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解放軍現役核潛艇安全係數一直高於美俄等國

(2010-01-01 20:08:18) 下一個

解放軍現役漢級核攻擊潛艇。


  中評社北京1月2日電/中國國防部網站近日刊登一篇題為《用青春熱血助推核潛艇遠航》的文章,其中的一段文字引起國外媒體的注意:“2007年的一天,某艇……反應堆艙β射線值突然升高,報警鈴聲驟然響起,反應堆緊急停堆……”一時間,“中國新型核潛艇曾發生核泄漏”的流言,在互聯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對核潛艇安全性的質疑聲也時有耳聞。那麽,核潛艇安全的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

  反應堆像“啤酒般”安全

  一提起核潛艇的反應堆,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原子彈,甚至由此產生核反應堆會不會爆炸的想法。其實,這根本就是兩個概念:雖然它們都利用核裂變原理,但原子彈的核燃料濃度達到90%以上,而反應堆隻有2%到3%,根本無法通用;同時,原子彈起爆時的鏈式反應是無法控製的,反應堆則可控,通過潛艇的特殊結構和特殊材料,其輻射性也很低,對於艇上人員幾乎沒有危害性。所以,核潛艇通常是很安全的。

  另外,核潛艇的反應堆和核電站在原理、結構等方麵基本是一樣的,目前世界上的核電站與核潛艇,基本都采用壓水型反應堆,隻不過潛艇的反應堆產生的蒸汽不是用來發電,而是用來驅動推進器。又由於受空間的限製,潛艇核反應堆的體積重量,往往比核電站的核反應堆縮小許多,而且耐衝擊、耐震動。有人這樣形容潛艇核反應堆的安全性:“如果說原子彈像酒精(易燃),那麽核反應堆就好比啤酒。”

  多數事故與核泄漏無關

  核潛艇的反應堆既然如此安全,為何卻時有意外?其實,隻要分析具體事例就能得出合理的解釋。如2008年8月1日,美國海軍“休斯頓”號核潛艇發生了放射性廢水泄漏,但該事件係發生在維護過程中,也並非是反應堆故障所致,直接原因是維護人員不負責,事故也未造成大的損害。再如2006年12月1日美國核潛艇“弗蘭克.凱布爾”號8名官兵被蒸汽燙傷的事故,也與核反應堆無關,此類意外任何潛艇都可能遇到。

  至於2000年8月3日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潛艇沉沒,原因是艇上彈藥爆炸,也不是核反應堆的問題。當然,曆史上蘇聯/俄羅斯確實發生過多起核潛艇事故,造成沉船的有6次,但即使和反應堆有關係,也往往是操作失誤等人為原因造成的。

  相比技術水平與人員素質相對落後的俄羅斯,其他國家尤其是核潛艇數量同樣多的美國,就沒有這麽多的問題。此外,核潛艇較多發生的事故,經常是其他外部因素誘發,比如和其他潛艇相撞、造船廠失火、被漁網纏繞、撞上冰山等,這些也不能歸類為反應堆事故,事故發生後若處理及時,通常不會引起核泄漏。

  中國核潛艇堪稱安全標兵

  《青年參考》報道,在核潛艇的發展完善過程中,美俄兩國的貢獻最大,因而在維修方麵的經驗也最豐富。一般而言,一艘核潛艇的壽命是30至40年,而在這期間,潛艇每過一定時間便要進行大修、維護以及升級等,這些都是在船塢或專門的廠家內進行的(美國總有兩艘戰略導彈核潛艇處於日常維護狀態,1至3艘在母港檢修)。

  而在核潛艇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也會有各種專業保障船隻提供服務,比如美國的“埃默裏.蘭德”級潛艇維修供應艦,有50多個維修車間,能進行包括核設施在內的維修,還能對核潛艇進行全方位的補給。

  蘇聯/俄羅斯方麵,也建造過“烏拉”級潛艇維修供應艦。不過在冷戰結束後,隨著核潛艇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及海上自持力的增強,其對潛艇維修供應艦的需求越來越小,所以美俄兩國目前都沒有繼續建造此類艦艇的計劃。

  中國的核潛艇大部分時候在周邊海域巡邏,較少在全球範圍內活動,所以不需要為遠洋航行服務的維修供應艦,大修以及補給均可在回到基地後進行。

  除了定期維修,在平常的戰鬥值班中,每艘潛艇的相應部位都有專人負責,而且有專門的維護保障人員,如果嚴格遵守規章製度,再加上完善的報警體係以及安全保障係統(如應急冷卻係統、消防係統等),事故風險完全可以避免或消除。

  事實上,解放軍報中提及的異常情況,很快就被艇上訓練有素的指戰員順利排除了,所謂的“核泄漏”說,隻不過是某些好事者對這則新聞的臆測和炒作。根據現有資料,中國的核潛艇在過去30年的服役中,安全係數一直高於其他國家,從來沒有出現因動力裝置故障而中途返航或被迫等待援助等情況,這在裝備核潛艇的國家中,堪稱安全性方麵的標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