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救複旦學子杜彬在網上談公關,被網友批評表現冷漠。 以複旦大學學生為主的18名上海驢友黃山遇險,致使營救民警張寧海不慎墜亡一事,連日來不斷“發酵”:複旦學生脫險後不談哀悼殉職民警、先討論如何搞好媒體公關,對民警犧牲冷漠無情、不承認錯誤推卸責任……網絡上層出不窮爆出的“內情”,引發了網民對18個年輕人的道德譴責,讓複旦大學深陷“黃山冷血門”,並最終演繹成一場輿論風波。本社匯選有關論點,供讀者參考。(中評社評論員:季實)
一、複旦“薄情”學子 挑釁社會道德底線
1、救援民警犧牲 複旦式冷漠引爆“黃山門”
12月12日,上海複旦大學18位在校學生和校友在黃山進行探險活動時,遭遇惡劣天氣而迷路。黃山地區警方接到求救信息後,連夜組織警力搜山救險。就在營救下撤過程中,一名年輕警察不幸墜崖犧牲。而遇救複旦學生被媒體曝光稱表現冷漠,更在返校後大談“危機公關”,登山社誰來掌權,以及冷漠的“你們就該為納稅人服務”,引起社會輿論強烈不滿和譴責。(廣東《新快報》)
據了解,這18名年輕人,其中10人是複旦大學在籍學生,4人是複旦校友,另外4人是校外朋友。他們在大雨低溫的山裏撿回了命,而對於張寧海的死,他們中接受采訪的人說了句“就看見燈光晃了一下就掉下去了,不知道怎麽回事。” (北京《經濟觀察報》)
2、獲救不知感恩 複旦學生表現令人心寒
到學校的登山隊,遭受到了意料之中的輿論壓力,但最初的輿論,隻是僅僅譴責他們草率探險的行為。但隨著安徽記者在微博上指責他們在明知民警因此事犧牲後,依然談笑風生的情景後,指責上升到了道德層麵。而在他們的對麵,張寧海的父母卻一再要求媒體,不要對這些孩子過於苛責。兩邊鮮明的對比,無疑讓這種局麵雪上加霜。(廣東《時代周報》)
事發後,最先到達現場的SMG記者冷煒表示有學生是“笑著”說“我好內疚”。事後他在自己的開心網上發帖,表示“他們的矛盾讓我也跟著糊塗起來……難道救援人員多此一舉?”此帖經網絡轉載後,引發了對獲救18人的強烈譴責。(上海《申江服務導報》)
被救下來的學生,開始被安排洗澡,體檢。做體檢時,冷煒一直在場,他目睹的畫麵讓他即使在後來所有學生都道歉後,依然耿耿於懷。
“這些學生在體檢時,一直都在嘻嘻哈哈,麵帶笑容。沒有一個人提到犧牲的張寧海。”冷煒說,這讓他當時就感到不太舒服,體檢完吃飯,這時侯盼主動提議大家默哀一分鍾。這讓冷煒覺得欣慰,他提醒攝像師說,一會要是有他們難過得吃不下飯的(情景)注意拍一下。
但事實讓冷煒很失望,沒有一個學生表露出難過的表情,還有不少人依然在談笑風生。同事拍完後,對他說了四個字:“你看你看!”冷煒說,這種感覺不僅僅存在於他一個人心中,黃山台的女記者陳艶(音)采訪完下來第一句話就是:“這些孩子太過分了,一個個嬉皮笑臉的。”(北京中國網)
3、微博發泄不滿 現場記者指責學生無情
新浪微博一位名叫“淡淡esse香”的網友的發言,也在各個論壇上掀起不小的轟動。這位用戶資料裏寫著“AHTV”,快報記者經多方核實確認這名微博用戶為安徽電視台一名正在黃山采訪此次事件的記者。
12月14日淩晨一時許,“淡淡esse香”發微博稱,學生們對於民警的犧牲並不放在心上:“整理素材,難以入眠。輸入‘張寧海’這個名字,想看看能搜出什麽結果?一個安徽的小夥子,為了搜救18名來黃山探險的驢友,無辜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可是,得到的是什麽呢?13日下午采訪時,複旦學生冷漠的樣子讓我心寒。他們甚至連張寧海的追悼會都沒參加,就匆匆回去了。13日下午,張寧海的遺體被搜尋出來,抬下山的時候,那18個驢友,並不像報紙寫的那樣痛哭流涕,他們很平靜,甚至連我們的采訪都是追著問的,他們說要回上海。一路跟到他們臨行的車前,一個男學生過來說,不好意思,要上車了。接著,把車門重重地關上。那一刻,有些東西比天氣還冷。黃山,下雨了。”
