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如來稱揚讚歎地藏菩薩的大力救護事。這是本經的第六品。
【釋】如來是指釋迦牟尼佛。因為地藏菩薩的大慈悲,救護我們的眾生、利益我們的末法眾生,他的功德很大,我們凡夫是都不曉得的,現在佛告訴給我們聽了,好曉得他對於我們的末法眾生,有這樣的慈悲、這樣的利益。他未說以前,就自然的先讚歎起來了,我們聽了佛說出他救護利益的慈悲以後,自然也要讚歎他的大恩德了。
【解】這時候世尊舉起遍身所有的手足等等,都放出很大的光明來,照遍了百千萬億恒河沙等,諸佛所在的世界;從光中更放出很大的音聲,普遍的告訴諸多世界,一切諸位大菩薩,以及天龍鬼神、人、非人等∶「聽吾今天稱揚讚歎地藏菩薩大菩薩,在於十方世界,發現大得不可以思議的威神慈悲的力量,救護我們一切眾生罪苦的事情。」
【釋】舉身的放光,是足十趾、兩踝、膝、專、髀、腰、腹、背、臍、心、胸、肩、臂、指、項、口、齒、鼻孔、眼、耳、毫、相、肉髻,各各放出六百萬億的光明,照遍十方恒河沙數諸佛的世界,在這光明之間,又放出大聲音,這音聲清徹深遠,使人聽了和悅敬愛,因為人的外麵引透力最強的,就是眼耳,但眼見的,不及耳聽來得深入,所以如來叫你們收視反聽,聽他在光中讚歎,好使這十方諸佛世界,以及那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統統來稱揚擁護這一部經,眾生有了這原因,可以感動地藏菩薩,菩薩有了這機緣,可以來應化,救度我們的罪苦眾生。
【解】佛繼續說∶「吾滅度了以後,你們諸位菩薩和大士,以及天龍鬼神等,廣大的作出種種的方便,保衛守護這部經,令一切的眾生,證得涅盤的快樂。」
【釋】滅度是佛救人的責任有人負擔了,應身將滅的意思。汝等,是指在會的一切大眾,以及光音所及的十方諸世界的,一切佛菩薩等。廣作和方便,是菩薩救度眾生的二大利器,不可以一息分離的。這部經是眾生的對症良藥,能在這經裏悟道,沒有一人不度脫的,所以更要加意衛護。涅盤樂,是不生不滅,一種靜寂的快樂。
【解】佛說罷了這話,會中有一位菩薩,名叫普廣,合了掌,恭敬的對佛說∶「今天見世尊讚歎這地藏菩薩,有這樣子的想不到、說不出的大威力的神通、福德,唯願你世尊,為未來世的末法眾生,宣揚演說這地藏菩薩利益人道、天道,因果一等的事情,使諸般的天龍八部,以及未來世的眾生,頂戴聽受了佛的言語。」
【釋】佛這樣的讚歎,所以普廣要代眾生請問佛了,待佛說出了以後,可以使得眾生都起了信仰心,如法的去修持,好使感應了地藏大士,一一的都來度脫。從心發智,智滿法界,叫做普;行滿虛空,叫做廣。合掌是身業,恭敬是意業,白佛言是口業,三業清淨,自然誌誠了。
【解】這時候,世尊告訴普廣菩薩,及天龍四眾等說∶「當心的聽!當心的聽!吾應當給你們大略的來說說地藏菩薩,利益人道、天道的福德的事情。」
【釋】囑咐我們當心的聽,當心的聽,重說兩句,是說這不可思議威神慈悲的事,是窮劫也遇不到的,所以要這樣子慎重。福,是天神保佑善人;德,是人應有的正大的善行;所以每月的六齋日,能吃素、淨心、念地藏菩薩,可以得到無窮盡的福德。
【解】普廣對佛說∶「哦!是的。世尊!我很願意要聽你說這話。」
【釋】願樂欲聞,是表示一種早已盼切,要想聽的意思。
【解】佛告訴普廣菩薩說∶「未來世的中間,倘若有行善的男子、行善的女人,聽了這地藏菩薩大菩薩的名號的人,或有合掌恭敬的、讚歎的、禮拜的、戀慕的,這些人就可以超越過三十劫的罪業。」
【釋】專修善事,不作惡業的男女,都稱做善男子、善女人。聽了地藏菩薩的名,合了掌恭敬,追想他曆劫行孝救苦的慈悲大願,就可以超過三十劫大罪了。若聽了他的名號,就稱揚讚歎,展轉的宣傳,這是口的功德;或聽了他的名,就禮拜奉行,這是身的功德;或聽了他的名號,就戀慕係念,這是意的功德;隻要有一種功德,就都可以照樣的超過三十劫大罪,尤其是宣傳最要緊,不宣傳,人家那裏能知道呢?
