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畫龍點睛!嫦娥一號為啥要去撞月?

(2009-03-01 19:11:49) 下一個

嫦娥一號此次撞月是為今後的“落月”積累經驗。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3月1日16時13分10秒,在安全飛行494天,繞月飛行5514圈後,嫦娥一號衛星迎來完美的告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科技人員的精確控製下,“嫦娥”最終撞擊在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豐富海區域。伴隨著嫦娥一號衛星“奮不顧身”的一撞,中國探月一期工程至此畫上圓滿的句號。

??“給‘嫦娥’打100分!”

??發射、運行、延長壽命過程中工作、各項試驗都很成功

??人民日報報道,3月1日15時許,記者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此時的指控大廳已是一片忙碌,大廳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出嫦娥一號衛星的飛行動畫和各項參數,各指揮號點的報告聲此起彼伏┅┅

??15時36分,嫦娥一號衛星開始減速;16時13分,嫦娥一號衛星與地麵失去聯係。經地麵確認,衛星成功撞擊在月球豐富海區域。記者在指控大廳看到,在撞向月球之前,衛星攜帶的CCD相機實時傳回了清晰的月表圖像。

??如何評價嫦娥一號衛星最後的表現?在指控大廳現場坐鎮指揮撞月任務的繞月探測工程衛星係統總指揮、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激動地對記者說∶“我要給‘嫦娥一號’打100分!”葉培建表示此次飛行任務“圓滿成功”。“發射很成功,運行很成功,延長壽命過程中工作很成功,各項試驗很成功,撞月非常準時,非常準確!”葉培建說。

??“‘嫦娥一號’完成任務非常圓滿,非常精彩,撞月又是畫龍點睛的一筆,完全是按照我們預定的方案在進行。”繞月探測工程測控係統副總設計師周建亮對記者說。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作為我國探月一期工程的代表,“嫦娥一號”不僅實現了整個國家的探月夢想、帶動國家科學技術發展,還更加充分地證明了中國擁有進入外太空的能力。

??撞月是為落月探路

??探月工程二期將實現月球探測器對月麵的軟著陸

??為什麽要去撞月?吳偉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撞月是為今後的“落月”積累經驗。

??與嫦娥一號衛星繞月飛行不同,探月工程二期將實現月球探測器對月麵的軟著陸,技術跨越大。吳偉仁介紹說,“嫦娥一號”按原定計劃在軌運行1年後,仍剩下很多燃料。探月工程領導小組決定讓她再超期進行在軌實驗4個月,繼續發揮作用。為在落月過程中控製和軌道測定方麵積累經驗,減少後續工程風險,探月工程領導小組決定在嫦娥一號衛星壽命末期,控製衛星撞月。

??為什麽要選擇這個時候撞月?吳偉仁表示,衛星超期服役4個月後,有些設備開始老化或有故障。“選擇這個時候撞月是想讓她在受控的情況下進行。”吳偉仁說,之所以沒有提前去撞月,“是想盡可能地把二期試驗的關鍵技術驗證一下。”

??2011年“嫦娥二號”探月

??“嫦娥”製成世界上已公布最完整的全月球影像圖

??“嫦娥一號”任務有四項科學目標,即獲取月球表麵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麵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特性和探測地月空間環境。嫦娥一號衛星的使命已經結束,這些目標是否實現了呢?

??“我可以很欣慰地告訴大家,‘嫦娥一號’任務完成得非常出色。”繞月探測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對記者說。

??2008年11月12日,國防科工局公布了由“嫦娥一號”拍攝數據製作完成的“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這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圖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而且是質量最高的一張圖。”歐陽自遠告訴記者,“全月麵的立體影像圖也很快就要完成”。

??“經過一年的太空遨遊,我的任務已經完成。我祝願在‘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指導下,中國的探月工程不斷創造新的輝煌。”這是完成任務的那一刻,嫦娥一號衛星通過她的語音裝置向地球傳來的飽含深情的告別和對中國月球探測工程未來的美好祝願。

??“嫦娥一號”任務所獲得的科學數據將如何使用?“我們組織了全國69所高等院校,30個研究院所,124位科學家組成‘嫦娥一號’繞月探測科學應用專家委員會。這個專家委員會可以代表申請單位向科工局申請使用這些數據。”歐陽自遠介紹說,“收到的申請已有一兩百份。這些數據將全部無償地提供給全國的科學家,包括港澳台的科學家。按照國際慣例,今後還將提供給國際同行。”

??與此同時,中國探月二期工程正緊張進行。吳偉仁透露,目前各項工作已全麵展開,著陸器和巡視器技術是工程中的重要關鍵技術。

??“探月二期要研製新的探測器,裏麵裝了月球車。月球車要在月麵進行勘察。目前探月二期工程五大係統正在按照計劃節點順利推進。”吳偉仁介紹說,“在這之前,我們還要發射‘嫦娥二號’,作為探月二期的先導星,計劃2011年發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