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三國演義》中,除了劉、關、張三位同國異姓的兄弟之外,還存在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和躬耕中立的諸葛鈞等四位同姓異國兄弟。總體而言,兩大兄弟集團的關係是先精誠合作,後貌合神離;瑾與亮的關係則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隆中對”是戰略中的戰術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闡述的戰略主要分兩步:一是先取劉表的荊襄為家,後取西川建基業,橫跨荊、益,形成三足鼎立;二是待天下有變,聯吳抗曹,從荊州和秦川同時進兵北伐中原。但最後為什麽沒能實現呢?一是諸葛亮壓根兒就沒想讓劉備兄弟完全實施;二是諸葛兄弟也沒有預料到會有高人半路殺出。實際上,“隆中對”是諸葛亮戰略中的戰術,他無非是想以表麵的“赤誠”和“智慧”先贏得劉備的信任,再借他的力量為自己打天下。諸葛亮早就料到劉備不會直接取荊州,必定從曹操手中反奪荊州和天下。所以,當劉備不采納他的意見時,他順勢將第一步戰略做了調整:首先放任曹操占領荊襄,再聯吳抗曹,最後與東吳公平競爭,拿下荊州。調整後不但迎合了劉備的“新儒家”思維,還將他和劉備從“雙死”盤成了“雙活”。如果照搬原定的方案,就不會有赤壁之戰,不會有三足鼎立。兄弟暗中聯手由於第一步改良型戰略對劉備和諸葛亮都有利,所以不僅劉、關、張三人密切合作,諸葛兄弟也竭盡全力。孫、劉聯合就得益於諸葛亮和諸葛瑾的隱性合作,且看他們是如何暗中相助的。在分析諸葛亮的失敗原因時,毛澤東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裏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毛澤東之所以說諸葛亮“其始誤於隆中對”,是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乍一看,荊州、益州兩路出擊是一個頗有誘惑性的方案。但毛澤東卻很清楚,荊州離益州千裏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隆中對”實施的結果便是,關羽所鎮守的荊州被孫權軍團偷襲得手,而且關羽父子也命喪孫權手中。可以說,蜀漢衰亡的禍根在於“隆中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