須由中央政府派員會同宗教人士“金瓶掣簽”,並經中央政府批準冊封,方為公認合法,不得“妄行指認,私相傳遞”。宗教活佛違法,同樣要受到中央政府的嚴厲製裁。這一製度一直沿襲至今。
  為了確保西藏新疆等地的長遠發展,乾隆皇帝還力辟眾意,在各地實行移民屯田。在金川,到乾隆五十年,就“屯事日興,荒土盡辟”墾地十三萬六千畝。在新疆,從乾隆二十五年到三十六年間,先後修築伊犁、迪化等大小城堡,屯田百萬畝,全疆人口增長了十倍。各地群眾因“久沐深恩,各安耕作,遇有差遣,莫不奮勉出力,無異內地民人。”
  此外,乾隆皇帝還先後發動了對緬甸、安南、廓爾喀等當時清廷屬國的征討,可惜都因勞師遠征,將士水土不服而無功而返,否則,今天的中華版圖也許就不是這樣了。
  兩百多年後再來細細品味乾隆皇帝,仍然可以感受到他無窮的魅力,我不敢妄自對這樣一個曆史人物蓋棺定論,但是我敢說,不論乾隆皇帝這一生功過如何,不管他是出於何種目的,他都算得上是中華民族曆史上不多見的富於進取心,勇於開疆拓土,維護祖國統一的統治者。
  今天,也許我們應該更多地從這方麵來緬懷一下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