12月14日她又發了另一條微博:“作為一個記者,我真不該有情緒。但是想想,就在昨天的這個時刻,張寧海還是活著的。但隻是為了給一個女學生讓路,才墜入懸崖。可這個女學生以及其餘17人麵對我們的追問,一致緘默,不承認這一點。讓人寒心。我覺得,張寧海走得不值,很不值,怎麽樣也輪不到他來為這些人的年少輕狂買單。” (廣東《現代快報》)
二、學子草率登山 “偽探險”害死張寧海?
1、天職保護人民 警察犧牲不能歸咎學生
本次事件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警察沒有意外死亡,這隻是一則普通社會新聞;如果,僅僅是旅友遇難,也許複旦學生的公眾形象不至如此不堪,甚至“探險者”還會被比附為當年北大山鷹社殉難的“登山英雄”。然而,公眾潛意識裏的邏輯沒有實現,生生將一道倫理難題擺在大家麵前:無事生非、懵懂無知的複旦學生沒有死,一個年輕、盡職的警察卻死了。其中的微妙之處,激發了全社會的思索。(廣東南方網)
確有一種聲音,把張寧海的犧牲歸咎於18名大學生的“戶外冒險”,如果他們不搞“戶外冒險”就不會迷路,不迷路就不會求援,不求援當地警方就不會救援,不救援張寧海就不會犧牲。其實張寧海的犧牲隻是一個“意外”,上述一係列看似環環緊扣的“前因後果”因不具有“內在的必然性”而難以成立。複旦學生很難預知自己的戶外探險會危及他人的生命,他們也不可能拿別人的生命去冒險。指責複旦學生害死警察,純屬無稽之談。探險無論是否合法,一旦迷路,就有權得到政府救援,這也是政府存在的理由。警察參與救援,是其職責所在,縱有犧牲,也不能責怪被救援者。也有人認為,張寧海為一群不懂得感恩的愣頭青犧牲了生命,實在不值得。這樣的觀點同樣有失偏頗。(《北京青年報》)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些大學生因為自己的冒險而耗費了那麽多公共資源,這對其他公民公平嗎?然而“不公平”正是“公共資源”的特性之一它為全體公民而存在,但最終將耗費在哪一位公民身上則是不確定的。(北京《青年時報》)
在這個問題上,張寧海父親的態度尤其讓人肅然起敬:“救人是兒子的職責,不怨大學生。”他不希望複旦學子們因為張寧海的死而產生心理負擔。這位英雄父親的樸素表達,其實傳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即警察等公職人員在從事搶險救援等工作時,不該也不會因對象的高低貴賤差異而采取不同的行為方式。如果有人認為,公安機關在救援的時候應該“看人下菜碟”,那反而是對公安職責的某種褻瀆。(浙江在線網)
2、旅行暗伏危險 探險準備工作錯漏百出
黃山事件發生後,一度爭論的中心點在大學生該不該去探險,該不該去登山。其實,登山並沒有錯,探險也不是問題,關鍵是,出發前有沒有充足準備,能不能對生命負責。喜愛戶外運動的複旦曆史係網友“恒跡”在其博客中撰文分析指出,支持去見識大好河山,但那叫“旅行”不是叫“戶外”。戶外,就要有戶外的裝備。這次悲劇的主要原因是,這支隊伍以旅遊的心態參與了戶外運動。(廣東《新快報》)
看過“黃山事件”的整個經過不難發現,這是一場早已埋下地雷的危險旅行。根據複旦登協事前的活動公告和以往的活動經曆,可以發現:組織者知道此行是非常規路線,會逃票,要避免被捉;組織者在招人時是允許新人參加的;組織者是知道天氣狀況的,而且還希望會如期下雪;組織者自己並沒有走過這條線,也沒有計劃請向導,主要靠GPS和指南針……(上海東方網)