【解】佛繼續叫著普廣說∶「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用了彩色去畫形像,或用土石膠漆金銀銅鐵等類,製造地藏菩薩的像,再去瞻望一回、禮拜一回,這人可以一百次的,往返生在三十三天,永遠不墮落在惡道裏,假如因為了天福享盡的緣故,下生到人間來,還可以做一個國王,不失掉這樣的大利益。
【釋】最大的功德,就是鑄造菩薩的全身形像,因為用金、銀、銅、鐵四寶鑄成,堅固不壞,能夠永遠流傳、莊嚴,使眾生作福,有依據的地方,所以有人臨終的時間,發願造像;就是小得大麥似的,也能除三世八十億劫生死的罪業。還有十一種功德∶一,世世眼目清潔;二,生處沒有惡趣;三,常生長在富貴人家;四,身體像紫磨金色;五,豐饒珍玩;六,生長在賢善的人家;七,來生得做帝王;八,可以做金輪王;九,往生梵天;十,不墮惡道;十一,後世能夠敬重三寶。(若造像,要造全身,不能造半身像;泥要用淨泥,牛膠多不潔淨,可以用石膏或樹膠。)
【解】「倘若有女人,厭惡自己是女人身,盡心的供養地藏菩薩畫像,以及土石膠漆銅鐵等像,像這樣的天天不退心,常常用鮮花好香、飲食衣服、繒彩幢幡、錢寶一類東西,去供養。
【釋】作了女人身,是最沒有幸運的,不能做王,不能成佛,生時父母又不很愛,長了生別父母,又受夫婿的禁製,懷孕生產又很苦難,所以都要厭惡的。能對菩薩盡心,自然肯施舍各種的財寶供養,倘若心願堅定,自然天天不退了。繒彩是用綢緞結彩裝飾。幢幡高懸,表示莊嚴。
【解】「這個善女人,完畢了這一世的報身,百千萬劫,再不生到有女人的世界裏去,何況給他再受女身呢?除非自己的慈悲,發願的緣故,要再受女身,度脫眾生。承受了這供養菩薩福力的緣故,以及這功德的力量,百千萬劫,也不受這女人身了。」
【釋】這女人,因為厭惡女人身而發心的,又能盡心的供養,所以盡了現世這一個報身,就可以不再受女人身了。更不生有女人世界,就是指西方極樂世界。慈願受女身,度脫眾生,譬如像摩耶夫人,做千佛之母,是用順愛的法門;又像須密多女,欲先以勾引,然後令入佛智,是逆愛的法門。專意供養,用精進的功德,薰習身心,自然永遠不再受女人身了。
【解】佛又對普廣說∶「倘若有女人,厭惡他這樣醜陋,或多疾病的,但在地藏菩薩的像前,一誌專心的瞻望禮拜,一餐飯的時間,這人就千萬劫中所受生身,自然相貌圓滿,令人愛敬了。
【釋】相貌生得醜陋,使人瞧見你,厭惡你,都不歡迎,尤其是女人,生得醜陋,就要使他丈夫嫌憎,連旁人也要譏笑;倘若再常常多病,帶了殘疾,不但自己憂愁,家人也要輕視欺侮了;倘若你肯去瞻望禮拜地藏菩薩,隻要吃餐飯一樣的短時間,來世就可以使你貌相圓滿,疾病殘廢都沒有,永遠的使得你很滿意。
【解】「這個醜陋的女人,若不厭惡做女身,就百千萬億的,投生常常做王帝的女兒,或者做王妃,或去做宰相大姓人家、大長者的女兒,去端正的受生,諸相都生得很圓滿。
【釋】你想隻有一餐飯時間的瞻望禮拜,就不但使你相貌圓滿,疾病不生,而且還給你百千萬億的生到王帝宰相、富貴人家去。少微一些的善業,獲得這許多的福德,還有再比這便宜的事情麽?倘使人家都曉得,還有那一個不去瞻禮呢?
