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無人之路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夢醒時分-試著真正看到那個被幫的人

(2015-03-05 17:02:36) 下一個


 

夢醒時分--對人好的真相

 

昨天晚上睡下後,覺得口渴,吩咐在一旁玩電腦的兒子給自己倒杯水,於是聽到他在廚房拎暖瓶,還聽到擰水龍頭的聲音,果然,是暖瓶裏的水不多了,他又接了些經過淨水器處理的涼水。不禁莞爾,愛喝涼水的是他,胃口不好的我,每次都是滾燙的水在嘴裏慢慢咽下才覺得舒爽。再想想,哪一個人不是在用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在對待他人,更別說身邊很親近的人了!

每個人成長的底蘊不一樣,造就了每個人認為好的標準也不一樣,明明自認為好的方式、方法很熱情地去待人,對方卻不接受,甚至反感,就產生了恩恩怨怨、愛恨情仇。常聽到這樣的話:“我都把最好的給你了,你還要怎樣?”“你愛的隻有你自己,你心裏根本沒我!”“爸爸媽媽這麽辛苦,能給的都給你了,你怎麽還這樣?”“我這是為你好,你怎麽這麽不領情呢!”我們給別人的真的是好的嗎?還是自認為的好?多加了“自認為”三個字,整個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


學佛後,隨著對自我堅持的一些微小鬆動,慢慢學著換一種模式看問題。人們不是也常說“你之甘露,他之砒霜嗎?”但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有幾個人能跳出問題本身多看一眼呢!將“自認為”的好給人的時候,送出去的都是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經驗,還有一些心理上隱隱期望得到的感恩和回報。送出去了,就心心念念等著自己該得的那份回饋。如果對方的反應不是自己預期的,就會難受,甚至反擊。試想一下整個過程,讓鏡頭放慢,再慢一些。回到事情的開始,讓我們重新來一遍。看到了一個場景,或者收到別人需要幫忙的請求,第一反應,就是自己的感受。會設想自己遇到此情此景會怎樣,緊接著就會想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麽,是怎樣的安慰或幫助,接下來就完全按著這樣的思路開始實施,直到實施完了,被“幫助”的對象應該有所反應的時候,才會將目光轉移,看著他,心裏裝著自己的預期、等著對方說出或做出自己心裏編排好的那一幕。和自己的整個劇情一致了,就皆大歡喜。那如果不一樣,沒按自己的預設來呢,會是怎樣一種情形?不知好歹、好心沒好報、這人有毛病,這還隻是抱怨,再嚴重些呢,也許會結束一段多年的感情,也許會一時衝動傷害自己和他人。但是否想過整個情節中,那個需要幫忙的人,在你的心裏哪個時刻是主角?從需求分析開始就已經沒他的事兒了!自始至終我們幫的都是處在那個情那個景中的自己,我們的眼裏心裏都是自己,將自己假想在那種情形裏,按自己滿意的方式做事。這樣思惟一下,就不難理解諸如幫倒忙、多此一舉等等一係列行為的含義了。

 

說了這麽多,不是說不該去幫助或關心別人,而是在做事的時候,應該試著真正看到那個被幫的人。

 

因為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依自己的心量和底蘊編排自己的劇情,按照劇情來的,就可以稱為幸福美滿,不按劇情來的,就是一個悲催的人生。對劇情理解相似的人走在一起,就叫恩恩愛愛,對劇情理解不一樣甚至相反的人相遇,就是冤家路窄。但是,無論恩愛也好,怨恨也罷,都是自己導演的一幕幕接連不斷的劇情而已。這樣的劇情演了生生世世,演得永無斷絕。如果不是兩千五百多年前,一位叫作喬達摩·悉達多的太子,憐憫眾生而舍棄尊貴地位,對宇宙人生真相進行了徹底了知,那我們對劇情的上演又何時才到盡頭?

 


“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歌聲表達了對智慧的渴望,但智慧的功課唯有在佛法中才能學到。在世間行走,有佛法的陪伴,會少一分自我,多一分體察、多一分對眾生的關注,多了一份遇事時改變模式看問題的力量。不禁感慨,偉大的佛陀,隻有他才能做到在幫助人或別的眾生時能真正並完全地看到對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MustardSeed 回複 悄悄話 說的好!
Joy4Life 回複 悄悄話 說得好!我還悟出一點:在接受幫助時,也要體諒施助者,因為這也是施助者的一種情感意誌上的輸出方法!大家要在無形中幫到對方,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