有複旦登協的人說,戶外運動是理想主義者,是瘋子做的事,沒瘋的人不懂。“恒跡”反問說,如果你的“理想主義”要別人來埋單,不管是父母還是警察,這樣的理想主義,真的值得驕傲麽?(四川《華西都市報》)
3、不計後果救援 警察救援隊變成敢死隊
從公開渠道獲得的信息可以看出,複旦登山隊在組織、保障上存在不足。但在另一方麵,救援隊伍也缺乏專業性。深圳山地救援隊信息指揮中心主任葉建華指出,缺乏出動之前的安全評估,救援人員的專業性不足也是導致悲劇的原因之一。
首先這次救援的緊急程度為28,屬於僅作調查和評估等級,在3個層次的緊急程度中屬於最輕的;其次,在理論上此次救援成功率該為100%,因為有準確的坐標。在救援等級上,受困人員情況非常清楚,沒有出現傷情,已經通報自己的準確位置並原地休息,也不會有傷亡的隱患。所以救援人員沒有必要立馬出動,摸黑出行,應等天亮出發,指引被困人員脫困即可。(網易)
“夜不上黃山”是慣例,可“被困者是複旦學生啊!”領導層層重視,“隻能是不計代價救援!”12月12日,18名複旦驢友被困黃山未開發區域。在上海方麵以政府為主導的急切求助下,黃山展開了一場生死大救援。(四川《成都商報》)
而據媒體報道,複旦學生一行18人通過網絡BBS聯係組團,到黃山地區進行探險活動,但由於組織者對目的地地貌和天氣變化準備不足,缺乏足夠設備。探險隊唯一的一部GPS定位係統落水後無法使用,導致隊伍在深山裏迷路,天黑後探險隊被困在翡翠穀宿營,相互依偎取暖,其中一名學生通過手機短信向上海親屬求救,其親屬向上海市公安局報警,之後上海和安徽兩地聯動展開了救援行動。(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網)
三、大學精神蒙羞 “精英理性”令人心寒
1、大談“危機公關” “奪權帖”“公關帖”拷問良知
其實,這起搜救事件最初並沒有馬上進入公眾視線。但是,人們發現,被救的複旦學生對自己不夠周密的探險行為並沒有太多反思,對殉職的警察張寧海也沒有表現出感恩之情,反而在討論如何對媒體開展“危機公關”,以及登山協會如何進行人事更替等。更有甚者,一名被救學生說,他們“低估了人民警察的力量和決心”,言外之意是他們並沒有要求、也沒有指望公安機關的搜救。所以這些言論通過網絡媒介輻射開來之後,複旦大學驀然發現自己被“黃山門”所籠罩。(《北京青年報》)
12月14日,安徽台一記者采訪完後在微博上發帖譴責獲救者的淡漠和冷血。由此,這支由複旦在校生和校友組成的登山隊瞬間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兩篇分別被冠以“奪權帖”和“媒體控製帖”的帖子突現網絡後,全社會潮水般的深度討論乃至斥責都湧向那支登山隊和複旦大學,掀起堪稱年末最後一場社會公議風波。但在斥責冷漠和擔當的背後,卻是公眾對未來社會人文生態的擔憂。(北京鳳凰網)
“要學會控製老人,協調關係,製造輿論,這些事做好了,以後登協就是你的了。”這是登山協會前任會長、複旦“畢業生之星”石翔在事發後一天,給18人中的杜彬寫下的語重心長的“教誨”,他們在事情發生後全無半點愧疚,也看不到對張寧海的半點感恩,相反,一個大學裏的登山協會主席的位置,讓“控製老人”這樣的詞成為師兄第一時間要向師弟傳達的“精神”。(北京《經濟觀察報》)
