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大飛機下馬看中國戰略決策機製的缺陷

(2007-02-06 15:35:35) 下一個
從大飛機下馬看中國戰略決策機製的缺陷

  
  珠海航展開始了,各國各地各種型號的飛機雲集而來,立誌於中國市場的俄羅索航空工業意料之中地成為珠海航展的頭號主力,就連歐洲空中客車公司的大飛機A380都來湊熱鬧。聽到A380的消息,百草止水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們的大飛機運十,這個僅比空中客車晚兩年上馬的大飛機項目,剛剛取得初始的成功之後,就胎死腹中了。現在的空中客車公司已經與波音公司在全球比肩了,而我們已研製成功的大飛機運十,竟然在上海飛機製造廠的車間裏停放了21年。看看大飛機項目的上馬、研製、停滯過程,百草止水痛心地發現,正是我們戰略決策機製上的重大缺陷埋葬了我們的大飛機夢想。
  
  
  中國運十運輸機
  
  我們的大飛機計劃始於1970年8月,曆經十年的研製,於1980年9月26日我們的大飛機運十首飛成功,到1985年,“運十”共飛了130個起落,170個小時,最遠航程3600公裏,最大時速930公裏,最高飛行升限11000米,最長空中飛行時間4小時49分。運十的成功填補了我國民航工業在這方麵的空白,時任波音副總裁的斯坦因納1980年5月稱“運十是中國發展其設計製造運輸機能力十年之久的鍛煉”,連西方的主流媒體路透社也認為“在得到這種高度複雜的技術後,再也不能把中國視為一個落後的國家了”。然而很不幸,運十還是下馬了。導致運十下馬的原因很多,部門利益之爭和高層決策失誤是其中的關鍵。
  
  正當國人為運十成功歡欣鼓舞的時候,民航總局一個對運十“落後”的評價,直接導致了1985年2月國家決定運十飛機的停止研製。事實上運十飛機相對於同期的波音飛機的確落後,但是能因為我們運十落後就不發展我們的大飛機技術和工業嗎?我們的空軍至今還在大量使用著落後的殲8和轟6,是否我們的空軍也該解散了?民航總局是政府的一個機構,它作出的“落後”評價也是真實的,但這不是有關決策高層下馬運十的依據,落後可以改進,總有一天我們就會追上或超過波音的腳步。有人還說,民航總局不認可,運十就拿不到訂單,沒有訂單的大飛機工業就會必死無疑。這樣說話的人要麽是瞎子要麽就是死人,民航總局什麽時候可以隨便左右訂單的去向?中國民航客機的采購都是與國家戰略和政府決策相互配合的,什麽時候民航總局或民航公司可以自專的?運十當初不下馬,國內民航市場就是運十的天下,單單龐大的國內民航市場就足以養活我們的大飛機工業。
  
  可見民航總局的評價不是運十下馬的關鍵,有關部門或機構隻不過把責任推到這個小小衙門身上而已,換句話說民航總局成了替罪羊。但是這並不是說民航總局沒有任何責任,它是中國大飛機命運決策階層內部的一分子,事實就是包括民航總局在內的眾多部門利益之爭導致了大飛機工業的難產。運十成功之後,針對中國大飛機隨後的發展方向,最高層組織各個部門的專家學者們共同論證,沒想到論證過程中大家雖未懷疑我國發展大飛機的能力,但對到底先發展幹線飛機還是先發展支線、先發展軍用的還是民用的沒能形成統一的意見,最終使得最高層無法進行拍板決定,大飛機計劃就此耽擱下來。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怪就怪在我們社會主義獨特的工業體製,至今以來所有大型先進的工業體係都是國有企業,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技術開發和工業發展都必須仰賴政府的決策。而在西方,無論是波音公司還是空中客車都是民營的,民營公司的最大特點就是決策迅速和市場感覺敏銳。同樣麵臨支幹線抉擇,僅比中國起步早兩年的空中客車毅然選擇了幹線,以敢打硬仗的拚搏精神一躍成為世界上的飛機巨頭。這說明,大型國有公司的民營化將不可避免!政府管政府的事,企業管市場的事,這類話我們說了二十餘年了,可至今仍未見到任何的實效。
  