【解】「是從一誌專心的緣故,瞻望禮拜地藏菩薩,獲得的福分,像是這樣的。」
【釋】無論瞻禮那一尊佛菩薩,專心一誌,方才是恭敬,可以獲福;倘若隨便做一些形式,沒有恭敬心,不但沒有獲福,恐怕還要獲罪呢!
【解】佛又對普廣說∶「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的像前,作諸般歌舞的伎樂,以及歌詠他、讚歎他、香花供養他,乃至於勸一人、許多人去供養,像這一等的人,現在的一世之中,以及那未來世,常常得著百千鬼神,日夜保衛守護,惡事尚且不常給他耳聞,何況親身去受諸般的橫禍呢!」
【釋】伎是做戲的優伶,樂是音樂,歌詠是言誌,歌詠不盡,所以歎讚;但是這功德,還不及去宣傳,勸人信仰的功德大,能勸醒五十人,這功德更大得不可思議。禮樂是聖人感天地、通鬼神的禮節,且使民眾有蕩穢滌邪的功德,現在不為自己取樂,去敬菩薩,功德自然更大了。
【解】佛又對普廣說∶「未來世的中間,倘若有惡人,以及惡神惡鬼,見了有善男子、善女人,歸依恭敬、供養讚歎、瞻禮地藏菩薩的形像,或妄生了譏笑毀壞心,謗訕著說∶『這是沒有功德的。』以及說∶『沒有利益的事情。』或露出齒冷笑,或背麵說非理的壞話,或勸人共同作非理的壞事,或個人做,或許多人一起做非理的壞事,乃至於有一念生出譏諷謗毀的心。
【釋】善惡的因果,是絕對相反的。善人誌心的歸依、恭敬,惡人見了說∶「沒有功德的。」善人虔誠的恭養,惡人說∶「這是沒有利益的事情。」善人讚歎,惡人露齒嘻笑;善人禮拜,惡人見了背後就說他壞話;善人塑畫形像,惡人便都毀壞他;善人念念勸人行善,惡人勸人大家為非作惡。人是這樣子,神和鬼的善惡也一樣的。天大的禍事,都從微微一念發生的,所以起了一念之惡,就要獲罪。
【解】「像是這樣的人,就是賢劫的千佛都滅度了,為譏毀的報應,還當在阿鼻地獄裏,受極重的罪苦;過了這劫數,方才去受餓鬼;又經過千劫,方才給他做畜生去;
【釋】梵名劫簸,我們翻時分,這時候有許多賢人出世,所以叫做賢劫。在這賢劫期間,有千佛出世,釋迦是第四尊佛,還有九百九十六佛,一個個出世。等一個個滅度,這時間的長,還可以用年月去計算得來的麽?即使到了這時間,他還在地獄裏受極重罪苦,再過一劫,方才做餓鬼。這譏毀佛道,勸人為非作惡的罪業,大得還可以比喻麽?
【解】「做了畜生,還要經過千劫,方才得著做人;縱然受了人身,也是貧窮下賤,諸根不完全的,一個殘廢人,多被了惡業來纏結他的心,不久的時間,還要墮落在惡道裏去。
【釋】作福有餘報的,所以說不失大利;作惡也有餘報的,所以受了人身,仍要使他貧窮下賤,再帶了盲、啞、跛、攣等殘疾,再給他受橫禍凶惡等事情,這樣種種的遭遇,他的心,自然要受憂愁煩惱的纏結了。
【解】「都是為了這緣故,普廣!譏毀他人的供養,尚且要獲這種果報,何況再生出別種的惡見,來毀滅佛法呢!」
【釋】單犯了一種口業,譏毀人家供養禮拜,就要落阿鼻地獄等,去受種種三惡的罪苦,倘若身行、意念三業俱造別的邪見惡事,這苦報還大得了得麽!