在“奪權貼”的同時,複旦BBS“日月光華”還出現了一篇文章,更加露骨地談論如何利用這一事件開展公關,其中提到“安徽曆來是複旦的友好省份,有相當多的共建研究院和優質生源,趁這次機會要把以前的關係鞏固起來,為以後的進一步發展打基礎。因此還是要多帶幾個院長和係主任往,也可以讓人看出誠意來。方式上可以再討論,但化壞事為好事必然是終極目標,也考驗校方的公關水平。”其次,“這次事件讓人看出了複旦在新聞媒體的控製力有所下降,我建議新聞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多往一些新民晚報新聞晨報,不要全都集中在文匯報和解放日報裏,……這種晚報的陣地還是要多占領,黨報的人數則可以適當減少。目前對複旦效果最好的一篇新聞來自東方早報,就是一名複旦的畢業生的稿子。”屍骨未寒時,複旦論壇上湧現如此“理性”的分析和看法,讓網友看過都覺“太冷血”。(四川《華西都市報》)
2、學子冷血言論 精英教育跨不過“黃山門”對生命的漠然不能原諒
不斷爆出的種種薄情言論,很快讓眾多網友對一名無辜生命犧牲後的悲傷化成了對複旦、對複旦學生的“不原諒”。麵對如潮批評,一位獲救學生回應稱批評者為“道德帝”,他在複旦大學BBS上寫道,“領隊和隊員做了哀悼,先遺體鞠躬、默哀,願意為他的家人做任何的事情,我不知道為什麽這樣做,某些道德帝還覺得不夠?整個事件中,最不負責任的表現是警察在找到隊伍之後,要求立即下山,這是導致了張寧海警官墜崖最大的原因,而當時的情況完全不適合下撤,做這個決定的人才是最大的責任人。”而在BBS上,“那個警察身體素質不好”“警察應該為納稅人服務”這樣的話不斷的出現。(廣東《現代快報》)
“黃山門”中最應受到重視和關注的價值問題,應該有三個方麵的內容。一是科學精神。大學生作為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社會群體,在社會活動中應該表現良好的科學素養,但這一點並沒有在複旦登山協會的實踐中反映出來。他們一再在野外遇險,卻缺乏反思和總結的勇氣,這就讓他們的戶外活動有點盲人騎瞎馬的味道。二是生命意識。十多人身蹈險地而缺乏自救意識,對外界的大規模救援又不以為然,其實反映出來的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輕忽,結果必然是對他人的犧牲無動於衷。三是感恩意識。感恩的本質是一種良好的人際情感互動,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所謂“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本意並不是利益的交換而是情感的回饋,但這樣的精神現象在“黃山門”中並沒有及時出現,這也是人們普遍感到失望的原因所在。(《北京青年報》)
針對這場不斷升級的論戰,教育專家熊丙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其實是個很危險的信息,應當引起包括教育界在內,整個社會的反思,誰培養了這些學生、誰在創造“唯結果論”。“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導致學生在學校時候就有了強烈的功利主義思想,甚至於犧牲別人的利益來成就自己?長此以往,學生的基本價值觀念被扭曲,喪失了最基本的倫理道德。”
熊丙奇還表示:事情需要理性解決這一說法沒錯,但獲救學生至少應該對導致那名警察喪生的事實有真心的懺悔,要知道自己的無知和魯莽是主要原因,更應對此表達誠摯哀悼,“理性過頭,就是冷血。” (《廣州日報》)
四、觸動時代痛點 中國亟待道德重建
1、複旦學子冷漠 見證中國社會道德危機