  盡管部門扯皮極其嚴重,但隻要最高層發展大飛機工業的決心已定,無論選擇幹線還是支線,無論是先軍用還是民用,任何一個抉擇的作出,我們的大飛機工業依然能得到長足的發展。可惜的是,我們的最高決策層沒有做出任何的選擇,因為美國的麥道公司向我們伸出了橄欖枝,合資共產轉讓技術迷惑了我們的心誌,高層以為可以走捷徑直奔大飛機工業的峰巔了,運十於是也便悄悄地下馬了。大飛機工業技術龐雜,它是一個國家工業成就上的王冠,任何一個擁有此類技術的國家都不會輕易地轉讓,何況我們還是美國技術封鎖和戰略圍堵的對象呢!有關決策者咋就不拍著腦袋想一想,美國都不向他的天然盟友——歐盟轉讓大飛機技術,為何會獨獨轉讓給中國呢?是中國長得比歐盟好看?還是山姆大叔欠中國幾千億美元?果不其然,我們與麥道合資不久,投入的金錢遠遠超過了運十發展的資金之需,生產出的飛機也才了了,波音就閃電般地收購了麥道,中美合資就此成為了泡影。此後,不甘心合資失敗的中國又與空中客車草草聯姻,結果仍是空手而歸。大飛機是技術和資本高度密集的產業,利潤極其豐厚,以波音和空客這兩個壟斷世界民航市場的強者,誰甘心讓中國闖進來分割他們壟斷的蛋糕?醒醒吧,幼稚的中國決策者!
  
  
  中華之星高速列車
  
  大飛機計劃的夭折是慘痛的,但有關方麵似乎並未從中吸取什麽教訓,類似的故事仍在一幕幕地上演著,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中華之星”列車。“中華之星”是我國從2000年開始研製、自主設計、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目前時速最高的動力機車,2002年底,這種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高速列車在秦沈客運專線進行正線試驗時,曾經創造了每小時321.5公裏的“中國鐵路第一速”。然而2003年9月19—20日在長春召開的“高速動車組專家研討會”上,“中華之星”被評價為“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在技術水平、產品成熟程度和可靠性等方麵還存在較明顯的差距”,其實就是有關方麵否定中華之星的開始。2005年7月11-12日,鐵道部主持召開“中華之星”階段驗收總結會,居然刻意否決了“中華之星”項目從設計、研製、試驗、運行考核的嚴格過程以及“中華之星”所具備的200km/h以上速度級技術能力的事實。在2004年鐵道部200km/h動車組項目采購招標中,“中華之星”被迫徹底出局,重蹈了當年大飛機項目“運十”的覆轍。與此同時,在所謂“以市場換技術”的口號下,德國人和小日本終於如願以償地抱著滿懷的金元寶笑了。又是一次說我們的技術“落後”,又是一次相信外國人會心甘情願的交出他們的命根子技術,百草止水就是不明白,到底還需要多少個“又一次”我們的官僚才肯收手?到底還要再交多少高昂的學費最高層才會猛然驚醒?
  
  從“中華之星”的悲劇中我們看到,前總理朱鎔基絕對不信任日本新幹線方案,然而他的下屬鐵道部信,比朱鎔基還高的官兒中也有人信。中日是世仇,日本政界從來就不對中國抱有好感,不僅對中方的友好姿態毫不領情,而且抓住一切機會全方位地挑釁中國。從釣魚島到台灣,從歐洲對華軍售解禁到俄羅斯石油東輸,從靖國神社到聯合國改革,從技術封鎖到貿易摩擦……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還是文化,日本都已全麵地向我們發出了挑戰。然而就是這樣,我們的決策高層中的主導者們,居然還敢相信政商一體的日本商社拋出的新幹線。嗚呼,大飛機的傷疤依然清晰可見,“中華之星”的悲痛又已扯動了我們的心肝。百草止水不禁痛呼:這學費也交得太悲壯了吧?
  