【解】佛又對普廣說∶「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長久的處在床枕,想求生,或求死,都不可得到;或者夜間,夢見了惡鬼,以及死過的家人和親眷;或遊行在危險的道途;或多魘不醒,共鬼神遊行。這樣從日到月,從月到歲,年久月深,轉變為 弱癆瘵的模樣,眠中叫著痛苦,慘淒不快,這都是業道裏的冤魂,正在論對,未定罪業的輕重時間,所以或者難舍壽命而死,或者疾病遷延不能痊愈。凡世間男女的俗眼,不曉得分辨這事的。
【釋】四肢不能支撐,隻可以處在床上或枕邊,要活活不來,要死死不去,這叫生死不得;睡著被鬼壓住,蘇醒不轉,這叫魘寐; (音汪)弱,是瘠病;瘵(音債)是五癆七傷等病。業道是因,果報是果,夙業道中,應得苦報,但為他業所牽,未能即報,或輕重未定,如判官審罪一般,叫做論對。
【解】「倘若有人犯了這樣的病症,但是應當對諸位佛菩薩的像前,高聲的把這本願經轉讀一遍,或拿取了病人可愛的東西,或衣服珍器寶貝,莊屋園林舍宅等,對了病人的前麵,高聲像唱一般的說∶『我某甲等,為這病人,對經像的座前,舍諸等物件,或說供養經像,或造佛菩薩的形像,或造塔寺院,或燃油燈,或者把這物件施給常住。』
【釋】凡人感冒寒熱等病,是藥餌可以醫治的,惟有這類業報的病,須要請佛法來治的了,因為佛是慈悲的醫王,能夠醫治八萬四千的病源。讀經一轉,是至理一言,有革凡成聖的功德。施舍病人珍貴的愛物,是割斷病人的貪愛心,也是根本的治療法;或把他愛物供養像前,或助入寺院,或都把他變賣了,造寺院塔像、點油燈。病人不能起床,隻好別人替他做代表,做代表的人,就對著病人的麵前,譬如這高聲說∶「我×××等,為病人×××,願仗佛的慈力,使他業報消除,病痛痊愈,願將病人所愛的×種、×種東西,在××處的,×園、×宅,情願割愛施舍,或變賣了,作××等,各種××功德。」
【解】「像是這樣的對病人說三次,使病人聽得很明白,假使病人的識神已分散了,或者已經氣盡,乃至於一日至七日已來,但要高聲的說這話,高聲的讀經,這病人命終之後,宿世的禍殃和重罪,至於無間地獄罪,永遠的得著解脫,所受生的地方,常常知道前世的事情。
【釋】要令得病人聽明白,是使得他心中知道,我有這樣的功德,藉了這佛法的福分,病一定就會痊愈的了。人的身中有八識神,七識神壽盡分散了,第八識一時不散的,倘若高聲的說,高聲念經,才死的人,也能聽清楚,他心裏知道,我有這樣功德,仗佛法的保護,一定可以投生福地,不落地獄了。
【解】「何況善男子、善女人自己書寫這部經,或教人也去寫這部經;或自己塑畫菩薩的形像,乃至於教人也去塑畫這像,所受果報,必定可以獲得大利益的。
【釋】前麵說業報纏身,受病的人,隻要有孝子良朋,替病人舍物代求,尚且有這樣功德,何況沒有惡報的人,自己書寫經法、塑畫形像,流傳不足,再教人去同做,這功德真要像經裏說,比四天下的江河海水,還要多十倍了。
【解】「有這緣故,普廣!倘若見有人,讀誦這部經,乃至一念讚歎這部經,或有恭敬這部經的,你須要用百千種的方便,勸這等人,勤心的讀誦,不要使他退心,能得未來現在,千萬億不可思議的功德。」
【釋】讀,是對了經閱讀;誦,是讀熟了以後背誦;是經,指本願經的全體。不識字的人,聽人說了這經的功德,就讚歎、恭敬這部經,或是從此念念「南無地藏菩薩」,隻要念得專心恭敬,他的功德,也同讀經一樣的大。
【解】佛又對著普廣說∶「倘若未來世的諸眾生等,或是做夢,或睡著,見諸般的鬼神,乃及諸形狀,或是悲傷、或是啼哭、或是憂愁、或是歎息、或恐怕、或驚怖,這都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的父母,或是過去的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惡道裏受苦,得不到出離,又沒有地方希望福力去救拔,應當告訴宿世的骨肉,使他作方便,願脫離這惡道。」