12月10日,18位驢友通過複旦大學的BBS結伴出遊,赴黃山探險。他們也許沒想到,想象中輕鬆中帶點刺激的探險,最終演變成一次驚心動魄的受困,並最終導致一位24歲的民警張寧海犧牲於雨夜的黃山絕壁。劫後餘生的他們更沒有想到的是,走出迷路的黃山,他們卻進入了一個更大的困境。事件在網絡上不斷升級發酵,最終,他們成了網民口誅筆伐、萬人唾棄的“複旦18驢”,並遭到網民人肉搜索,領隊每天收到八九十條謾罵短信,並為此辭去工作,全心懺悔贖罪。(上海《申江服務導報》)
17日,在安徽黃山市24歲民警張寧海的追悼會上,複旦大學兩位獲救學生在張寧海遺體前三鞠躬,向張寧海父母下跪道歉,並說:“張寧海已經犧牲了,他的爸媽就是我們18個人的爸媽。”與此同時,其餘16人也在複旦校園內舉行了追思活動,向張寧海遺像鞠躬致意並深深道歉。至此,我們終於欣慰地見到了複旦學子應有的表現。
而在先前,頗讓人心寒,譬如在麵對抬下山來的張寧海遺體神情麻木;尤其是校園網壇上更多討論的是如何挽回學校聲譽,鞏固地方資源,探討媒介控製、危機公關,而不是對逝去的生命的痛悼,對自己輕率冒失的追悔等等。這些理應最有教養、最有公民意識的學子,在違規犯錯(景區逃票,盲目探險),甚至讓別人付出生命代價後還如此冷漠,一時輿論嘩然,千夫所指。直至今天,還有不少人認為追悼會上的表現是“作秀”,是“敷衍”,是“迫於輿論的壓力”的危機公關。(浙江《錢江晚報》)
而人們之所以憤怒,除了他們的冷漠外,還有一點,九成的人都相信,這18個孩子以後會有比張寧海身亡前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現在的大學生,本該是知書明禮,知道感恩的一代,但可惜,在這批複旦大學生的行為裏,我們絲毫沒有看到這些優秀的素質,而隻看到不敢擔當,缺乏責任的一麵。一方麵,來自《東方早報》的報道稱,張寧海的父親呼籲不要責怪這批大學生,老人家悲痛之中的寬容讓我們不禁淚流滿麵;另一方麵,卻是這批大學生的集體無語,充分透出冷漠自私的一麵。如是鮮明的反差,真的讓我們無言以對。冷漠不該是這批精英們的共同色彩,否則我們的道德水準將會一退再退,無路可走。(遼寧《沈陽晚報》)
2、警醒中國社會 複旦事件必須深思長考
在論壇討論如何掌控登山社,對媒體如何公關,嘲笑警察身體素質,稱“警察就該為納稅人服務”等冰冷的言行,無論是否出自被救的18人之中,對相關討論都沒有影響——隻要這樣的言辭的確是出自名校複旦的學生,出自這樣一樁悲劇事件之後。正如有論者所說的那樣,“這就是未來二十年中國社會的主流和棟梁……讓人不寒而栗。”對複旦“黃山門”的關注,與其說是不當言辭態度的批評,毋寧說是對精英群體非良性價值信仰的震驚。
不僅是震驚,還連帶著深切的失望乃至恐懼。社會學家說,有條件的忠誠和友愛“使社會成為可能”。而當過度利己、不知感恩或怯於擔當成為流行的價值觀,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將加速流失,而缺乏信任將使“忠誠和友愛”愈發稀缺,最終可能使每個人都“深受模糊的恐懼感折磨”。如此,人與人互動的成本將大幅增加,社會運行效率將降低,所謂社會和諧亦將漸行漸遠。
事實上,這種失望和恐懼感在很多方麵早已不再模糊,早已成為現實的存在,也已經有不少人為此付出了代價。複旦“黃山門”之所以備受關注,便因為其再度強化、放大了這種心態。可以說,人們並不是非要和18名複旦獲救學生過不去,而是出於對一種可能流行起來的劣質價值觀的警惕。其中的種種關注和批評,本質上是對社會現實及未來的一種深切憂慮。(河北《燕趙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