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還是「隨習氣」
文 ∶ 超然法師
學佛人最常用的一個詞是什麽?
不是「阿彌陀佛」,就是「隨緣」了。
「隨緣吧!」 —— 當我們無可奈何的時候,會這樣安慰自己;
「隨緣啊!」 —— 當我們想滿足自己欲望的時候,會這樣包裝自己;
「隨緣啦!」 —— 當我們懶散而不想精進的時候,會這樣開脫自己。
其實,這些都是在隨順習氣,而不是在隨順因緣。
什麽叫做「隨緣」?
—— 就是「隨順因緣」的簡稱。
它包含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是 「隨因」 ,二是 「隨緣」 。
所謂的「隨因」,就是要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與方向,牢牢地跟隨著它,就如同向日葵跟隨陽光一樣。
對於學佛人來說,這個目標就是我們的菩薩願。
—— 它就是我們一生,乃至於生生世世當中要跟隨的目標與方向。
菩薩願不是空洞的,它應當落實到自己的這一生當中。就在這一生,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修學的目標。或者是開悟自性,或者是證悟法身,或者是往生淨土,等等。
「隨因」是根本,「隨緣」是方便。
有了長久的菩薩願,也有了今生修學的目標,人就有了主心骨,有了一股天地間的浩然之氣。
也有了佛菩薩與三寶的加持和擁護。
—— 雖然看不見,但是,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不思議的力量就會逐漸顯現。
有了「隨因」的目標,就可以實踐「隨緣」的方便了。
所謂的「隨緣」,就是對於外在的一切,凡事不強求,心中不掛念。有什麽樣的外在緣分,就隨順著它而生活,隨順著它而學習,隨順著它而修行。
—— 隨順著它而一步步走向「隨因」的人生目標。
可是,如果外在因緣無法提供簡單而基本的生活,或者無法提供學習和修行的空間與自由。
—— 那麽,就不應當再隨順它了。
「良禽擇木而棲」 —— 這時應當選擇「隨緣離開」。
哪怕對方是是親人和朋友,哪怕那裏有看得到的富貴榮華與錦繡前程。既然已經沒有了學習和修行的自由空間,就應當果斷地選擇離開。
—— 這才是真正的「隨緣」。
因為「隨因」,所以「隨緣」。
也許有人會問,你這不是執著嗎?為什麽一定要隨這個因呢?難道不能「隨緣」放棄它嗎?
—— 是的,它是一種執著。然而,它是覺悟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種執著。悉達多太子,要是沒有這種執著的話,怎麽可能會圓滿佛果呢!請聽太子是如何說的吧∶
「不成正覺,不起此座!」
—— 多麽強烈的執著啊!然而,正是它,正是這種堅定不移的「隨因」,引領著太子走向了最終的覺悟。
十幾年以來,從出家以前,一直到現在,因為我給自己樹立了人生目標,我不曾懷疑過它。 無論自己的習氣煩惱是如何的粗重,我都堅持著 「隨因」,然後「隨緣」 。 每一次「隨緣離開」,都會有很多親人和友人不理解,他們一次次地因為我放棄看似優厚的條件而惋惜,一次次地看著我從城市墮落到鄉村而搖頭。
—— 隻有我自己明白,我是一株跟隨著陽光的向日葵,我的福慧資糧於無形之間,正在茁壯成長。
承蒙三寶的加持,內心的執著與煩惱正在消融,如同北方初夏的寒冰,我看到了它們的末日。
如是「隨因」,如是「隨緣」,是名「隨順因緣」。
反之, 如果為了滿足自己的名利欲望,為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生活享受,就放棄「隨因」的人生目標。雖然他自己美其名曰「隨緣」,可實際上,他是在 「隨順習氣」 。
—— 不要說什麽菩薩願了,就是他當初的修學目標,也絕無實現的可能。
在漫漫的生死長河當中,他將流轉不息。
—— 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如經中所說,他將「為智者之所憐憫」。
但願大家都能夠樹立菩薩願,都能夠樹立今生的修學目標,都能夠「隨因」地堅持這個目標,「隨緣」地去實現它,不要「隨順習氣」而放棄。正是∶
「一句隨緣太隨便,其中滋味少人知。」
但願大家都能夠如是「隨緣」,而不要「隨習氣」。
備注 :(詞語說明)
【隨緣】
【佛學大辭典】 (術語)外界之事物來,與自體以感觸,謂之緣。應其緣而自體動作,謂之 隨緣 。如水應風之緣而起波。真如之於諸法,佛陀之於教化,皆然。最勝王經五曰∶「 隨緣 所在覺群迷。」又隨其機緣。不加勉強也。齊書陸法和傳曰∶文宣賜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盡免之,曰∶各 隨緣 去。
【佛學常見辭匯】 隨著各種的因緣。
【俗語佛源】 是佛教根本理論之一。「理即佛者,不思議理性也。如來之藏不變 隨緣 , 隨緣 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教觀綱宗》)理性不異不變名「如」,循業發現( 隨緣 )為「來」(色法與心法)。「如來藏」是「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絕待統一體。「 隨緣 」之義,謂「如來藏」中一切清淨法,周遍法界;隨眾生心,循業發現。眾生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諸佛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楞嚴經》卷三、卷四)。後以「 隨緣 」表示隨其機緣,不加勉強。《北齊書 · 陸法和傳》:「文宣賜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盡免之。曰:各 隨緣 去。」又表示聽任環境安排,如言「 隨緣 度日」。(禹振聲)
【習氣】
【佛學常見辭匯】 壞習慣。
【佛學大辭典】 (術語)大乘之妄惑,分現行與種子及 習氣 三者,既伏惑之現行,且斷惑之種子,尚有惑之氣分而現惑相,是名 習氣 。舍利弗既斷嗔惑之種子,而動則怒氣如摧,是嗔惑 習氣 尚存之現證,三乘中聲聞全不斷之,緣覺稍侵害之。佛全斷之。述記二末曰∶「言 習氣 者,是現行氣分薰習所成,故名 習氣 。」
【俗語佛源】 猶言習慣,係長期養成的難以改變的行為、語言和意向。如宋 · 蘇軾《再和潛師》詩:「東坡 習氣 除未盡,時複長篇書小草。」陸遊《抄書詩》:「書生 習氣 重,見書喜欲狂。」「 習氣 」多含貶義。如謂「官僚 習氣 」、「流氓 習氣 」等。「 習氣 」一詞出於梵語 Vasana ,謂現行的煩惱曆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包括「名言 習氣 」、「我執 習氣 」等。正如唐 ·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所說:「言 習氣 者,心現行氣分重習所成。」 習氣 相續到成熟時,能招生死果報。法相宗認為:斷除了煩惱的「種子」,伏除了煩惱的「現行」之後,還存在煩惱的「 習氣 」。「 習氣 」在煩惱中程度較輕微,但是難以斷除。隋 · 智《四教儀》卷八謂:「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 習氣 究竟盡也。」這就是說,二乘羅漢還有「 習氣 」,隻有佛才能完全斷除「 習氣 」。(李明權)
備注∶文章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