【釋】這一類的夢,和前麵的夢不同的,前麵是自己迎上去,和鬼神去遊的;這次是自己沒有迎上去,人家過來,表演種種可憐的形狀給他看,要他救拔的;這都是前幾世的親族,墮落在三惡道裏了,想你超拔他;也並不是內體的作用。
【解】佛叫著普廣說∶「普廣!你用了你的神力,遣令了這一類在世的眷屬,令他們對了諸佛菩薩的像前,誌心的,自己去讀這部經,或去請人讀,他的遍數,三遍,或是七遍。像這樣在惡道的眷屬,等到遍數讀完,經聲一歇,當時得到解脫,乃至於夢寐之中,永遠不再給你瞧見了。」
【釋】世上的人,情誼很薄,現生的六親,尚且不顧,何況去顧死過的呢?若不令普廣去叫他們讀,他們就不讀。自己不識字,或是沒有佛堂,那末請人去讀,也是一樣的。三遍、七遍,都是陽數,屬於天道的,可以得著超度。經聲一畢,他們或上天,或投生,所以都不見了。
【解】佛又對普廣說∶「倘若未來世,有諸般下賤一等的人,或是奴仆,或是婢女,乃至於諸般不能得到自由的人,自己覺到∶『這是我自己宿業的報應。』要懺悔的人,誌心瞻望、禮拜地藏菩薩的形像,乃至於一日至七日之中,念菩薩的名號一萬遍,像這樣的,盡了這世的報身,以後千萬生中,常常投生到尊貴人的家裏去了,更且不經三惡道的苦報。」
【釋】下賤人,也不單指是奴婢,不孝不敬、不信三尊、竊盜等都是。不自由人,一切聽人指揮,由人作主的都是。若自己覺悟了,就向像前誠心懺悔,慚心一發,若泰山崩,無罪不滅,何況再加讀經、稱名的功德呢!奴婢也是人家的兒女,也應當顧他的饑寒,有病替他醫治,有過也要寬恕,不可任意亂打,更要好好的教訓。
【解】佛又對著普廣說∶「若未來世之中,閻浮提世界裏,刹利種族、婆羅門種族、長者、居士、一切人等,及異姓的種族,有新產生的,或男或女,在七日之中,趕早給他讀誦,這不思議的經典,更給代念菩薩名號,滿一萬遍,這新生的小孩,不論男女,前世所有的禍殃夙報,便都得著解脫,安樂的容易養育,壽命也增長了,若是承了他自己的福分來投生的,也轉要增加他的安樂和壽命。」
【釋】無論中國外國,凡是生在閻浮提中的女人,生產時,都很痛苦,很危險的,遇著種種難產,連母子都遭慘死送命,這都是前世的冤業,或惡鬼的主使。惟有將要臨盆的一月,每日讀這經一遍,以七日為限,共讀七遍,每日除讀經以外,再念「南無地藏菩薩」名號,七日之中,積滿一萬句,這樣一來,菩薩就來保佑你,不但臨產平安,減少痛苦,且能叫這新生的小孩,安樂易養,增福加壽。倘若自己不便,請他人代讀代念,也是一樣的。
【解】佛又對普廣說∶「若有未來世的眾生,於每月的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於三十日止,這諸日等,是所作諸般的罪業,都要結集的時間,正要定他罪業的輕重。
【釋】這十日,天神下降鑒察世人的善惡,而結算清楚,善多的,增福加壽,將來令他上天;惡多的,折福減壽,使他落地獄;所以這十天要戒殺放生、素食,名叫十齋日。
??一日缽 底下凡,叫建名日。
??初八、二十
??十四、二十
??二十四日,嚕達棉尼神下降,叫凶猛日。
??二十八日,缽折底神下降,叫最勝日,要持戒。
??十五、三
??十齋若依陰曆,月小可以改廿七、廿八、廿九。
??三長齋,正月、五月、九月吃三月素。
??六齋,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月小改廿九。)