  大飛機計劃的夭折不是第一個,“中華之星”的頹廢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類似的學費估計還得繼續上繳,因為這些都是中國戰略決策機製缺陷的宿命。首先百草止水認為,中國最高決策層裏的決策者們,有很大一批是庸碌無能者。說這些人無能也許他們會覺得冤枉,因為爬到如此高位的人政治運作手腕和能力都是超一流的,但在事關國家與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略決策中,其智商水平怎麽就連普通百姓都不如?現在我國在外交領域中貿易和外資牌打得比較頻繁,我們過於熱衷用飛機和火車這樣的高技術產品大訂單來跟歐美政府討價還價,以此作為他們放鬆對中國圍堵和禁製的交換條件。嗚呼,軟弱乎?無能乎?難道能僅僅為了保留這些貿易牌而寧願犧牲我們的大飛機工業和高速鐵路工業?在我們的決策者眼裏,歐美政府都是唯利是圖者,都會象饞狗一樣,隻要我們拋給他們幾個大訂單的肉骨頭,就會對我們搖尾友好從而忘記了一直想咬我們的政治任務。事實上大飛機和高速鐵路這類的高技術產品依賴於進口才是戰略軟肋,一旦歐美日聯手對中國實行禁運,他們損失的不過是幾個訂單,我們的代價將是飛機和鐵路運輸的無力或癱瘓!中國要強大,民族要富強,擁有一個睿智聰慧的最高決策層最為關鍵!問題是這個決策層如何建立?那些庸碌無能者如何才能被阻擋在仕途的門外?
  
  其次,山頭主義和部門利益掣肘也是障礙國家戰略決策正常運轉的頑石!由於國家的戰略命脈都掌握在國有企業的手裏,國企管理層又不是國企的所有人,其人事任命又是出自政府部門的主管而非真正的企業所有者,因而政府官員和國企管理層就會結成聯盟以保護和維持共同的既得利益。我們的體製是自上而下的,每個官員的仕途升遷都仰賴於上級的提拔,其既得利益的鞏固和維持又要依靠下屬官員的維護,所以一個官員一個網、一個衙門一座山,山頭主義和部門利益自然就會司空見慣。在大飛機的坎坷旅程中,民航總局僅僅為了本部門的利益否決了運十計劃,再加上飛機進口部門和合資合作企業的利益考量,以及後續大飛機計劃論證中各為本部門著想的幹支線之爭和軍民先後之爭,我們的大飛機不胎死腹中才怪呢。“中華之星”案例中,鐵道部的利益最終壓倒了科研部門的主張,與國外合資聯產的企業最終戰勝了國產化的夢想,與大飛機挫折同樣的評語“落後”隻不過是部門利益的遮羞布。中國要想政令通暢、決策高效快捷,不鏟除山頭主義,不推到部門利益,大飛機和中華之星之類的噩夢就將繼續持續!
  
  再次,中國決策機製表麵上建立了智囊團和專家組,形式上也大搞論證和研究這一套,事實證明不過是豬鼻子插蔥——裝象!在我們的決策機製裏麵,多數是外行領導內行,專家組或智囊團的意見經常不被上層領導采納。更何況專家和智囊本身也大都來路不明,很多人都與各種利益集團有著或這或那的關係,專家學者們“大失水準”自然就是常情了。在高速鐵路項目上,鐵道部公然推翻了中華之星專家組的意見,自己另行組織鑒定團隊,終於得到了讓自己滿意的鑒定報告。百草止水因此認為,如何??聽取並采納專家智囊的意見,才是我們建設高效科學決策機製的關鍵!
  
  最後,依據中國官場的腐敗規律,人們有理由推測,我們的決策層內容易有人被國內外的利益集團收買。也就是說,如果國外有關部門或機構與國內既得利益集團共結利益聯盟,豐厚的回扣、傭金和好處就會讓某些至關重要的官員迷暈了眼。否則的話,你很難相信某些決策者的智商水平是如此之低,也很難相信有人麵對國內一片反對之聲也敢於讓整個國家去冒險!所以說,反腐倡廉也是保障我們健康決策的關鍵!
  
  運十大飛機至今仍躺在上海車間裏睡大覺,這一覺就是二十餘年。當麥道項目破產之後,我們本來仍可回頭撿起大飛機計劃,可是由於決策機製缺陷的作祟,大飛機計劃至今仍未重上議事日程。我們常說,人無完人,改了就是好同誌。我們允許決策高層犯錯誤,可有關方麵也得有勇氣認錯並有勇氣改正錯誤啊?為何中國的大飛機計劃要一拖再拖一延再延?難道拖延就能解決任何問題?難道等待下去天上就會自動降下來大飛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