【解】「我們南閻浮提的眾生,舉止動念,沒有一種不是業因,沒有一種不是罪過,何況再恣情任性的殺生害命、偷盜、邪淫、妄語等百千種的罪狀呢!能夠在這十齋日,對了佛菩薩諸聖賢的像前,讀這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裏麵,便沒有諸般災難了;當居住在這由旬內的人家,若長老的、幼稚的,現在未來,百千年中間,永遠脫離惡趣。
【釋】我們閻浮提的人,不論一動一靜,一起念,都是業因,何況任意的去殺害生命,犯十惡業呢!我們的一動念,有九十刹那,每一刹那中,還有九百的生滅,一一的生滅,在天眼觀瞧,一一都成形相的,(這裏,我們可以想到念一句佛的功德了。)這形相無非是業是罪,所以我們的起心、動念,刻刻最要檢點。每遇到了十齋日,讀這經一遍,隻一遍經,便能叫四方百由旬內,消除災禍,家家老小,都離惡趣。是這樣,可知這部經的功德和利益之大,真是不可以思議的了。倘若有不靈驗的,這也不能怪這部經,是讀誦的人不恭敬、不誌誠的緣故,或是作惡的人太多了,福力不能勝過罪業。
【解】「能於每逢十齋日,每日轉讀這經一遍,現在居在這家人家裏的人,都沒有諸般橫病,衣食也都豐溢有餘。
【釋】橫病,是流行的時疫。使沒有橫染疫病,是離苦;使貧窮的也能衣食豐溢,是得福;都是靠托這部經,有想不到、說不出的大功德。
【解】「是為這緣故,普廣!你應當知道,地藏菩薩有這一等不可說,百千萬億的大威神力,利益眾生的事情。都因為閻浮提眾生,對於這大士有很大的因緣,是諸多的眾生,聽了菩薩的名、見了菩薩的像,乃至於聽了這部經的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的人,現在保他得到特別好的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在尊貴的人家。」
【釋】從前普廣菩薩請問佛一節起,到這一節止,所說的種種,不是地藏菩薩的大大威神力,利益眾生,那裏會辦得到呢?但是菩薩有這樣的威神,不去利益別的世界的眾生,單來利益我們這世界的眾生,這不是地藏菩薩,對於我們的世界,有很大的因緣麽?你想,隻要聞名見像,或聽了這經的三字、五字、一偈、一句,就有這樣的大功德,這不是地藏菩薩,對我們的眾生,特別的慈悲哀憐麽?所以我要為我們不見這經、不信這經、不知道地藏菩薩對我們的慈悲哀憐、不知感激菩薩慈恩的眾生,要灑一掬傷心之淚了。
【解】這時普廣菩薩,聽了佛如來的稱揚讚歎地藏菩薩罷,胡跪著,合了掌,又複對佛說∶「世尊!我已長久的知道這大士,有像這樣不可思議的神力,及宏大發誓的願力,為未來的眾生,遣令他都知道這利益,所以請問如來的。唯然!頂戴受領。世尊!應當怎樣名稱這部經?使得他怎樣的流布?」
【釋】胡跪,是胡人的禮節,用右膝著地,不同我們華人,用雙膝著地的。普廣菩薩請佛,是使佛金口演說,地藏菩薩大威神力;使在會的大眾,及恒河沙佛世界的眾生,都認真相信,又可趁此宣傳發揚;但是流布和宣傳,總要有名稱方好,所以再請佛說。
【解】佛告訴普廣菩薩∶「這部經有三種名稱∶一,叫地藏本願經;二,叫地藏本行經;三,也可叫地藏本誓力經。因為這菩薩經久遠劫以來,發又大又重的誓願,來利益我們的眾生,是故叫你等依了他的願,去流傳宣布。」普廣聽罷,合了掌,很恭敬的退回原坐。
【釋】本願,是本初的心願;本行,是曆劫度生的行事;本誓力,是願行兩用的作用。佛雖說這三名,但是有願而無行,其願是落空,不會成就的;有行而無願,其行是盲行,沒有結果的;所以說願必賅行,說行必賅願,誓力即是願行;所以三名即是一名。現在經名,但取本願,即此道理。